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360期刊网!
学术期刊
  • 学术期刊
  • 文献
  • 百科
电话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学术期刊 > 郑州大学学报(医学版)杂志

郑州大学学报(医学版)

郑州大学学报(医学版)杂志

Journal of Zhengzhou University(Medical Sciences) 정주대학학보(의학판)

  • 主管单位: 河南省教育厅
  • 主办单位: 郑州大学
  • 影响因子: 1.24
  • 审稿时间:
  • 国际刊号: 1671-6825
  • 国内刊号: 41-1340/R
  • 发行周期:
  • 邮发: 36-111
  • 曾用名: 河南医学院学报;河南医科大学学报
  • 创刊时间: 1957
  • 语言: 英文
  • 编辑单位: 郑州大学学报(医学版)编辑部
  • 出版地区:
  • 主编: 辛世俊
  • 类 别:
期刊收录:
期刊荣誉:
  • 志贺菌6种毒力基因的多重PCR检测

    作者:徐兰英;许汴利;马宏

    目的:建立志贺菌6种毒力基因[志贺菌肠毒素I基因(setl)、志贺菌肠毒素2基因(sen)、侵袭性质粒抗原H基因(ipaH)、侵袭相关蛋白基因(ial)、志贺毒素1基因(stxl)及调控基因(virA)]的多重PCR鉴定方法,实现多基因的同时检测.方法:选掸志贺菌的6种毒力基因作为靶基因,以A群和C群4株标准及B群和D群4株临床分离株为模型,应用降落PCR方法在1个反应管中同时进行扩增,根据扩增片段大小定性判断结果.通过样本倍比稀释检验多重PCR的灵敏性,并在NCBI网站上用BLAST检索各引物的特异性.另选取河南省2001年至2007年115株志贺菌进行多重PCR检测,以验证多重PCR的可行性.结果:多重PCR能同时检测上述6种毒力基因,与单基因PCR分别检测6种毒力基因相比具有相近的灵敏度与特异性.应用多重PCR方法检测115株志贺菌,除stxl外,其余5种毒力基因的阳性率均在85%以上.结论:多重PCR鉴定志贺菌毒力基因具有简便、快速的特点,适用于毒力基因鉴定和流行病学调查研究.

  • 乙型肝炎核心抗原基因的合成及其原核表达载体的构建

    作者:王丽;刘金波;段春燕;龚舒;何涛

    目的:合成乙型肝炎病毒核心抗原(HBcAg)基因并构建原核表达载体.方法:根据大肠杆菌偏嗜性密码子,利用Synthetic Gene Designer软件对HBcAg基因进行密码子优化,分成24条相互重叠的寡核苷酸片段,采用PCR法扩增获得完整的HBcAg基因,经BamH I和Xho I双酶切后定向克隆到pET30a(+),得pET30a(≠)-HB-cAg,经PCR扩增、酶切及测序鉴定后,定点突变法改正错误位点.之后将重组子转入BL21(DE3),IPTG诱导表达,SDS-PAGE电泳分析表达情况,Western Blot检测蛋白抗原性.结果:成功构建了重组质粒pET30a(≠)-HBcAg,SDS-PAGE分析显示目的蛋白主要以包涵体的形式在大肠杆菌表达,表达效率64%左右;Wesbern Blot显示表达产物具有较好的抗原性.结论:成功合成HBcAg基因并构建了原核表达载体.

  • 平顶山市中、小学学生血脂现状调查

    作者:赵星梅;张丽丽;张德甫

    目的:了解平顶山市9~15岁学生血脂现状,为从儿童期开始心、脑血管病的早期预防积累基础资料.方法:采用全自动生化分析仪对平顶山市某中学、小学共239名学生进行血脂测定.结果:男生总胆同醇(TC)、甘油三酯(TG)、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水平依次为(3.44±0.84)、(0.91±0.33)、(1.12±0.26)及(1.68±0.49)mmol/L,女生依次为(3.65±0.63)、(1.02±0.30)、(1.18±0.23)和(1.88±0.68)mmol/L,女生TC、TG、LDL-C水平高于男生(t分别为2.17、2.69、2.62,P均<0.05),男女之间HDL-C水平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1.88,P:0.05).TG、LDL-C水平与年龄呈正相关(r:0.50、0.59,P均<0.001),HDL-C与年龄呈负相关(r=-0.55,P<0.001).结论:血脂水平与年龄有关,该地区儿童健康状况应引起重视.

  • 恒河猴下颌支垂直骨切开术动物模型的建立

    作者:赵强;胡静;李航;艾鸿欧;韩国红;王芳

    目的:建立经口内途径的下颌支垂直骨切开术(IVRO)动物模型,为正颌外科的基础研究提供良好的实验平台.方法:选用恒河猴建立IVRO动物模型.结果与结论:成功建立了恒河猴IVRO模型,为IVRO的生物力学及组织形态学研究提供了实验基础.

  • 偏端霉素衍生物与DNA相互作用的圆二色谱测定

    作者:叶勇;杨俊亮;刘艳红;赵玉芬

    目的:检测生理pH值下偏端霉素衍生物与DNA间的相互作用.方法:单独的配体和DNA在300-380nm区域都没有信号,向DNA液中滴加偏端霉索衍生物,在圆二色谱(CD谱)上300-370 nm区域会有信号出现.利用这种方法观察核酸构象的变化.结果:在偏端霉素衍生物与DNA的混合液的CD谱上观察到在300-370 nm区域有特征峰.结论:偏端霉素衍生物对DNA的碱基有识别功能.

  • 结肠癌组织中canstatin mRNA的表达

    作者:于泳;唐芙爱;马军;卢高峰;刘霞;李智;张健;ZHANG Jian

    目的:检测canstatin mRNA在结肠癌组织中的表达情况.方法:采用RT-PCR检测结肠癌、相应癌旁和远癌组织各40例中canstatin mRNA的表达情况.结果:癌组织中canstatin mRNA相对表达量为(0.47±0.14),低于癌旁组织的(0.58±0.18)和远癌组织的(0.62±0.21)(F=4.075,P=0.03);canstatin mRNA在低分化癌组织中的相对表达量为(0.44±0.20),低于中分化组织的(0.59±0.25)和高分化组织的(0.63±0.09)(F=3.121,P=0.04),canstatin mRNA表达与结肠癌Dukes分期、淋巴结有无转移、患者性别及年龄均无关(F或t分别为1.012、1.961、1.661和2.011,P均>0.05).结论:canstatin mBNA在结肠癌组织中低表达,町能在结肠癌的发生发展中发挥重要作用.

  • 急性白血病患者骨髓细胞畸胎瘤衍生生长因子-1及CIX34的表达

    作者:张秋堂;包丰昌;孙慧

    目的:检测畸胎瘤衍生生长因子-1(Cripto-1)及CD34抗原在白血病(AL)患者骨髓细胞的表达情况.方法:应用流式细胞术检测63例初治AL患者[其中急性髓系白血病(AML)49例,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ALL)14例]及16例对照人群骨髓细胞中Cripto-1及CD34抗原的表达.结果:Cripto-1在AL患者及正常对照组的阳性表达率分别为26.98%和0(P=0.007),CD34的阳性表达率分别为60.32%和0(P<0.001).ALL患者中未检测到Crip-to-1的表达,AML患者中Cripto-1及CD34的表达具有关联性(X2=9.095,rp=0.396,P=0.003).结论:AL患者Cripto-1及CD34表达升高.Cripto-1/CD34共同高表达是AL的一个不良预后因素.

  • 螺旋CT诊断胃癌淋巴结转移的价值

    作者:杨志浩;高剑波;陈奎生;郭华

    目的:评价螺旋CT在胃癌淋巴结转移中的诊断价值.方法:对59例进展期胃癌患者于手术前1周内行螺旋CT平扫及三期动态增强扫描,对照病理结果,分析其CT征象.结果:①螺旋CT诊断胃癌淋巴结转移的准确率为84.75%(50/59),敏感性为92.31%(36/39),特异性达70.00%(14/20).②胃癌淋巴结螺旋CT呈融合型、强化密度差值≥80 Hu、不均匀强化及直径≥9 mm者,病理转移的阳性率较高(X2=14.12、37.10、7.00和23.72,P均<0.05).结论:螺旋CT町较准确地检出胃癌转移淋巴结.

  • 孕妇外周血血浆胎源性牙釉质蛋白基因和DYS19位点检测

    作者:李瓅;陈辉;郑红;王雅莉

    目的:检测孕妇外周血血浆胎源性牙釉质蛋白(Amelogenin)基因和DYS19位点,探讨其对男性胎儿性别诊断的可能性与准确性.为伴性遗传病的产前诊断提供参考.方法:采集22例正常孕妇外周血2 mL,以1例未婚无妊娠史女性为阴性对照、1例正常男性为阳性对照.提取血浆DNA作为PCR模板,以巢式PCR技术分别扩增Amelogenin基因和DYS19位点.并将实验结果与娩出后的新生儿实际性别比较.结果:孕妇外周血血浆中Amelogenin基因检测与娩出后新生儿实际性别符合率为95.5%.DYS19位点榆测符合率90.9%,2指标检测结果与胎儿实际性别符合率较高(kappa=0.909,P:0.088;kappa=0.820,P=0.120).Amelogenin基因与DYS19位点检测的一致率为95.2%.结论:Amelogenin基因和DYS19位点预测胎儿性别符合率无差异.联合检测Amelogenin基因和DYS19位点,可以提高诊断结果的可信度.

  • 舒芬太尼靶控输注辅助颈丛阻滞甲状腺手术效果

    作者:孙振涛;韩雪萍;王勇;徐广;田丹丹

    目的:比较舒芬太尼靶控输注(TCI)及恒速输注辅助颈丛阻滞甲状腺手术的镇痛镇静效果.方法:80例ASA I~Ⅱ级的择期甲状腺手术患者随机分为2组:舒芬太尼TCI组(A组)和舒芬太尼恒速输注组(B组),每组40例.颈丛神经阻滞后,A组手术开始前5 min启动舒芬太尼TCI,初始效应室浓度为0.15ug/L,术中随时调整目标浓度.B组手术开始前5 min给予负荷剂量舒芬太尼0.1ug/kg,然后以0.1 ug/(kg·h)起始速率恒速输注,根据患者情况调整输注速率,每次递增或递减0.02-0.03ug/(kg·h).监测2组麻醉前(T0)、颈丛阻滞后5 min(T1)、手术开始后5 min(T2)、手术开始后30 min(T3)、术中牵拉明显时(T4)及手术结束时(T5)的平均动脉压、心率、呼吸和脉搏氧饱和度,观察镇静镇痛程度.记录呼吸抑制、恶心呕吐等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2组均获得满意的镇痛镇静,无不良反应发生,A组镇静评分(2.17±0.36),B组为(2.28±0.43),2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1.24,P=0.267).2组平均动脉压、心率、呼吸及脉搏氧饱和度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F组间=0.33、0.89、1.80和'0.01,P均>0.05),但时间点间比较除脉搏氧饱和度(F时间=0.50,P>0.05)外,平均动脉压、心率及呼吸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F时间=3.64、6.01和4.96,P均<0.05).与T0时间点比较,2组T1时间点的平均动脉压、心率和呼吸均增高(P均<0.01);B组T2时间点的心率、T4时间点的平均动脉压、心率、呼吸仍增高,T2时间点的平均动脉压降低(P均<0.01).结论:舒芬太尼TCI辅助颈丛阻滞用于颈部手术安全有效.镇痛良好,较恒速输注血液动力学更稳定,呼吸抑制少,值得推广应用.

  • 尼可刹米对新生大鼠海马神经元钠通道的影响

    作者:千智斌;姬明丽;宋晓荣

    目的:观察尼可刹米对新生大鼠海马神经元电压依赖性钠通道的影响.方法:制备大鼠海马脑组织切片,灌流含5 mg/L尼可刹米的人工脑脊液,应用全细胞膜片钳技术记录给药前、给药后10 min脑组织切片海马神经元电压依赖性钠电流,绘制给药前后钠通道的钠电流一测试电压(I-V)曲线、稳态激活曲线和稳态失活曲线.结果:尼可刹米在脑电位-50-+20 mV范围内增大钠电流.尼可刹米使钠通道稳态激活曲线中钠通道半数激活电压由(-34.6±3.07)mV变为(-37.63±3.37)mV(t=3.38,P=0.02),曲线向超极化方向变化;尼可刹米使钠通道的稳态失活曲线中钠通道半数失活电压由(-43.36±3.06)mV变为(-33.24±2.05)mV(t=6.13,P=0.002),曲线向去极化方向变化.结论:增加电压依赖性钠电流可能是尼可刹米兴奋中枢神经元的作用机制之一.

  • 抗人蛋白酶激活受体4单克隆抗体的制备与鉴定

    作者:王顺兰;何韶衡

    目的:制备抗人蛋白酶激活受体4(PAR4)单克隆抗体(mAb).方法:以hPAR4为免疫原免疫BALB/c小鼠,运用杂交瘤技术制备抗PAR4 mAb.采用Ig类与亚类鉴定试剂盒鉴定mAb的Ig类型,采用ELISA、点杂交、免疫组化染色法(人结肠、扁桃体及包皮组织)、流式细胞术、激光共聚焦显微镜(CLSM)技术鉴定mAb的特异性.结果:获得3株可稳定分泌抗PAR4 mAb的杂交瘤细胞,其分泌的mAb均为IgM.免疫组化染色表明,mAb将人结肠组织中的腺上皮细胞、疑似肥大细胞和淋巴细胞,扁桃体组织中的淋巴细胞和包皮组织中的肥大细胞染成褐色.流式细胞术分析显示,3株mAb与A549细胞的PAR4均呈阳性反应.CLSM观察发现,荧光标记的阳性反应物主要位于A549细胞的胞质和胞膜上.结论:成功制备了抗PAR4 mAb,为进一步的研究工作提供了有用的试剂.

  • 郑州市某体检人群血脂异常相关因素分析

    作者:曹磊;韩洁;吕全军

    目的:调查分析血脂异常相关因素.方法:对郑州市某体检人群263人进行血脂测定及膳食和生活习惯问卷调查,对调查结果进行单因素分析及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血脂异常率为45.2%,不同年龄组血脂异常率不同(X2=8.467,P=0.014);每目饮酒量、体质指数(BMI)不同组之问血脂异常率不同(X2=12.550,P<0.001;X2=11.182,P<0.001);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BMI≥24 kg/m2、过量饮酒及年龄≥45岁为血脂异常的危险因素.结论:可通过调整膳食、控制体质量、建立良好的生活方式,减少血脂异常的发生.

  • 姜黄素对人肝星状细胞形态学的影响

    作者:舒建昌;朱海燕;吴海恩;吕霞;叶国荣

    目的:观察姜黄素对人肝星状细胞LX-2形态学的影响.方法:通过HE染色及丫啶橙荧光染色观察LX-2细胞经0(对照)、10、20、30、40及50/umol/L的姜黄素作用12 h后的形态学变化.结果:①倒置显微镜下可见对照组细胞呈成纤维细胞样表型,而姜黄素组细胞数变少,细胞变小,形态向椭圆形或圆形改变,胞质浓缩,且随姜黄素浓度的增加变化更加明显.②HE染色光镜下观察显示,姜黄素组凋亡细胞增加,表现为胞体缩小、变圆,胞核固缩、碎裂,染色体被染成蓝黑色.③丫啶橙染色激光共聚焦显微镜下可见明显的凋亡细胞的多种形态改变,凋亡小体清晰可见.结论:经姜黄素作用人肝星状细胞可出现明显的增殖受抑、细胞凋亡的形态学改变.

  • 撕脱头皮再植吻合血管数目的血管造影检测

    作者:张芳;杨颖涛;刘林嶓;管生;王永奎

    目的:通过介入方法行单侧颞浅动脉血管造影术,观察能达到保证头皮血供的动脉低数目.方法:用介入技术,行单侧颈外动脉和颈内动脉造影(6例),于正侧位观察头皮的动脉血供.经颈外动脉造影时,在生理状态下和按压对侧颞浅动脉搏动点时,分别在正位片上测量经颞浅动脉顶支的造影剂显示的远点.结果:颞浅动脉的额支、顶支、枕动脉主干以及眶七动脉分支走形基本平行,各终末端在头顶部密集.在生理状态下和按压对侧颞浅动脉搏动点时,显影的至远点距正中线的夹角分别为(7.81±0.76)°和(20.91±1.76)°(t=26.310,P<0.001).按压对侧颞浅动脉搏动点时,单侧颞浅动脉顶支的血供范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头皮血管交联成网,单侧颞浅动脉与双侧多组动脉交通.行吻合单侧颞浅动脉的头皮再植术,是治疗头皮撕脱伤可靠的方法.

  • 单倍型骨髓移植小鼠移植物抗宿主病模型的建立及移植物抗宿主病靶器官T细胞受体克隆检测

    作者:符粤文;吴德沛;陈峰;冯宇锋;宋永平;朱平

    目的:建立单倍型骨髓移植小鼠模型,观察单倍型骨髓移植小鼠移植物抗宿主病(GVHD)靶器官的组织病理表现及器官特异性T细胞受体克隆表达.方法:建立单倍型异基因移植小鼠GVHD模型,进行移植前后GVHD靶器官的病理分析,同时应用RT-PCR扩增小鼠肝脏、皮肤、结肠、肾脏等组织移植前、后T细胞受体β链可变区(TCRBV)20个家族的基因序列,通过基因扫描判断TCRBV家族的克隆表达和CDR3克隆的性质.结果:单倍型骨髓移植小鼠在移植后14 d临床开始出现典型的GVHD表现.移植后24 d受鼠肝脏、皮肤、远端回肠等均出现典型的GVHD病理表现,在其T细胞受体谱型图上出现了分属TCRBV家族的单克隆或寡克隆增生的T细胞,而肾脏等非GVHD靶器官中浸润的淋巴细胞为多克隆的T细胞增生.结论:单倍型骨髓移植小鼠在移植后14 d出现典型的GVHD表现,GVHD靶器官出现的T细胞单克隆及寡克隆增生可能与GVHD的发生相关.

  • 胃肠道间质瘤组织中Livin、Ki-67和MMP-9的表达及生存分析

    作者:赵春临;陈文超;张谢夫;刘涛

    目的:探讨Livin、Ki-67和基质金属蛋白酶-9(MMP-9)在胃肠道问质瘤组织中的表达及其在预后中的意1义.方法:应用免疫组织化学SP法检测58例胃肠道间质瘤组织中Livin、Ki-67和MMP-9的表达.采用KaplanMeier进行单因素生存分析.结果:肿瘤大小、核分裂数、肿瘤原发部位、Livin表达、Ki-67增殖指数及MMP-9表达I与患者的生存率有关(X2分别为10.04、31.95、14.36、8.40、17.33和6.14,P均<0.05).结论:Livin表达、Ki-67增I殖指数及MMP-9表达在胃肠道间质瘤预后的估计方面具有应用价值.

  • 颞骨外段面神经干的解剖学定位

    作者:韩云志;娄卫华;游言文;陈四清

    目的:探讨颢骨外段面神经干的定位方法.方法:对10例(20侧)成人头颅湿标本用上颈段侧方入路进行逐层解剖,观测颢骨外段面神经干与周围结构的毗邻关系.结果:颞骨外段面神经干位置恒定、暴露清晰,外耳道软骨尖距离面神经干(9.60±1.64)mm,鼓乳切迹内侧(12.26 4±2.14)mm为面神经干.结论:外耳道软骨尖、鼓乳切迹、二腹肌后腹及腮腺后上缘可作为颞骨外段面神经干的定位标志.

  • a-硫辛酸对早期糖尿病性视网膜病变大鼠视网膜组织血管内皮生长因子和蛋白激酶-C表达的影响

    作者:郝燕燕;付蓉花;卢振威;范璐璐;孟佳

    目的:观察a-硫辛酸对早期糖尿病性视网膜病变大鼠视网膜组织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和蛋白激酶-C(PKC)表达的影响,探讨a-硫辛酸防治早期糖尿病视网膜病变的作用机制.方法:雄性Wistar大鼠57只,其中42只采用链脲佐菌素一次性腹腔注射制作糖尿病模型,造模成功后随机分为a-硫辛酸治疗组(19只)和糖尿病组(18只),另外15只大鼠为正常对照组.a-硫辛酸治疗组隔d给予a-硫辛酸腹腔注射,精尿病组及正常对照组给予等量生理盐水,连续12周,记录给药4、8及12周各组空腹血糖.12周后处死实验大鼠,取眼球.制作视网膜组织切片,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染色检测VEGF和PKC蛋白的表达.结果:①给药4、8及12周,3组大鼠空腹血糖水平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时间=3.21,P:0.02),其中a-硫辛酸治疗组和糖尿病组空腹血糖水平均高于正常对照组(F组间=615.31,P<0.001),但2组间空腹血糖水平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②给药12周后3组大鼠‘视网膜VEGF和PKC蛋白表达水平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74.02和169.69,P均<0.01),其中糖尿病组与a-硫辛‘酸治疗组大鼠均较正常对照组VEGF和PKC蛋白表达水平上调(P均<0.05),但a-硫辛酸治疗组视网膜组织VEGF和PKC蛋白表达水平较糖尿病组降低(P均<0.05).结论:a-硫辛酸可下调早期糖尿病大鼠视网膜组织中PKC和VEGF蛋白的表达,干预早期糖尿病视网膜病变的发生、发展.

  • 腺病毒介导的干扰素-β基因对SMMC-7721细胞凋亡的影响

    作者:高红伟;李印;郭长青;马军;张丽荣;曹新广;于泳

    目的:观察腺病毒介导的干扰素-β(IFN-β)基因能否诱导人肝癌SMMC-7721细胞体外凋亡.方法:用HEK293A细胞扩增重组腺病毒介导的人干扰素-β(AdhlFN-β)基因,经纯化后用空斑形成实验法测定病毒滴度;分别用AdhIFN-β基因和重组腺病毒介导的绿色荧光蛋白(AdGFP)基因转染人肝癌SMMC-7721细胞.并设空白对照组.应用免疫细胞化学方法检测hIFN-β基因的表达,应用Hochest 33342荧光染色法和流式细胞术检测转染重组AdhIFN-β基因组、空载体组和对照组细胞的凋亡情况.结果:重组腺病毒经HEK293A细胞扩增、纯化后滴度可达2×1011 pfu/mL,且40 MOI的腺病毒即可获得95%以上的转染效率;免疫细胞化学法检测到外源性hIFN-β基因在SMMC-7721细胞中的蛋白表达产物;荧光染色法检测到重组AdhIFN-β基因组细胞明显发生了凋亡,而重组AdGFP组和空白对照组细胞凋亡不明显;流式细胞术检测到转染重组AdhIFN-β基因组细胞凋亡率[(28.27±4.21)%]高于转染空载体组[(2.08±0.89)%]和对照组[(1.53 4±0.70)%](F=377.625,P<0.001),后2组细胞凋亡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腺病毒介导的hIFN-β基因能诱导体外肝癌细胞发生凋亡.

  • 促红细胞生成素对体外培养的SD大鼠多巴胺能神经元细胞活力的影响

    作者:朱红灿;卢欣;赵鹏;臧卫东;张华;任秀花;张博爱

    目的:探讨促红细胞生成素(EPO)对体外培养的SD大鼠帕金森病细胞模型多巴胺能神经元细胞活力的影响.方法:取孕14.5 d的SD大鼠胚胎中脑原代培养.将细胞分成:正常对照组、6-羟基多巴(6-OHDA)组和6-OHDA+不同剂量EPO(0.10、1.00、3.25、10.00和32.50 U)组.在培养的第6天给实验组加入不同剂量的EPO,第8天加入6-OHDA(100 umoL/L)作用0.5 h,收集各组细胞,用酪氨酸羟化酶(TH)免疫组织化学染色法观察TH阳性神经元生长情况,用MTT法测定多巴胺能神经元的细胞活力.结果:与正常对照组相比,6-OHDA组TH阳性细胞数减少,为(27.2±3.4)个/mm2,而预先给予EPO干预的各组细胞6-OHDA的毒性作用明显减轻,TH阳性细胞数分别为(28.0±1.1)、(39.2±1.9)、(41.8 4-1.3)、(66.4±4.2)和(65.3 4±3.0)(F=48.29,P=0.02)个/mm2.与正常对照组相比,6-OHDA组多巴胺能神经元的细胞活力为(51.2±1.2)%,而预先给予EPO干预的各组细胞6.OHDA的毒性作用明显减轻,细胞活力分别为(52.2±1.0)%、(60.5 4±3.5)%、(68.1 4±2.7)%、(89.6±3.1)%和(76.5±4.0)%(F=28.42,P=0.01).结论:EPO能够对抗6-OHDA的毒性作用.增加多巴胺能神经元的细胞活力.

  • 转化生长因子-β1对大鼠肠黏膜缺血再灌注损伤的保护作用

    作者:孙培春;吴万庆;吴刚;韩斌

    目的:观察转化生长因子β1(TGF-β1)对大鼠肠黏膜缺血再灌注(I/R)损伤的保护作用.方法:30只SD大鼠随机分成3组(n=10):假手术组(A组)、I/R组(B组)和实验组(C组).C组夹闭肠系膜上动脉(SMA)60 min,再灌注120 min,缺血前10 min经SMA注入TGF-β1溶液0.5 mL;B组以生理盐水代替TGF-β1,余同C组;A组单纯分离肠SMA,不做阻断,余同B组.采用HE染色及Chiu评分法判断小肠黏膜形态学损伤程度,检测门静脉血浆中D-乳酸水平.结果:B组肠黏膜损伤较A组严重,C组肠黏膜损伤较B组明显改善.3组间比较,Chiu评分和门静脉血D-乳酸水平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F=20.490、33.084,P均<0.001);门静脉血浆D-乳酸水平与肠黏膜损伤病理评分呈正相关关系(r=0.881,P<0.001).结论:TGF-β1可以减轻小肠L/R损伤,血D-乳酸水平可以间接反映肠黏膜屏障的通透性,进而评价肠黏膜屏障的损伤程度.

  • 儿童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128例免疫分型

    作者:王颖超;殷楚云;徐学聚;赵晓明;方营旗;盛光耀

    目的:分析儿童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ALL)免疫表型特点,探讨不同表型ALL缓解率及预后的差别.方法:采用流式细胞仪CD45/侧散射(SSC)双参数散点图设门方法对128例形态学分型为ALL的患儿幼稚细胞表面分化抗原进行分析,并与细胞组织化学(FAB分型)进行比较.对所有ALL患儿进行化疗,比较完全缓解率的差异.结果:128例患儿形态学与免疫学检查符合率为81.25%,有16例形态学误诊被免疫分型纠正.128例ALL患儿中104例表达淋系抗原,纯B系抗原表达52例,纯T系抗原表达22例.淋系中可合并髓系抗原表达,30例伴有髓系抗原表达,主要表达CD33、CD13,4例ALL-L2为纯髓系表达,8例诊断为急性髓细胞白血病伴淋系表达,8例为未分化型,4例急性混合型白血病同时表达2种以上淋系和髓系抗原标志,其中在B-ALL中CD19敏感性高,在T-ALL中CD7敏感性高,HLA-DR、CD34等非系列相关抗原在儿童ALL中均有较高表达.伴髓系表达的ALL完全缓解率低于无髓系表达者(X2=17.26,P=0.028).结论:免疫分型能助诊一些特殊类型的白血病,是对白血病细胞形态学诊断的重要补充.儿童ALL采用形态学结合免疫学分型可获得T、B细胞来源、肿瘤细胞分化阶段和异常抗原表达等参数,有助于临床预后的判断.

  • 骨髓干细胞移植治疗糖尿病兔下肢缺血效果观察

    作者:孟建波;康胜群;康素娴;杨彦;周晨光

    目的:对比骨髓干细胞移植、粒细胞集落刺激因子(G-CSF)动员及局部骨髓干细胞移植联合G-CSF动员3种方法对糖尿病兔缺血组织血管新生的作用.方法:40只健康新西兰兔,用四氧嘧啶(ALX)诱导成为糖尿病兔后,均结扎右后肢股动脉,建立糖尿病下肢缺血动物模型,然后随机分为4组,每组10只.其中1组不进行治疗作对照(A组),余3组分别用G-CSF动员(B组)、局部骨髓干细胞移植(C组)及G-CSF动员联合局部骨髓干细胞移植(D组)进行治疗.28 d后均以右侧股内侧正中部位为中心等距离取局部肌肉组织,免疫组织化学染色检测肌组织微血管密度及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表达水平.结果:上述A、B、C、D 4组缺血组织微血管密度(1)分别为(22.0±6.0)、(35.8 4±7.5)、(38.1±7.2)和(48.7±9.1)个/高倍视野,VEGF蛋白表达水平(2)分别为(8.87 4-1.51)%、(11.83 4-1.65)%、(12.32±1.34)%和(17.13±2.73)%,局部干细胞移植(1)和G-CSF动员(2)对微血管密度和VEGF的表达有影响(F1分别为50.599、35.930,F2分别为39.846,25.435,P均<0.001,但F1x2分别为2.256,0.437,P>0.05).结论:G-CSF动员和局部骨髓干细胞移植均可用于治疗糖尿病下肢缺血性疾病.

  • 大豆异黄酮对去卵巢大鼠子宫内膜细胞增殖的影响

    作者:吕斌;张萍;李振国;何伟

    目的:观察大豆异黄酮(GS)对去卵巢大鼠子宫内膜细胞增殖的影响.方法:30只成年雌性去卵巢大鼠于术后8 d随机分为阴性对照组、GS(低、中、高)剂量组与阳性对照组,按2.0 mL/kg分别腹腔注射蒸馏水、GS及雌二醇(E2),1次/d,连续注射3 d.观察各组大鼠子宫内膜细胞有丝分裂数.结果:阴性对照组、阳性对照组及GS组细胞有丝分裂数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54.886,P<0.001),且阳性对照组与GS组均高于阴性对照组(P<0.05).随GS剂量的升高,GS组细胞有丝分裂数增加(F=4.692,P=0.026).结论:GS能加速去卵巢大鼠子宫内膜细胞的分裂和增殖,其在大鼠体内可能具有雌激素样作用.

  • 小鼠Ar18a基因逆转录病毒载体MSCV-GFP-Ar18a的构建

    作者:唐蓓

    目的:克降小鼠Ar18a(mAr18a)cDNA,构建带有检测标签的逆转录病毒载体系统,并检测由该病毒系统介导的mAr18a基因在骨髓来源树突状细胞中的表达.方法:从培养的小鼠骨髓来源树突状细胞中提取总RNA,通过RT-PCR扩增出mAr18a基因片段,再将其克隆入pDrive克隆载体并测序.然后将mAr18a目的基因插入逆转录病毒载体MSCV-GFP中,以磷酸钙法转染294T包装细胞,收集病毒卜清感染树突状细胞后,通过流式细胞术检测mAr18a的表达.结果与结论:成功克隆了mAr18a的cDNA,并成功构建其重组逆转录病毒载体MSCV-GFP-Ar18a,该载体可有效将Ar18a基因转移到骨髓米源的树突状细胞中,转染效率达28.3%.

  • 河南省7~18岁学生营养不良流行趋势

    作者:周晓娜;吕全军

    目的:了解河南省中小学生营养不良流行趋势,为制定政策,提高中小学生的营养水平提供依据.方法:使用SPSS 12.0对河南省1991、1995、2000和2005年7-18岁中小学生的体质调研结果进行分析.结果:河南省7-18岁学生1991、1995、2000和2005年营养不良的检出率分别为27.7%、29.8%、22.0%和5.7%,呈下降趋势(X2趋势=9 398.3,P<0.001).1991年与1995年营养不良检出率城市高于乡村,2000年与2005年乡村高于城市.1991、1995与2000年营养不良检出率女生高于男生,2005年男生高于女生.1991至2005年小学、初中和高中段学生的营养不良检出率分别为17.5%、25.0%和24.5%,3者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335.2,P<0.001).结论:1991至2005年河南省中小学生的营养状况有了很大改善,但应注意提高乡村学生及初、高中学生的营养水平.

  • 膳食因素与肺癌关系的病例对照研究

    作者:刘艳华;王玲;王彦平;耿振新;马师;陆维权;吕全军

    目的:探讨膳食及其相关因素与肺癌的关系.方法:应用病例对照研究的方法,选取开封县原发性肺癌病例130例,按性别、年龄1:1配对选取正常对照,问卷调查收集研究对象的一般情况、膳食摄入及相关情况,应用秩和检验和X2检验进行单因素分析,应用logistic回归进行多因素分析,计算OR值及其95%可信区间(CI),筛选出肺癌的主要相关因素.结果:单因素分析发现8个暴露因素与肺癌发生有关;多因素分析发现饮食不规律(OR=5.032.95%CI 1.516-16.640)、肿瘤家族史(OR=8.569,95%CI 0.852-82.189)可能是肺癌的危险因素,经常摄人大米(OR:0.390,95%CI 0.156-0.977)、体质指数大(OR=0.323,95%CI 0.122-0.879)及家庭月人均收入高(OR=0.394,95%CI 0.164-0.945)为肺癌的保护因素.结论:膳食及其相关因素中肺癌的保护因素和危险因素并存,合理膳食、规律饮食、保持理想的BMI和发展经济有助于降低肺癌的发生.

  • 蓝氏贾第鞭毛虫染色体的制备

    作者:李冀;沈海娥;布仁满都呼;高青;田喜凤

    目的:探讨蓝氏贾第鞭毛虫(简称贾第虫)在分裂过程中是否形成典型的凝集染色体以及染色体的数目.方法:用改良的TYI-S-33培养基培养贾第虫滋养体.分别在不同浓度的秋水仙素(0、0.05、0.10、0.20、0.40和0.80 mg/L)、低渗处理不同时间(30、50、55、65和80 min)和不同固定液[V(甲醇):V(冰醋酸)为3:1和2:1]等条件下制备贾第虫染色体.结果和结论:在制备贾第虫染色体时,秋水仙素的佳作用浓度为0.20 mg/L,佳低渗处理时间为55 min,固定液推荐V(甲醇):V(冰醋酸)为3:1.贾第虫在分裂过程中形成典型的凝集染色体,染色体数目为2n=10.

  • 葛根素对牛主动脉内皮细胞增殖的影响

    作者:赵雪艳;李凌;许予明

    目的:观察葛根素(Pue)对牛主动脉内皮细胞(BAECs)增殖的影响.方法:取BAECs细胞,分为窄白对照组(C组):常规培养24 h;溶媒组(S组):加PBS后培养24 h;葛根素(Pue)低、中及高剂量组:分别加入终质量浓度为0.5 g/L(P1组)、1.0g/L(P2组)及1.5 g/L(P3组)的Pue,再培养24 h.另取细胞,同上分组,均于加药前2h加入L-单甲基精氨酸(L-NMMA),加药后再培养24 h.采用MTT法检测细胞增殖情况,流式细胞仪检测细胞周期,Western Blot检测细胞内皮型一氧化氮合酶(eNOS)的表达.结果:Pue可促进BAECs的增殖,升高S+G2/M期的细胞比例,促进BAECs eNOS蛋白的表达(F=277.27,570.65,1 051.99,P<0.001),而L-NMMA可抑制上述效应.结论:Pue可促进BAECs进入分裂期从而促进增殖,其机制可能与增加eNOS的表达从而上调NO水平有关.

  • Aβ1-42诱导小胶质细胞的炎性上清液对大鼠神经细胞凋亡及Caspase-3、PARP蛋白表达的影响

    作者:贺显君;索爱琴;许予明;张杰文;李玮

    目的:探讨Aβ1-42诱导小胶质细胞的炎性上清液对大鼠神经细胞凋亡及Caspase-3、聚腺苷酸二磷酸核糖转移酶(PARP)蛋白表达的影响.方法:取生长良好的1940小胶质细胞与终浓度为125 nmol/L的Aβ1-42共孵育4h,取上清液.将培养7 d的大鼠神经细胞分为3组,A组加入炎性上清液,B组加入Aβ1-42,C组为空白对照组,不做任何处理,分别培养12、24、48与72 h.运用吖啶橙荧光染色法观察神经细胞的凋亡,应用比色试剂盒检测Caspase-3的活性,并采用Western Blot检测A组培养不同时间PARP的表达情况.结果:终浓度125 nmol/L的 Aβ1-42诱导的小胶质细胞炎性上清液能够诱导神经细胞凋亡;培养48 h及72 h后,3组细胞Caspase-3活性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F组间=22.203,P=0.042,F时间=19.883,P=0.048),其中A组培养48 h及72 h后Caspase-3活性较B、C组升高(P均<0.05);A组可检测到PARP降解.结论:Aβ1-42诱导小胶质细胞的炎性上清液可以通过活化Caspase-3,降解其底物诱发神经元凋亡.

  • 六种肿瘤相关抗原自身抗体微阵列诊断卵巢癌的价值

    作者:李留霞;王甜甜;王凯娟;代丽萍;张建营

    目的:检测卵巢肿瘤患者血清中Survivin、P53、P16、CyclinBl、CyelinD1和CyclinE 6种肿瘤相关抗原(TAAs)自身抗体,评价TAAs微阵列对卵巢癌诊断及术后病情监测的价值.方法:用间接ELISA法检测55例原发性上皮性卵巢癌、40例卵巢良性肿瘤、35例正常对照及23例卵巢癌患者术后化疗期间69份血清中以上6种TAAs自身抗体.结果:检测1种TAAs抗体诊断卵巢癌的阳性率为9.1%-23.6%,Survivin高,CyclinE低;随TAAs联合种类由1种增加至6种,诊断卵巢癌的灵敏度增加至63.6%,特异度达85.7%,阳性和阴性预测值及约登指数分别为87.5%、60.0%及0.493.6种TAAs微阵列检测阳性率在不同组织学类型和临床分期卵巢癌组织间的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X2分别为0.622、0.135,P均>0.05),而卵巢癌患者术后化疗各组阳性率(8.7%-34.8%)有较术前(65.2%)降低的趋势.结论:联合6种TAAs微阵列检测血清自身抗体对卵巢癌诊断和术后病情监测可能具有重要参考价值.

  • 河南汉族人群血小板膜糖蛋白I ba基因Kozak序列多态性与缺血性脑血管病的关联性

    作者:石磊;许予明;王五洲;宋波;王海珍;杜冉;张华;郑红

    目的:探讨河南地区汉族人群血小板膜精蛋白(GP)I ba Kozak序列基因多态性与缺血性脑血管病的关联性.方法:采用PCR-RFLP方法对缺血件脑血管病组(228例)和健康对照组(235例)进行Kozak序列多态性分析.结果:缺血性脑血管病组CC基冈型频率为8.8%,C等位基因频率为29.2%,均高于对照组的4.3%和23.2%(X2=3.896,P=0.048;X2=4.281,P=0.039).结论:GP I ba基冈Kozak序列多态性可能与河南汉族人群缺血性脑血管病的发生相关.

  • 过敏性紫癜患儿食物过敏原特异性IgG抗体检测

    作者:周明锦

    目的:检测过敏性紫癜患儿食物过敏原特异性IgC抗体.方法: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法(ELISA)检测156例过敏性紫癜患儿(男100例,女56例)及100例健康对照者14种日常食物过敏原特异性IgG抗体水平.结果:患儿组食物过敏原特异性IgG抗体阳性率为100.0%,较对照组(65.0%)升高(X2=63.247,P<0.001),且患儿组4种以上食物过敏原阳性者占48.7%,高于对照组的8.0%(X2=45.828,P<0.001).通过调整饮食,大多数患儿病情好转,治疗有效率为73.0%.男、女患儿在不耐受食物分布及耐受程度上存在部分差异.结论:过敏性紫癜与食物不耐受密切相关,部分结果存在性别差异.

  • 间断与持续低温灌注对离体猪心冠状动脉功能的影响

    作者:马宁;张伟华;周志明;廖秋明;乔晨晖

    目的:探讨24 h间断与持续灌注低温含血停搏液对离体猪心脏冠状动脉功能的影响.方法:健康瑞典家猪18头,随机分为对照组、间断灌注组和持续灌注组3组,每组6头.间断灌注组和持续灌注组切取心脏后分别建立冠状动脉灌流模型进行24 h离体心脏间断与持续低温灌注,然后进行器官浴槽实验评价冠状动脉平滑肌和内皮细胞的功能,而对照组心脏未经灌注直接测定冠状动脉功能.结果:对照组、间断灌注组和持续灌注组的平滑肌大收缩值(Cmax)分别为(17.33±4.07)、(17.79±3.67)和(16.89±3.61)mN,差异无统计学意义(F=0.084,P=0.919),大舒张值(Rmax)均为100%.3组的大内皮依赖性舒张(EDRmax)分别为(97.04±1.42)%、(91.87±2.29)%和(90.16±3.94)%(F=10.164,P=0.002),舒张至50%大收缩时P物质浓度的负对数(pEC50)分别为(7.55±0.16)、(7.25±0.21)和(6.72±0.22)(F=26.712,P<0.001);与对照组相比,间断灌注组和持续灌注组EDRmax和pEC50均降低(P均<0.05);与间断灌注组相比,持续灌注组pEC50降低(P<0.05).结论:24 h间断与持续低温灌注对离体心脏冠状动脉平滑肌功能无明显损伤,但对内皮细胞功能均有明显损伤,其中24h间断低温灌注对内皮细胞功能损伤较轻.

  • 氟甲砜霉素人工抗原的合成与鉴定

    作者:曾华金;李楠;屈凌波;孙武勇;师明霞

    目的:制备氟甲砜霉素(FF)的佳人工抗原并鉴定.方法:采用琥珀酸酐将FF的羟基活化后制备出半抗原氟甲砜霉素半琥珀酸(FF-HS),并经质谱(MS)鉴定合成成功.采用碳二亚胺法将FF-HS与牛血清白蛋白(BSA)偶联,采用混合酸酐法将FF-HS与卵清白蛋白(OVA)偶联,采用羰基二咪唑法将FF直接与BSA偶联,制备了3种人工抗原(FF-HS-BSA、FF-HS-OVA和FF-BSA).采用紫外吸收光谱分析和动物免疫实验(3种偶联物选择前2种分别作为免疫原与包被原进行抗血清制备及ELISA实验)鉴定3种人工抗原.结果与结论:紫外吸收光谱分析初步证实3种人工抗原合成成功.在动物免疫实验中FF-HS-BSA与FF-HS-OVA得到了效价较高的特异性抗体,IC50分别为150、300ug/L.FF-BSA免疫原免疫效果不理想.

  • 豫医无毛小鼠无毛基因突变部位的定位和分析

    作者:臧文巧;杨璇;王涛;轩小燕;李敏;杜英

    目的:研究豫医无毛小鼠(YYHL)突变的分子机制.方法:对豫医无毛小鼠和昆明小鼠的基因组DNA进行PCR扩增,对扩增片段克隆后测序,并与Mus muscnlus进行同源性分析.结果:共测出YYHL DNA序列1 824bp和昆明小鼠DNA序列1816 bp,其不同之处有27处,变异方式包括插入、缺失和点突变.其中在12外显子中有一无义突变(G→A),导致该部位由编码色氨酸的UGG转变为终止密码子UGA.结论:YYHL无毛性状的产生可能与基因组的变异有关.

  • 猫背外侧脑桥中脑被盖区神经细胞损毁对睡眠-觉醒状态的影响

    作者:潘胜军;李丽蓉;王雨若

    目的:损毁猫背外侧脑桥中脑被盖区神经细胞,观察其对睡眠-觉醒状态的影响.方法:采用红藻氨酸(KA)微量注射入猫(6只)双侧背外侧脑桥中脑被盖区(每侧6ug),损毁该区域.通过脑电活动和肌电活动测量损毁前后动物的觉醒-睡眠状态.统计损毁前后各时相数据占每次睡眠描记时间的百分比、每次睡眠描记的快眼动(REM)睡眠次数及每次REM睡眠时间.结果:损毁后觉醒时间的百分比从损毁前的(14.68±1.37)%增加到(20.78 4-3.37)%(t=-1.350,P=0.235);慢波睡眠时间从(65.07 4±2.73)%减少到(64.65±4.35)%(t=0.089,P=0.932);REM睡眠时间从(20.26±2.74)%减少到(13.65±2.25)%(t=3.843,P=0.012);REM睡眠次数从损毁前的(12.2±1.6)次/6 h减少到(10.0 4±1.4)次/6 h(t=1.976,P=0.119);REM睡眠时间从(6.3±0.6)min/次减少到(5.5 4±0.5)min/次(t=0.939,P=0.401).有4只动物在双侧背外侧脑桥中脑被盖区神经细胞损毁后的REM睡眠过程中仍维持一定的肌张力,而在正常睡眠描记过程中肌张力完全消失,只出现时相性的肌肉颤搐.损毁部佗的组织学观察显示距损毁部位1-2 mm内的神经细胞消失.损毁区域的神经纤维破坏不明显.结论:背外侧脑桥中脑被盖区的神经细胞在REM睡眠的维持及其伴随的颈肌迟缓的产生中起重要作用.

  • 高转移结肠癌细胞微环境对人树突状细胞功能的影响

    作者:刘康栋;秦珍珠;路静;杨洪艳;黄幼田;郑智敏;赵明耀;董子明

    目的:探讨高转移结肠癌细胞SW620分泌的可溶性细胞因子营造的微环境对人单个核细胞来源的树突状细胞(DC)分化发育的影响,为DC疫苗在结肠癌患者中的临床应用提供依据.方法:密度梯度离心法分离人外周血单个核细胞,加入含重组人粒细胞一巨噬细胞集落刺激因子和重组人白细胞介素-4的RPMI 1640培养液诱导培养,第2天对照组同前培养,实验组在此基础上加入SW620条件培养基,均隔天半量换液,第4天加入超声破碎法制备的SW620抗原,第6天加入脂多糖.第8天收集对照组正常成熟DC和实验组肿瘤相关DC(TADC).显微镜观察其形态,流式细胞仪检测其免疫表型,RT-PCR检测CD1a mRNA的表达,混合淋巴细胞反应及体外杀伤活性实验检测其刺激T细胞增殖及杀伤能力.结果:TADC与正常成熟DC相比,细胞形态明显受到抑制.流式细胞仪检测PBMC、正常DC及TADC CD86及CD1a分子阳性率,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F分别为46.95及19.09,P<0.001).与正常DC比较,TADC CD86分子阳性率由(68.56±8.04)%降为(42.41±10.87)%,CD1a分子阳性率由(55.71±12.12)%降为(26.60±12.03)%(P均<0.05);CD1a基因表达降低,体外刺激T细胞增殖[(112.53±7.16)%懈.(91.26±6.62)%]及杀伤能力[(62.42±0.57)%vs.(50.37±2.21)%]均下降(t分别为6.17、17.41.P均<0.001).结论:SW620条件培养基所营造的微环境对DC的诱导分化及其功能有明显的抑制作用,这可能是肿瘤细胞逃避机体免疫监视的机制之一.

  • 氯化汞对小鼠睾丸间质瘤mLTC-1细胞增殖和孕酮合成的影响

    作者:杨雯雯;常树丽;李艳菲;陈小玉

    目的:探讨氯化汞(HgCl2)对体外培养的小鼠睾丸间质瘤细胞mLTC-1活性及孕酮合成的影响.方法:分别以10-4、10-5、10-6、10-7、10-8、10-9和10-10mol/L HgCl2对mLTC-1细胞进行染毒,24 h后噻唑蓝(MTT)法观察mLTC-1细胞活性;分别以10 kU/L人绒毛膜促性腺激素(HCG)混以0、10-8、10-7、10-6和10-5mol/L的HgCl2对mLTC-1细胞刺激2 h,放射免疫法测定mLTC-1细胞孕酮的分泌量.结果:HgCl2在10-6-10-10 mol/L剂量范围内对mLTC-1细胞活性无影响,10-5mol/L HgCl2刺激细胞增殖,10-4mol/L HgCl2抑制细胞增殖(F=5.268,P<0.001).随HgCL2剂量由0增至10-6moL/L,mLTC-1细胞孕酮分泌量逐渐下降(F=4.76,P<0.001).结论:HgCl2可以直接影响mLTC-1细胞活性及其孕酮的分泌.

  • 应用照相手机对面部痤疮严重性进行远程分级的可行性

    作者:杨蕾;王向辉;刘欣;董慧婷

    目的:探讨应用照相手机对面部痤疮严重性进行远程分级的可行性.方法:由3名皮肤科医生以痤疮的严重级别为指标分别评估80例面部痤疮患者,其中1名医生进行面对面评估,其他2名医生进行远程评估.然后统计分析3名医生评估结果之间的一致性.结果:3名医生对80例痤疮患者严重性分级完全一致、部分一致和完全不一致的病例数分别为46例(57.5%)、30例(37.5%)和4例(5.0%).远程医生和面对面医生对痤疮严重性评估的一致性以及远程医生和远程医生对痤疮严重性评估的一致性(K)分别为0.602(95%CI 0.443-0.753),0.460(95% CI 0.303-0.612)和0.546(95%CI 0.405-0.687)(p均<0.001).结论:应用照相手机对痤疮严重程度进行远程分级是可行的.

  • 内皮祖细胞自体移植联合阿托伐他汀治疗大鼠急性心肌梗死效果观察

    作者:梁鹍;牛颖;魏经汉

    目的:探讨内皮祖细胞(EPCs)自体移植联合阿托伐他汀治疗对急性心肌梗死(AMI)大鼠心功能的影响.方法:30只SD大鼠随机分为心肌梗死对照组(组I)、单纯EPCs移植组(组Ⅱ)和阿托伐他汀联合EPCs移植组(组Ⅲ).每组10只.大鼠无菌心脏采血,应用密度梯度离心法分离单个核细胞,体外培养,获得较纯的EPCs.3组大鼠均结扎左冠状动脉前降支,制造大鼠AMI模型.组Ⅱ、组Ⅲ在模型制备后,于梗死周边庆注射5-溴-2'-脱氧尿嘧啶核苷(BrdU)标记的EPCs,组I注射等量培养液.24 h后.组III以阿托伐他汀50 mg/(kg·d)灌胃.8周后观察大鼠心功能及血流动力学指标的改变,并以免疫组化方法检测心肌组织内EPCs及修复情况.结果:8周后,3组左室短轴缩短率、射血分数、左室收缩压、左室舒张末压及压力变化速率大值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F分别为95.7、296.5、844.9、67.6、127.0,P均<0.001).组Ⅲ大鼠心功能及血流动力学指标较组Ⅱ和组I改善(P均<0.05),缺血区域的移植细胞部分分化为血管内皮细胞.组I大鼠心肌组织结构紊乱,心肌细胞被瘢痕组织替代;组Ⅱ和组III心肌结构排列明显有序.结论:EPCs移植联合阿托伐他汀治疗AMI效果优于单纯EPCs移植.

  • 郑州市某体检人群代谢综合征患病率

    作者:韩洁;王玲;吕全军

    目的:调查郑州市某体检人群代谢综合征(MS)的患病情况及特点,为今后开展健康教育提供依据.方法:随机选取在某医学院附属厌院参加健康体检的人群.根据中华医学会制定的Ms诊断标准,收集146名体检人员的身高、体质量、血压、空腹血糖及血脂测定的数据,分析该人群中MS的检出率和分布特点.结果:该人群MS检出率为15.1%,中心性肥胖组MS的检出率(28.6%)高于止常组(2.6%)(X2=19.158,P=0.001),饮酒者MS检出率(25.0%)高于不饮酒者和以前饮酒现在不饮洒者(8.1%)(X2=10.158,P=0.006);MS人群慢病知识知晓率低.未做过血糖检测及不知道是否测过的有35.6%,未做过血脂检测及不知道是否测过的有28.8%,未检测血压的有14.4%.结论:该体检人群MS患病率已经达到中国城市居民MS患病平均水平,相关部门要对其加强健康教育.

  • 超顺磁性氧化铁颗粒标记对大鼠骨髓间充质干细胞活力的影响

    作者:张勇;程敬亮;李华丽;王娟;赵天春

    目的:探讨利用超顺磁性氧化铁颗粒(SHU555A)体外标记大鼠骨髓间充质干细胞(BMSCs)对细胞活力的影响.方法:分别使用不同铁浓度(35、70、140和210 mg/L)的SHU555A标记大鼠BMSCs,分别于标记后1 d及1、2、3周行普鲁士蓝染色观察铁纳米颗粒进入细胞情况,台盼蓝排除试验检测细胞活力.结果:普鲁士蓝染色显示标记的大鼠BMSCs胞质内存在细小蓝色铁颗粒,标记率100%;台盼蓝染色显示标记时间对BMSCs活力无影响.铁浓度为35 mg/L时对标记的细胞活力无影响,大于该浓度则细胞活力下降.结论:35 ms/L的铁纳米颗粒可用于大鼠BMSOs标记.

  • 妊娠期高血压疾病患者胎盘、胎膜及腹膜组织中水通道蛋白3的表达

    作者:刘月玲;李留霞;文建国;李真珍;赵艳萍

    目的:检测妊娠期高血压疾病患者胎盘、胎膜及腹膜组织中水通道蛋白3(AQP3)的表达.方法: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法检测60例妊娠期高血压疾病患者(包括妊娠期高血压20例,轻度子痫前期20例,重度子痫前期20例)及20例正常孕妇(正常妊娠组)胎盘、胎膜及腹膜组织中AQP3的表达.结果:4组孕妇胎盘、胎膜及腹膜组织中均有AQP3表达,分别位于胎盘组织合体滋养细胞及胎膜组织羊膜上皮细胞、腹膜组织间皮细胞上.重度子痫前期患者胎盘和腹膜中AQP3的表达较妊娠期高血压患者和正常孕妇强,胎膜中AQP3的表达较妊娠期高血压患者和正常孕妇弱,羞异均有统计学意义(H=23.916、22.829及22.627,P均<0.05).结论:AQP3可能与妊娠期高血压疾病的发生发展有关.

  • 无症状HIV感染者HIV共受体及其配体趋化因子的检测

    作者:沈燕;李进香;王喜英;徐翠英

    目的:检测无症状HIV感染者HIV共受体CCR5、CXCR4在T淋巴细胞表面的表达以及CCR5、CXCR4的配体MIP-1 a、RANTES和SDF-1在血清中的水平.方法:设立无症状HIV感染组(n=50)和HIV未感染对照组(n=40),采用ELISA方法检测血清中趋化因子MIP-1a、RANTES和SDF-1水平,流式细胞术分析CCR5、CXCR4在T淋巴细胞胞表面的表达情况.结果:与对照组相比,感染组血清中MIP-1a和RANTES水平升高(t分别为2.225、2.706,P<0.05),SDF-1水平无变化(t=1.832,P>0.05).感染组CD4+和CD8+T细胞表面CCR5的表达高于对照组(t分别为11.740、2.157,P<0.05),而感染组CD4+和CD8+T细胞表面CXCR4的表达下降(t分别为2.689、2.756,P0.05).结论:无症状HIV感染者HIV共受体的表达及其配体趋化因子水平均发生明显改变,2者的变化未呈明显的关联性.

  • 长期低剂量克拉霉素及鼻腔雾化吸入糖皮质激素治疗鼻内镜术后持续性鼻窦炎状态42例

    作者:尹志华;董明敏

    2007年1月至2009年1月,作者分别应用长期低剂量克拉霉素及鼻腔雾化吸入糖皮质激素(布地奈德混悬液)治疗鼻窦内窥镜术后持续鼻窦炎状态42例,疗效满意,报道如下.

  • 获得性凝血因子XⅢ缺乏症2例治疗体会

    作者:刘延方;赵丽颖;赵晓明;张晓丽

    获得性凝血因子XⅢ(F XⅢ)缺乏是一种罕见的出血性疾病,常规的筛选试验如血小板计数(PLT)、凝血酶原时间(PT)、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APTT)、血小板功能试验、纤维蛋白原测定(Fbg)、凝血酶凝固时间和血管性假血友病(vW病)的检查结果都在正常范围[1].

  • 胰十二指肠切除术中捆绑式胰肠吻合65例临床分析

    作者:赵永福;李勋;吴阳;张水军

    2005年1月至2008年2月,作者对65例行胰十二指肠切除术的患者行彭式捆绑式吻合,效果理想,报道如下.

  • 口服钆喷酸葡胺行磁共振胰胆管成像45例效果观察

    作者:尚伟;刘安龙;李保庚;林强

    磁共振胰胆管成像(MR cholangiopancreatography,MRCP)是一种直接显示胰胆管形态和结构的无创性磁共振成像方法.

  • 胫骨平台骨折24例手术治疗体会

    作者:西立峰;吴学建

    胫骨平台骨折足常见的关节内骨折,多系高能量损伤所致,常合并有韧带、半月板的损伤,影响膝关节的稳定性,治疗效果往往不佳.2006年6月至2008年7月,作者采用手术方法治疗胫骨平台骨折同程度下陷,若早期负重则平台下陷更明显.

  • 胫骨平台骨折87例手术治疗体会

    作者:康智;王琦;洪云飞;杜志军

    胫骨平台骨折对膝关节的完整性、稳定性和活动性都有影响.胫骨平台骨折由于伤情复杂,其治疗依然是对创伤骨科医师的一大挑战1.2001年11月至2007年6月,作者共收治胫骨平台骨折患者87例,疗效满意,报道如下.

  • 婴幼儿重症肺炎181例临床分析

    作者:乔俊英;王秀芳;栾斌

    肺炎是威胁我国儿童健康的四大疾病之一,多见于婴幼儿,也是婴幼儿时期主要的死亡原因.重症肺炎相关因素的分析和总结是降低儿童病死率的重要手段[1].

  • 护理干预联合皮炎平霜治疗中心静脉导管置管后局部皮肤过敏22例疗效观察

    作者:牛秋梅;陈长英;董蕾

    经外周静脉穿刺置人中心静脉导管(peripherally inserted central catheter,PICC)是近年来研究成功的一种静脉输液方法[1],操作简单,穿刺危险性小,并发症少[2],导管留置时间长,临床上被广泛应用.临床观察发现[3],部分患者PICC置管后,穿刺点局部先后出现皮肤过敏(轻度表现为皮肤发红伴瘙痒,中度表现为局部瘙痒和皮疹,重度可出现水疱和脓疱),影响了患者的生活质量.

  • 磁共振胆胰管成像对胆管癌与胆管炎的鉴别诊断价值

    作者:彭培立;王海亭;郝强;陆建平

    磁共振胆胰管成像(MR cholangiopancreatography,MRCP)是利用水成像原理对胰胆管进行检查的技术[1-7].

  • 盐酸吡格列酮对2型糖尿病患者微量蛋白尿的影响

    作者:曲蕴慧;陈奎生

    近年来,糖尿病(diabetes mellitus,DM)的发病率日益升高,糖尿病所致肾病已成为慢性肾功能不全的首要病因,该病早期无明显临床表现,当检出异常时,肾脏病变已较严重[1],早期诊断治疗尤为重要[2].

  • 儿童左室假腱索48例分析

    作者:张强;乔鹏;杨丽红;苑小壮;王艳;肖海萍

    目前认为,左室假腱索(LVFT)为一种心内正常解剖结构的变异或心脏正常结构的一部分,而与各种器质性心脏病无确切的关系,其超声检出率各家报道不一,可高达75%[1-2],造成差异的原因可能与检查者的操作技术、应用仪器的分辨率和年龄有关.

  • 高频彩色多普勒超声在甲状腺良恶性结节诊断中的应用

    作者:赵丽娟;周元媛;张瑞芳;秦石成

    目前,在各种影像检查手段中,超声检查对甲状腺结节的敏感性高.早期发现病灶,鉴别其良、恶性对临床治疗及手术方式的选择有重要意义.甲状腺良、恶性结节中均可见到钙化灶,分布于病变周边或内部,单个或多发,声像图表现为强回声光团或光斑,后方伴或不伴声影.

  • 吻合器痔上黏膜环切术前肠道准备方法改良90例观察

    作者:冯江雪;武玉娟;石玉兰;陈爱霞

    吻合器痔上黏膜环切术(procedure for prolapse and hemorrhoids,PPH)是目前治疗重度痔的首选方法.肠道清洁程度直接关系到PPH能否顺利完成及其手术效果.

  • CT引导下125I粒子植入联合化疗治疗晚期胰腺癌25例体会

    作者:孙勇;高剑波;周志刚;杨学华;范庆忠;张玉英;杨敏

    近年来组织间放疗迅速发展,以其较高的局部疗效和较少的不良反应,提高了许多肿瘤患者的生存率.

  • 食管鳞状细胞癌组织中神经性钙黏附蛋白和mRNA的表达

    作者:史祖宣;李克;樊青霞

    目的:检测食管鳞状细胞癌组织中神经性钙黏附蛋白(N-cadherin)和mRNA的表达.方法:采用免疫组织化学PV法和RT-PCR法检测62例食管鳞状细胞癌组织及62例正常食管黏膜组织中N-cadherin蛋白和mR.NA的表达.结果:正常食管黏膜组织及食管鳞状细胞癌组织中N-cadherin蛋白的阳性表达率和mRNA的相对含量分别为29.O%、75.8%和(0.154±0.019)、(0.663±0.016),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X2=23.758,t=1 290.840,P均<0.001).N-cadherin蛋白阳性表达率及mRNA的相对含量与食管鳞状细胞癌的分化程度、浸润深度及淋巴结转移密切相关(X2=6.924、9.345、4.486,F/t=555.231、4.971、7.269,P<0.05或0.01).结论:N-cadherin的高表达与食管鳞状细胞癌的发生发展及浸润转移密切相关.

  • 食管鳞状细胞癌组织中KiSS-1蛋白和微血管密度的检测

    作者:陈妍琼;赵志华;张蕾;高冬玲;张岚;陈奎生

    目的:检测食管鳞状细胞癌组织中KiSS-1蛋白和微血管密度(MVD)的表达.方法:应用免疫组化SP法分别检测62例食管鳞状细胞癌[其中男36例,女26例,年龄38-75(60.6±9.5)岁;组织学I级15例,Ⅱ级25例,Ⅲ级22例;7例肿瘤浸润黏膜层、黏膜下层或浅肌层,55例肿瘤浸润深肌层或外膜层;有淋巴结转移20例,无淋巴结转移42例]及62例正常食管黏膜组织中KiSS-1蛋白和MVD的表达,并探讨它们与食管鳞状细胞癌患者临床病理参数的关系.结果:食管鳞状细胞癌及正常食管黏膜组织中KiSS-1蛋白的阳性表达率分别为56.5%(35/62)和90.3%(56/62),2者共阳性表达率为50.0%(31/6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13.793,P<0.001);食管鳞状细胞癌组织中KiSS-1蛋白的阳性表达率与患者的性别、年龄及组织学分级无关(X2分别为0.471,0.104和1.011,P均>0.05),而与浸润深度及淋巴结转移有关(X2分别为4.254和5.526,P均<0.05).食管鳞状细胞癌组织中的MVD与患者的性别和年龄无关(t值分别为1.942和0.239,P均>0.05),而与肿瘤的组织学分级、浸润深度及淋巴结转移有关(F=9.619,t值分别为-3.525和11.904,P均<0.05).结论:KiSS-1和MVD在食管鳞状细胞癌的浸润、转移中起重要作用,2者联合检测可判定食管鳞状细胞癌的侵袭和转移能力.

  • RNA干扰沉默桩蛋白对食管鳞癌EC9706细胞体外侵袭能力的影响

    作者:吴成富;杨建萍;陈明勇;李晟磊;陈奎生;高冬玲

    目的:探讨RNA干扰(RNAi)沉默桩蛋白(Paxillin)基因表达对人食管鳞癌EC9706细胞系体外侵袭能力的影响.方法:将食管鳞癌EC9706细胞分为正常对照组、转染siRNA对照组以及Paxillin siRNA组,通过RTPCR和Western Blotting方法检测转染48 h后3组细胞Pariilin、FAK和MMP-2 mRNA和蛋白的表达;通过侵袭小室实验观察3组细胞体外侵袭能力的变化.结果:3组细胞中Palillin、FAK和MMP02 mRNA及蛋白的表达水平相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mRNA:F=7 021、388、20 147.737和5 992.522,P<0.001;蛋白:F=4 454.293,10 003.335和3 802.389,P〈0.001),正常对照组及转染siRNA对照组细胞Paxilliu、FAK和MMP-2 mRNA及蛋白的表达均高于Paxillin siRNA组(P<0.05);3组穿膜细胞数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F=288.741,P(0.001),正常对照组及转染siRNA对照组的穿膜细胞致高于Paxillin siRNA组(P<0.05).结论:RNAi沉默Ptaiilin基因表达可以使EC9706细胞的体外侵袭能力降低.

  • 雷帕霉素靶蛋白RNA干扰联合雷帕霉素对人食管癌移植瘤生长和移植瘤组织中雷帕霉素蛋白基因表达的影响

    作者:陈玉;亚国伟;张威;陈奎生

    目的:探讨RNA干扰技术联合雷帕霉素对人食管癌裸鼠移植瘤生长和移植瘤组织中雷帕霉素靶蛋白(mTOR)基因表达的影响.方法:①构建裸鼠食管癌ECI细胞移植瘤模型,待肿瘤长出1周后,将荷瘤小鼠随机分为雷帕霉素治疗组[(腹腔注射雷帕霉素,50ug/(kg·次)]、mTOR小分子干扰RNA(siRNA)治疗组[腹腔注射mTOR siRNA,3ug/次]和联合治疗组(先腹腔注射mTOR siRNA,第2天腹腔注射雷帕霉素),另设空白对照组(腹腔注射PBS代替药物)和顺铂治疗组[腹腔注射常规化疗药顺铂,1 mg/(kg·次)];每组各5只.连续治疗2周,治疗结束取瘤组织,分析治疗前后移植瘤体积的变化.②采用免疫组化及原位杂交技术观察各组瘤组织中mTOR蛋白及mRNA的表达.结果:①单用雷帕霉素(F=185.00,P<0.001)或mTOR siRNA(F=199.01,P<0.001)均能降低裸鼠移植瘤体积;雷帕霉素和mTOR siRNA有交互作用(F=30.30,P<0.001),2者联合应用后,裸鼠移植瘤体积有更大幅度的下降.顺铂治疗后,裸鼠移植瘤体积与联合治疗的效果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0.426,P:0.682).②单用雷帕霉素(F=395.76,F=550.04,P均<0.001)或mTOR siRNA(F=367.58,F=573.39.P均<0.001)均能降低裸鼠移植瘤组织中mTOR蛋白及mRNA的表达;雷帕霉素和mTOR siRNA有交互作用(F=11.68,P=0.004:F=10.23,P=0.006),2者联合应用后,裸鼠移植瘤组织中mTOR蛋白及mRNA的表达有更大幅度的下降.顺铂治疗后,裸鼠移植瘤组织中mTOR蛋白(7.15±0.56)及mRNA(6.88±0.59)的表达与联合治疗的效果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0.622,P=0.551;t=0.572,P=0.583).结论:应用RNA干扰技术沉默mTOR基因及应用雷帕霉素治疗均可有效抑制肿瘤的生长,下调裸鼠食管癌移植瘤组织中mTOR蛋白及mRNA的表达,且2者联合效果佳.

  • 肺动脉血栓栓塞的诊治策略

    作者:郭丹杰

    肺动脉栓塞(pulmonary embolism,PE)为内源性或外源性栓子堵塞肺动脉或其分支引起肺循环障碍的临床病理生理综合征,包括肺血栓栓塞、脂肪栓塞、羊水栓塞和空气栓塞等.

    关键词: 肺动脉 血栓 诊治
  • 论文优先发表快速通道

    作者:

    关键词: 论文
郑州大学学报(医学版)分期目录
期数
2019 01
2018 01 02 03 04 05 06
2017 01 02 03 04 05 06
2016 01 02 03 04 05 06
2015 01 02 03 04 05 06
2014 01 02 03 04 05 06
2013 01 02 03 04 05 06
2012 01 02 03 04 05 06
2011 01 02 03 04 05 06
2010 01 02 03 04 05 06
2009 01 02 03 04 05 06
2008 01 02 03 04 05 06
2007 01 02 03 04 05 06
2006 01 02 03 04 05 06
2005 01 02 03 04 05 06
2004 01 02 03 04 05 06
2003 01 02 03 04 05 06
2002 01 02 03 04 05 06
2001 01 02 03 04 05 06
2000 01 02 03 04 05 06
1999 02
1998 01 02 03 04
1997 01 02 03 04
1996 01 02 03 04
1995 01 02 03 04
1994 01 02 03 04
1993 01 02 03 04
1992 01 02 03 04
1991 01 02 03 04
1990 01 02 03 04
1989 01 02 03 04
1987 01 02 03 04
1986 01 02 03 04 z1
1985 01 02 03 04
1984 01 02 03 04
1983 01 02 03 04
1982 01 02 03 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