欢迎来到360期刊网!
学术期刊
  • 学术期刊
  • 文献
  • 百科
电话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学术期刊 > 中医学 > 中华中医药学刊杂志

中华中医药学刊

中华中医药学刊杂志

Chinese Archives of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중화중의약학간

北大核心期刊
  • 主管单位: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中医药管理局
  • 主办单位: 中华中医药学会 ,辽宁中医药大学
  • 影响因子: 1.00
  • 审稿时间: 1-3个月
  • 国际刊号: 1673-7717
  • 国内刊号: 21-1546/R
  • 发行周期: 月刊
  • 邮发: 8-182
  • 曾用名: 中医药学刊
  • 创刊时间: 1982
  • 语言: 英文
  • 编辑单位: 中华中医药学刊杂志社
  • 出版地区: 辽宁
  • 主编: 康廷国
  • 类 别: 中医学
期刊荣誉:
  • 益肾活血汤对糖尿病大鼠肾功能保护作用的实验研究

    作者:高国丽;车光升;董瑶;苏丹;刘志梅;崔培红;姜源;王剑;熊瑛

    目的:探讨益肾活血汤对糖尿病大鼠肾功能的保护作用及其机制.方法:将雄性SD大鼠分为4组:正常对照组(A组)、低剂量组(B组)、高剂量组(C组)、糖尿病组(D组),在实验的第3周、第6周分别测定尿中微量白蛋白(mAlb)含量和β-N-乙酰氨基葡萄糖苷酶(NAG)活力和血清中血糖(GLU)、甘油三酯(TG)、血肌酐(SCr)、尿素氮(BUN)、糖化蛋白(GSP)丙二醛(MDA)含量及超氧化物歧化酶(SOD)、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GSH-Px)活力.结果:糖尿病组大鼠首先出现尿中mAlb含量增高,随病程的进展NAG活力也开始升高.益肾活血汤可明显降低尿中mAlb含量,对NAG活力的影响不大.此方剂无明显的降血糖作用,但可明显降低TG和BUN的含量.从第3周开始,糖尿病大鼠的GSP、MDA含量明显高于正常组,而SOD、GSH-Px活力明显低于正常组,到第6周,益肾活血汤能够降低GSP、MDA含量,提高SOD、GSH-Px活力.结论:糖尿病大鼠在肾功能完好时,已开始出现mAlb增高,而后才出现NAG活力增高,糖尿病大鼠体内存在脂代谢紊乱、非酶糖化反应、氧化应激增强,这些是导致糖尿病肾病的原因,益肾活血汤能够通过抗脂代谢紊乱、非酶糖化反应、氧化应激增强来保护肾功能.

  • "类风关巴布剂"穴位贴敷对CIA大鼠滑膜细胞凋亡及其分泌的TNF-α IL-1β的影响

    作者:叶天申;邹贤斐;陈勇;朱小春;林向阳;杨开颜;方剑乔

    目的:比较不同组合穴位贴敷"类风关巴布剂"对CIA大鼠滑膜细胞凋亡的影响.方法:大鼠背部5处皮内注射牛Ⅱ型胶原诱导的关节炎模型(CIA),观察以雷公藤为主的中药"类风关巴布剂"不同组合穴位贴敷对模型大鼠关节炎指数、电镜凋亡计分、免疫组化指标P53、bcl-2、NF-κβ计分,以及滑膜细胞上清液的白细胞介素-1β(IL-1β)与肿瘤坏死因子(TNF-α)的浓度变化的影响.结果:造模后大鼠关节炎指数明显升高、滑膜细胞凋亡抑制、各炎症指标升高;治疗后各穴位贴敷组大鼠的关节炎指数均有显著降低,凋亡计分、P53、bcl-2计分较模型组增加,NF-κβ计分、IL-1β、TNF-α浓度降低,其中系统组(远近配穴)接近正常组.结论: "类风关巴布剂"穴位贴敷能够有效控制CIA大鼠关节炎的病情并诱导滑膜细胞凋亡,其机制可能是上调凋亡相关基因的表达及调节相关细胞因子和炎症介质等;远近配穴可能通过标本兼治,多靶点起效,使其整体疗效优于单纯远道取穴或局部取穴.

  • 中医临床萎缩管见

    作者:丛丽

    中医临床萎缩是人为因素造成的,培养方式、自我取向和导向不利是形成中医日渐萎缩的主要原因.

    关键词: 中医 西医 临床 断代
  • 大雪枣与金丝小枣中环磷酸腺苷的含量比较

    作者:韩利文;刘可春;党立;王思锋;王雪;侯海荣

    目的:建立大雪枣中环磷酸腺苷的含量测定方法,并与金丝小枣进行对比.方法:采用DiamonsilTM C18色谱柱(4.6mm×250mm,5μm);流动相为:0.05 mol/L KH2PO4-甲醇(90∶ 10);流速:1mL/min;检测波长:254nm.结果:环磷酸腺苷在0.1 ~1.0 μg范围内呈良好线性关系(r=0.9990),平均回收率为98.04%,RSD为1.79%(n=6).结论:本方法快捷简便、结果准确可靠,可作为大雪枣中有效成分的质量控制方法,大雪枣中环磷酸腺苷含量与金丝小枣相当,产量更大更适合于开发利用.

  • 蜂针疗法对类风湿关节炎患者外周血TNF-α IL-1β的影响

    作者:刘喜德;张金禄;郑汉光;李召东;蔡龙;刘风云;陈滢

    目的:研究蜂针疗法对类风湿关节炎(RA)患者外周血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白细胞介素1β(IL-1β)及抗环瓜氨酸肽抗体(抗CCP抗体)等影响,以初步探讨蜂针疗法治疗RA的机理.方法:100例RA患者随机分为两组,蜂针疗法加西药治疗组50例,西药对照组50例,疗程3个月.观察患者治疗前后实验室指标变化情况.结果:两组在改善TNF-α、IL-1β、抗CCP抗体、RF、ESR、CRP、PLT、Ig等指标,与治疗前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5或P<0.01),蜂针治疗组治疗后上述指标改善优于西药对照组(P<0.05或P<0.01).结论:蜂针疗法具有抗炎等免疫调节作用,可能通过抑制TNF-α、IL-1β等细胞因子而达到治疗RA的作用.

  • TGFβ1与MMP9及TIMP1在病毒性心肌炎心肌纤维化中的作用机制及清心Ⅱ号干预作用研究

    作者:刘旺;王保奇;程志清;徐百鸿;王娟

    目的:探讨TGFβ1与MMP9及TIMP1在病毒性心肌炎心肌纤维化中的作用机制及清心Ⅱ号干预作用.方法:建立病毒性心肌炎慢性期心肌纤维化模型后小鼠随机分为模型组、卡托普利治疗组、清心Ⅱ号高、中、低治疗组,正常组和模型组给予生理盐水灌胃,治疗组分别给予卡托普利和清心Ⅱ号高中低剂量灌胃.疗程结束后分别采集心脏,应用RT-PCR技术检测CVB3-RNA;免疫组化技术检测TGFβ1、MMP9及TIMP1.结果:造模后MMP9明显增高,TIMP1有下降趋势但不明显,TGFβ1明显增高,应用RT-PCR在心肌中可检测出病毒,清心Ⅱ号干预后MMP9 、TGFβ1减低,TIMP1有下降趋势,各治疗组病毒减少.结论:病毒、TGFβ1、MMP9及TIMP1在心肌纤维化形成中具有重要作用,清心Ⅱ号具有抗病毒、抗心肌纤维化作用.病毒性心肌炎慢性期的主要病理特征为心脏间质纤维化,临床病理表现为心脏顺应性下降,僵硬度增加,进而引起舒张功能障碍,可发展为DCM,同时也是顽固性心律失常、慢性心功能不全难以逆转、猝死的重要原因之一.由于病毒的持续存在,心肌不断损伤,终导致心肌纤维化,但具体机制欠清,本实验从细胞因子角度阐述纤维化形成机理并进一步阐明清心Ⅱ号抗心肌纤维化的机制.

  • 中山市上呼吸道感染的临床特征和治疗回顾性分析

    作者:李亮;林棉;缪英年

    目的:总结中山地区上呼吸道感染的临床特征,分析临床治疗方案及疗效,研究符合地区发病特点的治法方药.方法:对本院急诊2004年1月1日-2006年7月30日1246例上呼吸道感染的临床资料进行归纳总结,分析其临床特点,证型分布,以及临床治疗方案及疗效.结果:中山地区上呼吸道感染以风热袭表型多,有857例(68.78%);寒热混杂型以及风寒袭表型所占比例相当,分别为16.61%和14.61%;694例(55.70%)伴有不同程度的夹湿情况,而其中多数为素体湿滞.54%~58%的患者接受了中西医两种方法,约有25%的患者采取了纯中医治疗,接近20%的患者进行了单纯的西医治疗.但是用药遣方杂乱,辨证用药不规范,影响了中药优势的发挥.结论:针对岭南上呼吸道感染的发病特征,辛温、辛凉、化湿合用,清热疏表透邪为主,化湿宣肺并举,简化辨证要点,可以充分发挥中医优势,便于推广运用.

  • 穿心莲内酯的药理活性作用

    作者:李曙光;叶再元

    穿心莲内酯为爵床科植物穿心莲中提取得到的二萜内酯类化合物,分子式为C20H30O5,是中药穿心莲的主要有效成分之一.现代药理研究表明穿心莲内酯具有抗菌、抗炎、抗病毒、免疫调节、治疗心脑血管疾病、保肝利胆等作用,并有毒性低、价格便宜的特点.近研究报道穿心莲内酯对食道癌、前列腺癌、结肠癌和白血病等具有较好的抗肿瘤作用,有望成为一种新的抗癌药物.

  • 慢性疲劳综合征认知功能研究述评

    作者:吴芳鹏;诸毅晖;辛艳

    围绕流行病学、临床评估、发生机制、治疗以及中医认识等,对慢性疲劳综合征认知功能障碍进行探讨,认为慢性疲劳综合征患者存在认知功能受损,但认知功能障碍的特点及中枢形成机制尚不明确,缺乏系统的评价方法以及疗效确切的针对性治疗方案,今后的研究应完善慢性疲劳综合征认知功能临床评价体系,着重探索其基本特点及形成机制,发挥中医优势建立系统高效的治疗方案.

  • 从性味配伍探讨银翘散的组方特点

    作者:吴振起;刘光华;王雪峰

    银翘散是辛凉解表法的代表方剂.从性味配伍方面看,银翘散组方具有4个特点:①立辛凉透表法,辛宣郁结,凉可清热,启玄府而透邪外达;②辛凉配清热解毒,芳香避秽,透发毒邪,因势利导;③辛凉复辛温,寒温并用,开泄皮毛,防止凉遏,去性存用;④药用多为花、茎、叶等质轻味薄之品,轻以去实.由此提示可以"性味-功效"为理论依据,从清热解毒、辛凉解表、辛温解表3个方面,对银翘散进行系列研究.

  • 失重骨质丢失的中医学病机探讨

    作者:周鹏;胡素敏;高学敏;张建军;佟海英;傅骞;杨佳

    失重导致的骨质丢失是影响航天员生命安全及航天任务执行的严重问题.拟深入挖掘祖国医学理论,从天人相应、五行生克制化等角度展开思考,探讨失重骨质丢失的中医学病机演变,为进一步研究合理有效的中医药辨治做出理论铺垫.

  • 活血化瘀法在治疗溃疡性结肠炎中的应用

    作者:陆宇平;王长洪

    活血化瘀法的提出,为临床治疗溃疡性结肠炎提供了新的思路与方法,具有重要的临床意义.从中医认识、治疗方药、机理研究3个方面对近年来应用活血化瘀法治疗溃疡性结肠炎的相关文献进行了详尽的归纳综述.

  • 论《黄帝内经》生态医学思想

    作者:刘穗宁;烟建华;郭华;张军领

    <黄帝内经>将人的生命活动放在自然和社会的生态环境来考察,集生态医学与心身医学为一体,建立了以五脏为核心,外以适应自然、社会,内以调节心身机能的天地人"三才医学模式",并贯穿于基本概念、理论和临床方法之中,这不仅在学术上有其生命科学和医学科学的研究价值,在理论与实践的结合上更具有现实意义.

  • 冠心病(稳定性心绞痛)中医证候要素证候特征证候病机演变规律临床专家问卷的研制

    作者:林巾孝;张明雪

    冠心病是严重影响人类健康的常见疾病,以中医理论为指导,运用心理测量方法,引入现代医学、数学、统计学等多门学科知识,并结合冠心病临床特点,编制了冠心病中医证候特征及其演变规律专家调查问卷.同时运用德尔菲法对条目形式及答案选项进行筛选,终确定了冠心病中医证候特征及其演变规律专家问卷的基本框架和内容.

  • 山茱萸多糖炮制前后的化学研究

    作者:戴衍朋;丁霞;傅紫琴;蔡宝昌

    目的:对比炮制前后山茱萸多糖分子量和组成的变化,探讨炮制对其结构和组成的影响,阐述山茱萸多糖炮制增效的机理.方法:经脱脂、沸水提取,乙醇沉淀、Savage法脱蛋白得到粗多糖,再经DEAE-52阴离子交换树脂和Sephadex G-200葡聚糖凝胶柱色谱分离得到纯化的山茱萸精多糖(SZYS和SZYP),用红外光谱和紫外光谱分析其结构,凝胶色谱测定其相对分子量,HPLC测定其单糖组成.结果:分离得到了山茱萸多糖SZYS,其分子量为3.59×104,单糖组成为Glu∶ Ara∶ Rha=1∶ 1.51∶ 1.17;山茱萸多糖SZYP,分子量为1.16×104,单糖组成为Glu∶ Ara∶ Rha=1∶ 8.05∶ 1.78.结论:炮制前后山茱萸多糖分子量和单糖组成均发生变化,为山茱萸炮制增效的机理研究提供一定的依据.

  • 广东地区HIV/AIDS患者中医证型分布规律的初步研究

    作者:岑玉文;符林春;谭行华;张苗苗;马伯艳

    目的:探讨广东地区HIV/AIDS患者的中医证型分布规律及其与疾病进展的关系.方法:对2003年1月-2007年12月广州市第八人民医院门诊及住院病人进行流行病学和四诊信息进行调查与分析.结果:广东地区艾滋病患者总体证型以气阴两虚肺肾不足多见,无症状期以肝郁气滞火旺型为多,发病期则多见气阴两虚肺肾不足;基本证型以热证居多,无症状期以热证多见,发病期则为虚证和虚实夹杂证增多;女性以气血双亏型和肝郁气滞火旺型居多, 男性以热毒内蕴痰热壅肺和肝经风火湿毒蕴结居多;虚证和虚实夹杂证患者的体重中位数比较小,热证和瘀血证患者的体重中位数比较大.分析CD4+ T淋巴细胞计数与证型的关系发现:CD4+在0~200cell/μL之间的病人以气阴两虚肺肾不足、脾肾亏虚湿邪阻滞为主,CD4+在200~350cell/μL之间的病人以肝郁气滞火旺和气血双亏为多, CD4+在350cell/μL以上的两组病人均以肝郁气滞火旺为常见的证型;气血双亏、肝郁气滞火旺、痰热内扰和气郁痰阻瘀血内停型患者的CD4+ T淋巴细胞水平比较高,而热毒内蕴痰热蕴肺、气阴两虚肺肾不足和脾肾亏虚湿邪阻滞这3类证型的患者CD4+ T淋巴细胞水平比较低,基本证型中热证和瘀血证的中位CD4+计数比较高,而虚实夹杂型的CD4+计数水平低.结论:艾滋病患者以热证居多,无症状期以热证为主,发病期则虚证和虚实夹杂证增加,中医辨证证型与CD4+T淋巴细胞计数、性别和体重密切相关.

    关键词: 艾滋病 证型 CD4+ 体重
  • 中西药结合治疗CLP所致大鼠SIRS的实验研究

    作者:姜树民;吴冬梅;顾立福;孙科峰

    目的: 观察抗生素联合中药治疗对CLP所致大鼠SIRS的保护作用.方法:采用盲肠结扎穿孔术(Cecal ligation and punctured,CLP)制备大鼠SIRS模型, 与空白及治疗对照组相比较.观察大鼠15min~48h 的行为活动、精神状态、食欲、呼吸、大小便及死亡率等一般情况;于造模后12h眶静脉取血测白细胞、红细胞、血小板计数及TNF-α浓度的变化.结果: 治疗组与模型组大鼠均出现一般情况恶化;各治疗组死亡率均低于模型组,而中药+抗生素对照组降低明显;模型组与空白对照组比较:WBC 、TNF-α较高(P< 0.05),其中中药+抗生素对照组又较其他治疗组降低更为显著.结论: 解毒抗炎合剂联合泰能对CLP所致大鼠SIRS有一定的保护作用.其机制可能与抑制腹腔感染大鼠白细胞升高幅度、减轻炎症因子的释放、避免细胞因子水平的失控变化有关,从而降低大鼠死亡率.

  • 清热解毒药配伍桔梗汤对急性肺损伤模型治疗作用的实验观察

    作者:郑丰杰;李宇航;王庆国;许红;李丽娜;蔡大勇;李鹏英

    目的:探讨清热解毒中药配伍桔梗汤对内毒素致急性肺损伤模型大鼠的治疗效果.方法:雄性SD大鼠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生理盐水组、ALI模型组、清热解毒药组、清热解毒药+桔梗汤组.股静脉注射内毒素脂多糖(LPS)制备ALI大鼠模型,观察各组大鼠肺系数、肺含水量、肺组织MPO含量及病理形态学变化.结果:与生理盐水组相比,ALI模型组大鼠肺系数、肺含水量、肺组织MPO含量均明显升高(P<0.01或P<0.05),病理形态学显示肺组织PMNs浸润、毛细血管充血、水肿及出血明显.中药干预后肺组织病变明显减轻,各生物学指标及MPO水平也相应下降(P<0.01或P<0.05),且清热解毒药联合应用桔梗汤疗效优于单纯清热解毒中药.结论:桔梗汤对清热解毒中药有明显抗炎增效作用.

  • 白英甾体皂苷组分抗肿瘤作用初步研究

    作者:严杰;潘瑞乐;唐劲天;罗菁;何凯毅;胡秦;彭博;刘新民

    目的:探讨白英甾体皂苷组分的抗肿瘤作用及其作用机制.方法:采用MTT法观察白英甾体皂苷组分体外对人卵巢癌细胞SKOV3及人宫颈癌细胞ME180的增殖抑制作用、检测LDH漏出率观察白英甾体皂苷组分对人卵巢癌细胞SKOV3的杀伤作用.结果:白英甾体皂苷组分能显著抑制SKOV3、ME180的生长,低浓度下对人正常细胞CCC-HPF-1无明显抑制作用,作用于SKOV3时LDH漏出率显著增加.结论:白英甾体皂苷组分能引起肿瘤细胞的坏死,具有抗肿瘤的作用.

  • 中药逆转高血压左心室肥厚作用机制的实验研究进展

    作者:罗斯琼;王亚红;王琛

    左心室肥厚是由于左室面积增加而不是心肌细胞增多所致的心脏扩大和左室重量增加.其病理学改变主要表现为心肌细胞肥大和心肌间质纤维化.左心室肥厚是独立于高血压的危险因素,因此研究中药对逆转左心室肥厚的作用机制,对研发新药,改善高血压病患者的预后有着重要的意义.

  • 如何学好中医——俞尚德老中医谈治学

    作者:李涛;陈洪宇;王永钧

    介绍俞尚德主任医师读书治学经验之谈.他强调,要学好中医,应该具有较好的古文和传统文化基础;另外,在继承古人经验基础之上,要注重创新.

  • 三七总皂苷对糖尿病大鼠肾脏结缔组织生长因子表达的影响

    作者:傅珍春;徐刚;葛婷爱;江婷婷;袁赤亭

    目的:观察三七总皂苷对糖尿病大鼠肾脏CTGFmRNA表达的影响及其对肾脏的保护作用,以探讨三七总皂苷防治DN的可能作用机制.方法:用STZ诱导大鼠DM模型,并将成模大鼠随机分为糖尿病模型组(DM组),三七总皂苷组(PNS组)和氨基胍组(AG组),同时建立正常对照组(NC组).PNS组给予三七总皂苷100mg·kg-1·d-1灌胃,AG组给予氨基胍100mg·kg-1·d-1灌胃,DM组及NC组给予生理盐水1mL·100g-1·d-1灌胃,共8周.观察各组大鼠的血糖,24h尿蛋白定量,肾脏肥大指数及肾小球体积的变化,肾脏CTGFmRNA表达的变化.结果:①SD大鼠用STZ造模后,血糖明显升高(P<0.01),而PNS组、AG组及DM组比较血糖无显著差异(P>0.05).②DN组24h尿蛋白定量与NC组相比有明显增高(P<0.01),PNS组、AG组与DN组比较,24h尿蛋白定量减少(P<0.01),PNS组与AG组比较差异不明显(P>0.05).③DM组与NC组比较,肾重/体重明显增加(P<0.01),PNS组、AG组与DN比较,肾重/体重显著降低(P<0.01),PNS组与AG组比较差异不明显(P>0.05).DM组大鼠的MGA与MGV均较NC组增大(P<0.05);PNS组、AG组的MGA、MGV则较DM组小(P<0.05),PNS组与AG组比较差异不明显(P>0.05).④与NC组比较,DM组大鼠肾脏CTGFmRNA表达明显增高(P<0.01),PNS组、AG组大鼠肾脏CTGFmRNA表达较DM组降低(P<0.05),PNS组与AG组比较差异不明显(P>0.05).结论:三七总皂苷具有降低糖尿病大鼠尿蛋白,减轻糖尿病大鼠肾脏肥大,下调肾脏结缔组织生长因子表达的作用,与西药氨基胍相比无明显差异.

  • 腹针辨证治疗颈性眩晕的临床观察

    作者:谢文霞;董海欣;叶天申;张劲军;夏君慧;黄河

    目的:比较腹针治疗不同中医分型的颈性眩晕的疗效.方法:将75例确诊为颈性眩晕的病人根据中医辨证分型分成气血亏虚组、肝肾阴亏组、痰湿阻滞组3组,分别观察各组治疗前后的积分的改变情况与观察每个患者治疗前后TCD数值的改变.结果:观察3组患者的有效率,气血亏虚组高、痰湿阻滞组低,两组对比P<0.05,具统计学意义;从积分的改变来看,3组组内在治疗前后的积分对比都具统计学意义;观察治疗前后TCD检测数据,发现椎-基底动脉的血流加快患者,治疗后血流明显减慢,椎-基底动脉的血流减慢的患者治疗后血流明显增加,治疗前后对比具统计学意义.结论: 腹针治疗不同中医分型的颈性眩晕都有效,尤以气血亏虚型为佳;腹针具有双向调节作用.

  • 清胰汤对重症急性胰腺炎大鼠白介素-8 白介素-10的影响

    作者:金牡丹;周智林;傅志泉

    目的:从实验上探讨清胰汤对重症急性胰腺炎(SAP)白介素-8(IL-8)、白介素-10(IL-10)的影响.方法:将60只大鼠随机分为随机分为正常对照组(假手术组)、模型组(重症急性胰腺炎组)、治疗组(清胰汤组),每组20只,造模后24h测定血淀粉酶、IL-8及IL-10,切取相同部位的胰腺组织观察组织病理学改变.结果:模型组及清胰汤组大鼠血清淀粉酶、IL-8及IL-10的浓度均显著高于对照组,清胰汤组大鼠血清淀粉酶、IL-8的浓度显著低于模型组;清胰汤组胰腺局部炎症反应较模型组减轻,间质水肿减轻,腺泡坏死减少,粒细胞浸润减少.结论:IL-8及IL-10在重症急性胰腺炎的发生发展中起一定作用,清胰汤治疗组IL-8及IL-10水平下降,表明清胰汤可能通过下调重症急性胰腺炎大鼠的IL-8及IL-10途径起治疗作用.

  • 现代中医药信息检索教学研究

    作者:刘军凤

    现代中医药信息检索教学研究是本校教育科学研究项目之一,随着计算机技术特别是信息存储和互联网技术的高速发展,这项研究显得尤为重要.从现代中医药信息检索教学研究目的、国内同行类似研究概况和发展趋势及现代中医药信息检索教学研究初步进展及分析3个方面,研究中医药文献检索课教学改革.

  • 厚朴三物汤饮片汤剂与其配方颗粒汤剂厚朴酚含量比较

    作者:肖玉燕;宋剑锋;翁金月;蔡进章;樊建霜;张成川

    目的:比较厚朴三物汤饮片汤剂与其配方颗粒汤剂中厚朴酚含量.方法:采用 Shim-pack VP-ODS(250mm×4.6mm,5μm)为色谱柱;流动相为甲醇-1%醋酸溶液(80∶ 20);检测波长为294nm;流速为1.0mL/min;柱温为40℃;峰面积外标法定量.结果:配方颗粒汤剂中厚朴酚平均含量为0.1191mg·mL-1,RSD为19.58%(n=3);饮片汤剂中厚朴酚平均含量为0.0753mg·mL-1,RSD为100.1%(n=3).结论:厚朴三物汤配方颗粒汤剂与饮片汤剂的色谱图基本一致,配方颗粒汤剂中厚朴酚含量比饮片汤剂高,而且配方颗粒汤剂较饮片汤剂稳定,相对容易控制质量,更有优越性.

  • 中药结合运经仪对梗阻性胆管炎患者血清内毒素及SOD的影响

    作者:郭绍举;李健;黄彬;王天星;张竞超

    目的:观察中药及推按运经仪对梗阻性胆管炎患者血清内毒素及超氧化物岐化酶(SOD)的影响.方法:将75例病人随机分成对照组、中药组及中药加运经仪组,对照组仅进行内镜治疗,中药组行内镜及中药治疗,中药加运经仪组行内镜、中药及推按运经仪治疗,测定3组患者治疗后血清内毒素含量及超氧化物岐化酶活力并作组间比较.结果:血清内毒素含量:对照组>中药组>中药加运经仪组;超氧化物岐化酶活力:对照组<中药组<中药加运经仪组.结论:内镜配合中药及推按运经仪治疗梗阻性胆管炎具有较好疗效.

  • 不同生长年限赤芍中芍药苷和苯甲酸的含量测定

    作者:盛振华;余陈欢;吴巧凤

    目的:比较不同生长年限赤芍中芍药苷和苯甲酸的含量差异.方法:采用高效液相法测定赤芍中芍药苷与苯甲酸的含量.结果:不同生长年限赤芍的芍药苷含量为:2年生>3年生>1年生,苯甲酸的含量为:1年生>3年生>2年生.结论:根据不同生长年限赤芍的芍药苷和苯甲酸含量的差异,建议药材的合理采收时期为2年.

  • 苦黄口服液质量标准研究

    作者:袁红宇;李翔;张先明;欧宁

    目的:建立苦黄口服液的质量标准.方法:采用薄层色谱法鉴别苦黄口服液中大黄、茵陈、大青叶等药材;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制剂中大黄酚的含量.结果:薄层斑点清晰,重现性好;含量测定大黄酚平均回收率为98.3%,RSD=1.6%.结论:方法简便、准确,可供苦黄口服液的质量控制.

  • 《医林改错》活血化瘀法14则组方特点研究

    作者:李冀;王烨然

    对<医林改错>活血化瘀法进行归纳,大抵分为补气活血法、行气活血法、泻热活血法、温阳活血法、解毒活血法、通窍活血法、祛痰活血法、祛风除湿活血法、滋阴活血法、逐水活血法、活血止血法、养血安神活血法、平肝潜阳活血法、敛疮生肌活血法,并对每种治法的组方特点进行探析.

  • 肺癌的中医病因病机研究进展

    作者:刘建秋;吉俊嵘;蒋鹏娜

    回顾(近10年)中医各医家对肺癌病因病机的认识,从气阴两虚、阳虚、痰瘀论、癌毒论、伏气学说、络病学6个方面展开论述.认为气阴两虚为肺癌的主要病因病机,贯穿于肺癌发病的始终.阳虚是肺癌正虚的关键,又直接与邪实的产生和发展有关.痰瘀毒结是肺癌的主要病理表现,又是导致正气内虚、脏腑功能失调的致病因素.癌毒是使恶性肿瘤区别于一般内、外、妇、儿各科疾病的一个特异致病因素.伏气内蕴是肺癌发病关键的致病条件之一,是癌瘤产生的特异病因,是诱发正常细胞在特定的条件下癌变的决定因素之一.从整体观念出发,络病学说是对肺癌认识角度的变化,肺癌的发生不仅有五脏六腑的功能失调,而且络脉所构建的"三维立体网络系统"的功能失衡也不容忽视.

  • 乳腺癌术前中医辨证与肿瘤增殖因子相关性研究

    作者:宋爱莉;殷玉琨

    目的:探讨乳腺癌术前中医辨证与肿瘤增殖因子DNA倍体、S期细胞比例及Ki-67表达的相关性.方法:对160例乳腺癌患者术前中医辨证分型,术后手术标本进行DNA倍体、S期细胞比例、Ki-67检测,并做相关性分析.结果:乳腺癌患者术前辨证为正虚毒炽者DNA倍体异倍体、S期细胞比例为高度及Ki-67阳性出现率高于肝郁痰凝组和冲任失调组.经统计学处理,有显著差异(P<0.05).结论:乳腺癌术前中医辨证与肿瘤增殖因子DNA倍体、S期细胞比例及Ki-67表达有相关性,随着患者中医辨证为肝郁痰凝证、冲任失调证、正虚毒炽证的不同,肿瘤的增殖能力依次增强,预后也更差.

  • 益气养阴活血化瘀方对实验性病毒性扩张型心肌病小鼠心肌PFP和GraB mRNA表达的影响

    作者:周亚滨;吴凤兰;杨莺;周兰;刘淑娟

    目的:观察益气养阴、活血化瘀方对病毒性扩张型心肌病模型小鼠心肌穿孔素(perforin,PFP)和颗粒酶B(GraB)mRNA表达的影响.方法:采用Bacb/c小鼠多次腹腔注射柯萨奇B3m病毒的方式,复制重复感染的病毒性扩张型心肌病动物模型.观测心肌病理变化并以RT-PCR法检测益气养阴、活血化瘀方对病毒性扩张型心肌病小鼠心肌穿孔素和颗粒酶B mRNA表达水平.结果:益气养阴、活血化瘀方可明显降低病毒性扩张型心肌病小鼠心肌穿孔素和颗粒酶B mRNA的表达,并能明显减轻病理形态学及心肌细胞超微结构的损伤.结论:益气养阴、活血化瘀方能减轻病毒性扩张型心肌病小鼠的病理损伤,抑制心肌细胞肥大,下调心肌穿孔素和颗粒酶B mRNA表达,从而对病毒性扩张型心肌病起到一定的防治作用.

  • 《中医诊断学》教材脉诊内容评析

    作者:杨牧祥;王占波;于文涛;王香婷;王少贤

    脉诊是医生用手指对患者身体某些特定部位的动脉进行切按,体验脉动应指的形象,以了解病情、辨别病证的一种常规诊察方法,在中医诊断学教学中占有重要地位.

  • 《金匮要略》血痹病研究体会

    作者:黄仰模;田黎

    探讨金匮血痹病的病因病机及治疗,通过血痹与痹证关系的讨论,揭示二者之间临床辨证的联系,即温阳通痹贯穿血痹与痹证治疗的始终,从而论证了金匮辨病与辨证结合的思想.

  • 固精丹对小鼠免疫机能的影响

    作者:商明秀;陈秀兰;金韵;林莉

    目的:研究固精丹对小鼠免疫机能的影响,探讨固精丹治疗肾小球肾炎低免疫学机制.方法:采用碳粒廓清实验、迟发型变态反应实验、IgM抗体生成实验,分别检测固精丹对小鼠的细胞免疫和体液免疫的影响.结果:固精丹对小鼠的炭粒廓清实验和迟发型变态反应无明显影响;对IgM抗体的产生有明显的促进作用.结论:固精丹能明显提高小鼠的体液免疫功能.

  • 半夏泻心汤及拆方对小鼠胃排空影响的实验研究

    作者:王秀杰;王学清;李岩;周卓

    目的:研究半夏泻心汤及组成药味的4个不同组合对小鼠胃动力的作用,筛选作用优组方.方法:以葡聚糖蓝(BD)2000为标记物,观察小鼠的胃内色素残留量.结果:阳性对照组、半夏泻心汤组、辛开药组、苦降药组、甘补药组、辛开甘补药组胃残留量.均低于空白对照组,差异非常显著(P0.05).各用药组之间比较,辛开甘补药组与苦降药组胃残留量明显低于其他拆方组(P<0.01,P<0.05).结论:5组不同组方均具有促胃动力作用,其促胃动力作用程度与西沙必利相近,5组不同组方促胃动力作用强度不同,其中辛开甘补药组与苦降药组组方强.

  • 广东凉茶对热休克大鼠肝组织HSP70基因表达的影响

    作者:胡晨霞;王静元;唐远

    目的:通过观察广东凉茶对热休克大鼠肝组织HSP70基因表达的影响,探讨广东凉茶对热休克大鼠热保护作用机制.方法:将25只大鼠随机分组,分为正常对照组、热休克模型组、王老吉凉茶组、夏桑菊凉茶组、邓老凉茶组,每组5只.采用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RT-PCR)对各组大鼠肝组织进行HSP70mRNA表达的检测,观察广东凉茶对大鼠肝脏HSP70mRNA表达的影响.结果:热休克模型组HSP70水平表达增高,与正常对照组相比,有显著性差异(P<0.01);凉茶组HSP70表达较热休克模型组降低,其中邓老凉茶组与热休克组HSP70表达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正常对照组比较无差异.结论:广东凉茶能够抑制热休克大鼠肝脏HSP70的表达.

  • 麻黄多糖对EAT小鼠外周血淋巴细胞亚群的影响

    作者:严士海;朱萱萱;孟达理;顾和亚

    目的:研究麻黄多糖对实验性自身免疫性甲状腺炎(EAT)小鼠免疫功能的影响.方法:通过对小鼠足跖皮下、背部皮下、腹部皮下、颈部皮下等部位进行免疫注射佐剂抗原,造成实验性自身免疫性甲状腺炎(EAT).给药然后采用流式细胞仪检测各组外周血淋巴细胞亚群的水平.结果:麻黄多糖大剂量组脾指数低于模型组,表明麻黄多糖对EAT小鼠脾脏生长有一定的抑制作用;模型组小鼠CD4+淋巴细胞下降,CD8+淋巴细胞上升,与正常组相比,CD4+/CD8+比值显著增加.麻黄多糖33mg/kg与66mg/kg剂量组CD8+淋巴细胞相对含量较模型组显著上升,CD4+淋巴细胞略有下降,其CD4+/CD8+比值显著下降.结论:麻黄多糖治疗实验性自身免疫性甲状腺炎可能与其干预外周血淋巴细胞亚群有一定的关系.

  • 芍药甘草附子汤对类风湿性关节炎大鼠的免疫调节作用

    作者:陈蕊;林大勇;付勇强;关庆增;谷松

    目的:探讨芍药甘草附子汤对类风湿性关节炎的作用机理.方法:48只Wistar大鼠随机分为空白对照组、模型组、雷公藤多甙组、芍药甘草附子汤组.除空白组外,各组大鼠复制类风湿关节炎模型,连续灌胃给药21天,采血测定白介素-1β(IL-1β)、前列腺素E2(PGE2)水平,取左踝关节组织观察病理改变.结果:芍药甘草附子汤组血清中IL-1β、PGE2明显降低,与模型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关节病理损害明显改善.结论:芍药甘草附子汤能够降低IL-1β、PGE2含量从而减轻其对关节的侵害.

  • 补肾方对大鼠实验性脂肪肝性激素水平的影响

    作者:王雁翔;王灵台;丁桂芳

    目的:通过补肾治疗高胆固醇性脂肪性肝炎的实验研究,探讨补肾方抗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炎的可能的机理.方法:高脂饲料造成大鼠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炎,分别给与补肾方、东宝肝泰片、饮食控制、补肾方加饮食控制、东宝肝泰片加饮食控制治疗,4周后,处死动物.观察体重、肝大体标本、肝湿重、生化指标、睾酮、雌二醇及组织病理学检查.结果:动物实验表明补肾组在降低肝指数、改善肝功能、降低血清TC、LDL、降低肝组织TG、平衡性激素紊乱、改善脂肪变程度、减轻细胞炎症坏死等方面作用显著,疗效优于东宝肝泰片.结论:补肾方有可效治疗实验性大鼠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炎,可能的机制与调节性激素水平,恢复内分泌稳态有关.

  • 林珮琴治疗温热病经验探述

    作者:张泽生

    通过对林珮琴治疗温热病医案的分析,结合林氏在<类证治裁>中有关温热病的论述,将其治疗经验归纳为辛凉宣肺、透热泄湿、清营凉心、养阴救液、重视舌诊等5个方面.认为这些独特的治疗经验,有其鲜明的学术特点,至今仍能有效指导临床实践.

  • 注射用七叶皂苷钠细菌内毒素检查方法研究

    作者:嵇扬;王文俊;沈娟;胡丹;聂渝琼;高锦

    目的:建立注射用七叶皂苷钠细菌内毒素检查法.方法:采用<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2005年版附录细菌内毒素检查法.结果:注射用七叶皂苷钠浓度为0.05mg·mL-1,用灵敏度为0.25EU·mL-1的鲎试剂检测细菌内毒素无干扰因素的影响.结论:注射用七叶皂苷钠可应用鲎试剂进行细菌内毒素检查.

  • 常见性疾患若干证治规律的研究——附227例临床观察分析

    作者:王明辉;王风雷

    为探索以男子常见性疾患为主的有关"同病异治,异病同治"的若干规律,通过复习文献和结合本组经验,笔者采取了相对固定证型和方药的辨证论治的方法,期能从有关性疾患(特别是较多见的精液异常、不孕育、阳痿等)病、证、治的观察和分析入手进行逐步深入的研究.

    关键词: 性疾患 辨病 辨证
  • 滋肾解毒中药对Ⅳ型狼疮肾炎血清诱导肾小球系膜细胞Ⅳ型胶原核酸表达的影响

    作者:刘学耀;李燕;刘亚敏;张秋林;史成军

    目的:观察滋肾解毒中药对Ⅳ型狼疮性肾炎(LN)血清干预下肾小球系膜细胞(GMC)中Ⅳ型胶原(Col Ⅳ)mRNA表达的影响,从细胞分子生物学水平探讨滋肾解毒中药治疗LN的机制.方法:结合血清药理学方法,分空白对照组、对照组血清+15%LN血清组、低、中、高浓度含药血清+15%LN血清组5组观察,RT-PCR检测GMC中Col ⅣmRNA的表达.结果:含药血清可明显抑制GMC中Col ⅣmRNA的表达,以高浓度组显著.结论:滋肾解毒中药的含药血清在15%Ⅳ型LN患者血清诱导下可明显抑制Col ⅣmRNA的表达,从而抑制GMC增殖和细胞外基质积聚,这可能是滋肾解毒中药治疗LN的分子机理.

  • 肝心宁胶囊对肝纤维化HA LN PCⅢ C-IV的影响及机理研究

    作者:郭来;王再谟

    目的:探讨中药复方肝心宁(GXN)胶囊抗实验性肝纤维化(HF)的疗效及作用机理.方法:以四氯化碳(CCI4)复合因素制作大鼠HF模型,并给予GXN灌胃治疗,同时设秋水仙碱(COL)、大黄虫丸(DHZCP)作为对照.观察经GXN治疗对大鼠肝脏指数、脾脏指数、血清透明质酸酶(HA)、板层素(LN)、IV型胶原(C-IV)、Ⅲ型前胶原(PCⅢ)及病理形态学的影响.结果:本药有一定的回缩肝脾作用;能降低血清HA、LN、C-IV、PCⅢ等HF指标.结论:提示本药有良好的抗HF作用.

  • 脑外伤后综合征中医症状和证候要素分布规律的观察研究

    作者:疏欣杨;刘金民;江涛;李得民;李淑芳;郑香春

    目的:初步总结脑外伤后综合征(PTBS)的中医临床症状和证候要素的分布规律以及探讨证候要素分布的影响因素.方法:采用横断面临床调查的方法,利用自制脑外伤后综合征中医临床证候学调查表,对2005年8月-2007年8月北京中医药大学东方医院急诊科、神经内外科门诊及病房200例脑外伤后综合征患者的一般情况、病程、中医四诊资料等进行了调查.结果:脑外伤后综合征好发于中青年男性,发病原因以坠落伤、跌伤和交通事故伤等多见,临床症状分布比较常见的依次有头痛,思维迟钝,头晕,失眠,健忘,精神抑郁等,比较常见的舌质依次是舌红,舌紫黯,舌绛;舌形(态)依次是舌下脉络曲张,舌有瘀点瘀斑,舌有裂纹,舌少津;脉象是脉弦,脉滑,脉细涩,脉数.中医证候要素的分布是常见病位类要素是脑神、清窍、肝、脾;常见病机、病性类要素是血瘀、风、精亏、痰和火等.年龄是影响病位类要素分布的影响因素之一(P<0.001),病程也影响病位类要素和病性类要素的分布(均P<0.05),但PTBS的常见症状轻重程度与年龄及病程无明显关系.结论:脑外伤后综合征的主要证候要素是脑窍+肝脾+风+血瘀等,年龄是影响PTBS的病位类要素分布的影响因素之一,不同病程同时影响病位类要素和病性类要素的分布,而年龄和病程与PIBS的症状轻重程度均无关.

  • XRD法在矿物药炉甘石鉴定中的应用

    作者:温海成;金丽娜;于艳;迟广成;康廷国

    采用XRD(X-Ray Powder Diffraction)法对7个矿物药炉甘石样品进行成分分析,得出各样品炉甘石的主要成分及其伴生矿物,并对炉甘石进行半定量分析,结果表明XRD法可以应用于矿物药炉甘石的鉴定及其质量控制.

  • 200例痿病患者辨证用药规律探讨

    作者:陈凯佳;张绮霞;何婉婉

    目的:探讨200例痿病辨证用药规律.方法:调研200例痿病患者初诊(入院时)症状、体征、舌脉、诊断、处方用药情况,采用指标聚类分析方法,归纳痿病常见证型和常用药物.结果:Ⅰ类药物由升麻、柴胡、当归、党参、甘草、五爪龙、白术、黄芪、陈皮组成,第Ⅱ类药物包括一些健脾补肾、补虚润肺、补血调肝、强筋活络、强腰膝之品.结论:痿病的治疗以健脾为主,脾肾并补,五脏相关.

  • 现代中医心理学的自我观

    作者:刘家强;王米渠

    自我一方面通过元神来统率个体生命层次的活动,另一方面又通过人格模式来指挥个体的人与社会的交往.人的自然属性和社会属性通过自我,有机的联系成一个完整的个体.中医心理学是元神统率下的人格参照系统-参照系.参照系的建立是中西医心理学结合和现代中医心理学建立的基础.

  • 新论"辨证论治"

    作者:阮善明;沈敏鹤

    通过对外感热病与内伤杂病不同的辨证体系的比较,对中医学理论体系的"辨证论治"进行重新定义,提出"阶段证候群"概念,将阶段证候群分为显性证候群、隐性证候群、可显证候群3层,通过对其研究,进一步认识不同疾病证候在辨证论治中的关联性,从而更为有效地指导临床其中医的发展方向.

  • 中医"从化"学说钩玄

    作者:赵惠萍

    从文献整理研究的角度,对中医"从化"学说进行了初步探讨,纠正了以往对"从化"的片面认识.认为:"从化"不仅指病情随体质而发生变化.除此之外,"从化"尚有多种内涵."从化"学说源薮<内经>,该书所论"从化"内涵颇多.有六气生化、五星运化、同化、六气标本中气从化等.<内经>以降,诸多医家对"从化"的认识更加深化,"从化"的内涵进一步丰富.包含邪气自身性质的转化、六经气化、病情随体质发生变化、治疗不当引起的病情转化等意.将散见于诸多文献中的"从化"学说进行的整理与探讨,冀对今后继续深入开展研究"从化"理论有所裨益,以便更好地指导临床.

    关键词: 从化 中医
  • 脑气血循行理论探析

    作者:张凤祥

    目的:探讨"脑气血循行"在脑海盈亏、正常脑功能和正常人体生长发育等方面生理病理的影响及关系.方法:应用中医理论和临床实践观察,结合现代医学理论进行分析及总结,得出一个以往中医理论未揭示的新观点,从而弥补和发展中医理论在脑气血循行与正常脑功能联系密切方面的空白,以此作为发展和制定预防治疗脑部疾病的基础.结果:通过采用中西医理论分析及临床实践观察得出:脑气血循行正常,则脑之髓海满盈;脑气血亏虚和循行障碍,则脑功能紊乱,脑主精明、灵机记性和体格发育等功能异常.

  • 茵陈越鞠汤治疗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炎的临床观察

    作者:黄志平;林燕萍;张萍;李伏娥;朱清云;韩素芳

    目的:探讨茵陈越鞠汤对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炎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炎患者117例.随机分为治疗组60例,对照组57例,治疗组口服茵陈越鞠汤,对照组口服五酯胶囊,观察两组治疗后总有效率、肝功能及血脂变化.结果:经治疗后治疗组总有效率优于对照组(P<0.01);患者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天门冬酸氨基转移酶(AST)均明显降低,且优于对照(P<0.05或0.01),同时总胆固醇(TC)、甘油三酯(TG)、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及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较治疗前显著降低(P<0.05).结论:茵陈越鞠汤治疗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炎疗效显著,能明显改善肝功能,降低血脂.

  • 论"百病生于气也"

    作者:李联社;崔正

    从病因、病机、诊断、治疗及"气"的生成、生理功能、病理变化等方面来论述<内经>"百病生于气"的重要观点,用以指导中医的临床诊断和治疗.

    关键词: 百病
  • 血清药理学方法在诱导肿瘤细胞凋亡降低酶活性研究中的应用

    作者:蔡朔;刘山;张丽红;金春峰;刘春英

    目的:探讨血清药理学方法在诱导肿瘤细胞凋亡、降低酶活性等研究中的应用.方法:应用治疗肝癌、胃癌、肺癌、大肠癌等中药血清学方法,探讨其诱导肿瘤细胞凋亡、降低肿瘤细胞三磷酸腺苷酶(Mg2+-ATPase)与葡萄糖-6-磷酸酶(G-6-Pase)酶活性作用.结果:①4种不同中药复方的中药血清,均能诱导相应肝癌细胞株、A549人肺癌细胞株、CCL-229人大肠癌细胞株和SGC-7901胃癌细胞株发生凋亡.②降低肿瘤细胞三磷酸腺苷酶与葡萄糖-6-磷酸酶活性.结论:血清药理学方法在诱导肿瘤细胞凋亡、降低酶活性等研究中的应用具有稳定性、可信性.

  • 针刺配合推拿治疗紧张型头痛疗效观察

    作者:金国英;白丽

    目的:观察针刺配合推拿治疗紧张型头痛的疗效,并与复方羊角胶囊对照.方法:将96例紧张型头痛的患者按就诊顺序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49例,给与针刺配合推拿治疗;对照组47例,给予复方羊角胶囊每次5粒,每天3次口服;两组疗程均为28天.以治疗前后头痛指数为指标,观察两组疗效.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95.9%,对照组总有效率72.3%.结论:针刺配合推拿治疗紧张型头痛疗效确切,无副作用.

  • 头针联合经筋刺法治疗卒中后痉挛状态临床观察

    作者:陈颖

    目的:观察头针联合经筋刺法治疗卒中后肢体痉挛状态的治疗结果.方法:60例卒中后肢体痉挛状态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头针联合经筋刺法)和对照组(传统针刺法)各30例,治疗30天后,采用Ashworth痉挛量表、Fugl-Meyer运动功能评定和ALD评定.对受试者进行治疗前后比较.结果:头针联合经筋刺法治疗后Ashworth级别降低(P<0.05)痉挛程度缓解有效率达83.3%;治疗组与对照组治疗后(Fugl-Meyer)比较P<0.05有显著性差异;治疗后ADL与治疗前比较有显著差异P<0.05;与对照组比较P<0.05差别有显著性.结论:头针联合经筋刺法能降低卒中病人的肌张力,缓解肌肉痉挛,优于传统针刺组.

  • 关于对新世纪规划教材《中医内科学·肺系病证》中若干问题的商榷

    作者:张珊珊;刘伟;丁元庆

    新世纪全国高等中医药院校规划教材<中医内科学>自2003年出版以来,取得了良好的教学效果,较之前的几版教材,其内容更加具体、条理更为清晰.但经过数年的教学实践出现,本书仍有一些值得讨论和商榷的问题,试就本书肺系病证部分提出几点问题进行探讨.

    关键词: 中医内科学 规范化
  • 中医"治未病"思想干预艾滋病治疗的探讨

    作者:郎晶晶

    从中医学角度认识艾滋病的病因病机、临床表现及证治规律,根据中医学未病先防、既病防变的"治未病"学术思想,从无症状HIV 感染期入手,探讨中医药治疗的优势和意义, 确立从治未病入手早期干预艾滋病的理论体系.

  • 古代中医关于"体质学说"的初步探讨

    作者:贾妮;逯敏

    中医对于体质学说的研究由来已久,体质研究的内容广泛,涉及分类、发病、病性,治疗等多个因素,通过研究中医体质学说的源流及发展,探讨体质对于中医辨证治疗的重要性.

    关键词: 体质学说 中医
  • 中医治未病理论对我国疾病预防趋势的分析

    作者:朱岷

    运用中医治未病理论,系统梳理了我国疾病预防控制工作的现状和面临的挑战,并在此基础上结合中医治未病理论,深入分析了存在的问题以及根据现代生命科学发展的趋向对疾病预防控制的要求,为进一步解决我国疾病预防控制问题提供了理论基础.

  • 蛛丝对股动脉血流亚急性阻断作用的研究

    作者:李连达;周晓辉;吴理茂;韩蕾;李贻奎;王炜

    目的:研究尝试以蛛丝为新材料探索建立亚急性缺血模型的制作方法.方法:在蛛丝结扎实验中分离大鼠股动脉后,将蛛丝缠绕股动脉10周,终形成2mm长的结扎点,建立亚急性血管阻塞模型,同时监测造模血管的血流量、血压等生理指标与血清中氧化修饰蛋白(oxidatively modified proteins, OMP)含量等生化指标,并在造模的第1、3、5、7、10天分别进行大鼠股动脉取材、切片及HE染色,观察在造模后不同时间点模型血管的阻断程度.结果:在蛛丝结扎实验中笔者观察到,蛛丝结扎后大鼠股动脉的血流量、收缩压和舒张压总体表现出亚急性下降的趋势,模型大鼠的血清OMP在结扎后首先明显升高,随后又缓慢下降,HE染色发现蛛丝对股动脉的作用过程是一个从部分阻断直至完全阻断的渐进过程.结论:利用蛛丝的缓慢结扎作用可以建立中小血管的亚急性阻断模型,未来有可能将其应用于建立慢性缺血性心脑血管疾病模型.

中华中医药学刊分期目录
期数
2018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17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16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15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14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13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12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11 01 02 03 04 05 06 09 10 12
2010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09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08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2007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06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05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04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03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02 01 02 03 04 05 06 07 09 11
2001 01 02 03 04 05 06

360期刊网

专注医学期刊服务15年

  • 您好:请问您咨询什么等级的期刊?专注医学类期刊发表15年口碑企业,为您提供以下服务:

  • 1.医学核心期刊发表-全流程服务
    2.医学SCI期刊-全流程服务
    3.论文投稿服务-快速报价
    4.期刊推荐直至录用,不成功不收费

  • 客服正在输入...

x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