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360期刊网!
学术期刊
  • 学术期刊
  • 文献
  • 百科
电话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文献资料 > 正文

干姜附子肉桂汤诱导口腔溃疡的机制研究

季巾君;焦一凤;陈仙英;吴平平;谢冠群;范永升;徐莉

摘要: [目的]通过研究干姜附子肉桂汤诱导的大鼠口腔溃疡的机制,探讨热性药诱发上火的病理生理机制.[方法]将20只健康SD大鼠随机分为两组,分别为对照组和模型组,每组10只,其中对照组用0.9%氯化钠溶液0.1mL/(10g·d)灌胃,模型组用干姜附子肉桂水煎剂0.1mL/(10g·d)灌胃,均为1次/d,连续给药21d后,腹腔主动脉取血行血常规检测,取两组大鼠的口腔黏膜组织,以HE染色检测口腔组织病理变化,免疫组化检测IgG和IgA表达差异,基因芯片技术检测相关基因表达的差异.[结果]血常规结果显示模型组大鼠的白细胞(white blood cell,WBC)总数、中性粒细胞(neutrophil,NEUT)、单核细胞(mononuclear cells,MONO)、中性粒细胞与淋巴细胞比值(neutrophils-lymphocyte ratio,NLR)均升高,对照组无明显变化;HE染色结果显示与对照组比较,模型组大鼠口腔黏膜组织出现表皮脱落、炎性浸润,表明模型组的口腔黏膜损伤,造模成功;免疫组化显示模型组的口腔黏膜组织的IgG和IgA表达升高,提示口腔黏膜组织炎性反应增强.基因芯片结果显示,对照组与模型组相比,差异表达两倍以上的基因有463个,其中上调表达基因299个,参与主要通路有脂肪的消化与吸收、类固醇的生物合成,涉及的主要基因为二酯酰甘油酰基转移酶2(acyl CoA:diacylgycerol acyltransferase 2,DGAT2)、鞘磷脂沉积病C1样蛋白1(Niemann-Pick C1-like 1,NPC1L1)、脂肪酸羟化酶结构域蛋白2(fatty acid hydroxylase domain-containing protein 2,FAXDC2)、类固醇脱氢酶样蛋白(NAD/NADP dependent steroid dehydrogenase like protein,NSDHL)等;下降表达基因164个,参与主要通路为细胞外基质(extracellular matrix,ECM)受体相互作用和黏着斑通路,涉及的主要基因有软骨素(chondroadherin,CHAD)、Ⅺ型胶原α2(collagen typeⅪalpha-2,COL11A2)、肿瘤坏死因子受体(tumor necrosis factor receptor,TNR)、促红细胞生成素(erythropoietin,EPO)、干扰素alpha 2(interferon alpha 2,IFNA2)等.[结论]干姜附子肉桂汤会引起大鼠上火,并引发口腔溃疡,其机制与多种基因的表达水平改变有关,脂肪的消化与吸收、类固醇的生物合成、ECM受体相互作用和黏着斑通路等信号通路异常可能与其发生密切相关.

同期刊相关文献推荐

浙江中医药大学学报

国家级期刊 审稿时间:1-3个月 早咨询早发表

360期刊网

专注医学期刊服务15年

  • 您好:请问您咨询什么等级的期刊?专注医学类期刊发表15年口碑企业,为您提供以下服务:

  • 1.医学核心期刊发表-全流程服务
    2.医学SCI期刊-全流程服务
    3.论文投稿服务-快速报价
    4.期刊推荐直至录用,不成功不收费

  • 客服正在输入...

x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