胃粘膜细胞涂片检测端粒酶蛋白对胃癌诊断价值的研究
摘要: 目的通过检测磁定位采集器采集的胃粘膜细胞涂片中端粒酶hTERT蛋白的表达,探讨其对胃癌诊断的价值.方法采用抗人hTERT单克隆抗体,以免疫组化法检测通过磁定位采集器收集的113例胃粘膜细胞涂片标本的hTERT蛋白表达.结果 28例经组织病理学确诊的胃癌患者的涂片标本中,15例被细胞病理学诊断为癌,其中14例hTERT阳性;2例被细胞病理学诊断为可疑癌的标本中,1例hTERT阳性;5例镜下查到不典型增生细胞的标本中,3例hTERT阳性;6例细胞病理学阴性的标本中,5例hTERT阳性.细胞涂片hTERT检测诊断胃癌的灵敏度为82.1%;细胞病理学诊断胃癌的灵敏度为60.7%.同时,在23例重度肠化标本中,测得2例hTERT阳性,其余各良性病变组均为阴性.结论磁定位采集胃粘膜细胞涂片标本的hTERT检测结合细胞病理学诊断可作为胃癌筛检和诊断的敏感而有效的方法.
-
学龄前儿童佝偻病危险因素分析
目的 探讨学龄前儿童佝偻病发病状况及危险因素,为制定预防措施提供依据.方法 采用随机抽样方法,抽取义乌市学龄前儿童共850人,对其监护人进行问卷调查,内容包括社会经济状况、抚育因素、生活环境因素等.采用卡方检验及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佝偻病危险因素.结果 义乌学龄前儿童佝偻病患病率为27.1%,其影响因素主要有年龄(OR=1.02,95%CI:1.01~1.03,P<0.01),性别(OR=1.54,95%CI:1.12~2.14,P<0.01),哮喘(OR=2.18,95%CI:1.25~3.77,P<0.01),儿童在婴儿期的喂养方式(OR=0.80,95%CI:0.67~0.97,P<0.05).结论 义乌学龄前儿童佝偻病形势仍较严峻,因根据危险因素,开展针对性的健康教育,建立良好卫生习惯,预防佝偻病的发生.
-
2011年北京市昌平区甲型H1N1流感血清流行病学调查结果分析
目的 了解北京市昌平区自然人群对甲型H1N1流感的免疫水平.方法 2011年4月5~15日之间,在全区4个镇街的4个社区/行政村随机选取调查对象进行问卷调查,并采集血样本进行甲型H1N1流感病毒血凝抑制(H1)抗体检测.结果 共选取750名调查对象,其中113名(15.07%)调查对象甲型H1N1流感病毒H1抗体为阳性.0~岁、6~岁、16~岁、26~及≥60岁年龄组H1抗体阳性率分别为16.50%、25.51%、17.29%、4.85%和9.80%(x2=34.16,P<0.01),不同地区、年龄、是否接种过流感疫苗与H1抗体阳性,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均<0.01).而性别及是否出现急性呼吸道症状H1抗体阳性,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13,P=0.08).结论 2011年,昌平区15.07%自然人群具有一定的甲型H1N1流感保护性抗体,但抗体水平较低,人群普遍易感,建议加强学校、托幼机构、农村及25岁及以上年龄组人群防控工作.
-
浙江省三波人感染H7N9禽流感疫情流行特征与趋势分析
目的 分析浙江省2013年以来三波人感染H7N9禽流感疫情流行特点,探讨流行趋势,为其防控提供依据.方法 通过个案调查的方法收集人感染H7N9禽流感患者的相关资料,应用SAS 9.2统计软件,采用x2检验、秩和检验分析三波疫情流行特征的变化,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果 截至2015年7月2日,浙江省共确诊人感染H7N9禽流感患者184例,死亡73例.外环境监测表明,H7样本阳性率(r=0.45,P=0.02)和场所阳性率(r=0.50,P=0.01)在11月至次年2月高,与发病时间分布一致.三波疫情中,患者在病死率(x2 =9.36,P=0.01),地区分布(x2=6.71,P=0.03),活禽市场暴露(x2 =6.13,P=0.046),宰杀禽暴露(x2=7.85,P=0.02),饲养禽暴露(x2=13.69,P=0.00),职业暴露(x2 =8.73,P=0.01),发病至抗病毒治疗时间(H=9.99,P=0.01)上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而在年龄(t=1.79,P=0.41),性别(x2=0.47,P=0.79),职业(x2=2.90,P=0.23),基础性疾病患病高血压(x2=0.34,P=0.84)、糖尿病(x2=3.01,P=0.22),直接接触禽类暴露(x2=5.60,P=0.06),购买禽暴露(x2=4.78,P=0.09),发病至就诊时间(H=4.45,P=0.11),发病至确诊时间(H=0.28,P=0.87),发病至住院时间(H=1.62,P=0.44)上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结论 由于外环境H7阳性持续存在,人感染H7N9禽流感患者将持续散发,应进一步加强城市地区活禽市场关闭的管理并重视农村地区活禽暴露和患者的救治问题.
关键词: 人感染H7N9禽流感 流行特征 趋势 分析 -
农村女性艾滋病患者抗病毒治疗后的医疗服务需求和利用现状分析
目的 分析农村女性艾滋病患者的患病、抗病毒治疗后就诊和住院情况.方法 调查由当地卫生局协调,选择参加艾滋病抗病毒治疗并且户籍为农村的女性艾滋病患者为调查对象,调查内容包括一般情况、传播途径、家庭经济状况、两周患病、两周就诊及年住院情况.调查员均经过统一培训.调查数据用SPSS13.0进行统计分析,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果 本课题组共调查102名农村户籍的女性艾滋病患者;平均每户4.4人;家庭年收入在6 000元以下者占50.0%;54.9%的生活来源以种地为主;抗病毒治疗后,农村女性艾滋病患者的两周患病率为31.4%,两周就诊率为27.5%,年住院率为42.2%;不同特征的农村女性患者的两周患病率、两周就诊率的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不同家庭年收入的患者年住院率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农村女性艾滋病患者的两周患病率、两周就诊率和年住院率均高于一般农村居民,对艾滋病患者减免治疗费用的政策影响患者的两周就诊率和年住院率.
-
产ESBLs大肠埃希菌氨基糖苷类修饰酶基因的研究
目的 了解产ESBLs大肠埃希菌氨基糖苷类修饰酶基因存在状况.方法 对20株大肠埃希菌,采用聚合酶链反应(PCR)法检测aac(3)-Ⅱ、aac(6')-Ⅰ b、ant(3")-Ⅰ、ant(2")-Ⅰ等4种氨基糖苷类修饰酶基因.结果 20株大肠埃希菌呈现多重耐药,对氨基糖苷类抗生素的耐药率在60%~90%之间,氨基糖苷类修饰酶基因aac(3)-Ⅱ、aac(6')-Ⅰ b、ant(3")-Ⅰ、ant(2")-Ⅰ基因阳性率分别为30%、35%、25%和5%.携带1种或1种以上基因的菌株有14株(70%).结论 临床分离的大肠埃希菌多重耐药严重,氨基糖苷类修饰酶基因携带率较高.
-
促红细胞生成素预防激素所致大鼠股骨头坏死的实验研究
目的 研究促红细胞生成素(EPO)对于激素性股骨头坏死大鼠模型的预防作用.方法 将SD大鼠分为3组,模型组在大鼠后腿肌内注射甲基泼尼松龙20 mg/kg体重,2次/周,连续用药6周;实验组每日腹腔内加用500 U/(d·kg体重)重组人红细胞生成素(rHuEPO);对照组同样方法注射生理盐水.12周后取大鼠股骨颈行组织学及免疫组化(PECAM-1)检查.结果 模型组较实验组可见骨小梁明显稀疏、变窄、断裂、连接率降低,部分拱形结构消失,形态不规则,骨小梁分割程度下降并伴有较多破骨细胞出现,部分可见骨细胞胞核皱缩、溶解、消失.PECAM-1表达对照组高,实验组次之,模型组低,三组雄性大鼠PECAM-1表达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45.776,P<0.01);三组雌性大鼠PECAM-1表达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23.850,P<0.01).实验组较模型组VEGF高表达,三组大鼠VEGF/β-actin比值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7.025,P<0.05).结论 注射EPO可以一定程度上预防激素性股骨头坏死.
关键词: 重组人促红细胞生成素 糖皮质激素 股骨头 大鼠 血管内皮生长因子 血小板内皮细胞黏附分子 -
儿童甲乙型肝炎联合疫苗加强免疫效果评价
目的 比较甲、乙型肝炎联合疫苗(hepatitis A and hepatitis B combined vaccine,HepA and HepB)加强免疫效果,为加强免疫决策提供依据.方法 选择1周岁内完成乙型肝炎(乙肝)疫苗( hepatitis B vaccine,HepB)基础免疫的5岁以上儿童1 387例,采集血清,使用化学发光法检测乙肝病毒表面抗原(HBsAg)、乙肝病毒表面抗体(抗-HBs)、乙肝病毒核心抗体(抗-HBc)、甲肝病毒抗体(抗-HAV),对儿童接种甲乙肝联合疫苗一剂次,免后1月采血检测抗- HBs、抗-HAV.结果 加强免疫前、加强免疫一剂次甲乙肝联合疫苗后,抗- HBs阳性率分别为49.32%、93.58%,抗-HAV阳性率分别为63.52%、93.08%,加强免疫前后抗-HBs阳性率和抗-HAV阳性率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加强免疫一剂次甲乙肝联合疫苗后,抗-HBs阳转率、抗-HAV阳转率分别为87.34%、81.03%,且5~14岁儿童抗-HBs阳转率、抗-HAV阳转率均随年龄增加呈下降趋势(P<0.05).加强免疫一剂次甲乙肝联合疫苗后,抗-HBs、抗-HAV几何平均滴度(GMT)分别为1326.97U/L、11.11U/L.结论 采用甲乙肝联合疫苗对小年龄儿童加强免疫一剂次免疫效果良好,对大年龄儿童建议增加加强免疫剂次.
关键词: 甲、乙型肝炎联合疫苗 加强免疫 效果 -
山西省万荣县中小学生狂犬病认知调查研究
目的 了解山西省万荣县中小学生对狂犬病相关知识态度现状,为针对性开展农村地区中小学生狂犬病知识的健康教育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2014年12月,采用分层随机抽样方法对万荣县14个乡镇210名中小学生进行面对面问卷调查.问卷内容包括被调查者基本信息、狂犬病相关知识和态度,应用SPSS17.0软件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 85.22%(173名)的学生表示当被动物咬伤后会尽量在24 h内注射狂犬病疫苗;46.31%(94名)学生在被动物咬伤后会尽快用肥皂水或清水清洗伤口;21.189(43名)认为咬伤1d后注射狂犬病疫苗仍有效,但效果不明显.受教育程度不同的学生对狂犬病相关知识的回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81.28%(165名)的学生会及时向医疗机构反映一犬咬伤多人的事件;45.32%(92名)的学生认为给动物注射疫苗能够有效预防狂犬病.结论 山西农村地区狂犬病的防治工作虽取得了一定效果,但中小学生对狂犬病防治知识的掌握欠佳,存在发生狂犬病的隐患,因此今后当地医疗机构及中小学校应较为全面系统地开展狂犬病宣传教育.
-
2012-2016年乌鲁木齐市麻疹流行病学特征分析
目的 分析2012-2016年乌鲁木齐市麻疹流行病学特征,为消除和控制麻疹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采用描述性流行病学研究的方法,对2012-2016年乌鲁木齐市麻疹监测病例的流行病学特征进行描述和分析.结果 2012-2016年乌鲁木齐市共报告麻疹确诊病例997例,年均发病率为5.98/10万,发病时间集中在4 ~7月份;天山区、沙依巴克区、头屯河区年平均发病率居前3位;麻疹病例主要集中在<8月龄儿童和≥15岁成人,与8月龄~岁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 =44.18,P<0.01);2012-2016年报告病例中有免疫史病例所占的比例呈下降趋势(x2=10.66,P=0.031).结论 适龄儿童开展查漏补种工作,重点地区重点人群开展强化免疫工作,提高麻疹疫苗接种率,控制院内感染,是消除麻疹的关键.
-
杭州市肠道病毒71型的分离与VP1区域序列分析
目的 了解杭州市2008年和2011年肠道病毒71型( EV71)流行株VP1基因特征.方法 手足口病患者咽拭子、粪便等样本先通过荧光RT-PCR方法初筛,然后选部分肠道病毒71型阳性样本进行病毒分离、培养;通过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RT-PCR)鉴定上述培养物,并扩增VP1区全长基因和序列测定,利用生物信息学软件对序列进行分析,构建基因进化树.结果 从2008年和2011年手足口样本中分离到EV71阳性毒株各4株,VP1基因全序列测定结果显示其与C4亚型代表株核苷酸和氨基酸的相似性高,分别为93.8%~95.2%、99.0%~99.7%.结论 杭州市手足口病患者感染EV71病毒的流行株属C基因型的C4亚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