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360期刊网!
学术期刊
  • 学术期刊
  • 文献
  • 百科
电话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文献资料 > 正文

Leber特发性星芒状视神经视网膜炎1例报告

周平

摘要: 患者女,22岁,农民.1996年6月2日因左眼胀痛,伴头痛、呕吐、视力下降3 d收入我院眼科二病区.发病前3 d有头痛、流鼻涕等症状.全身体格检查无特殊发现,未引出病理性反射.眼部检查:视力:右眼1.5,左眼0.1,不能矫正.右眼前节正常.左眼上下睑红肿,球结膜混合充血(++),透明间质未见异常.眼底检查:右眼正常.左眼视乳头充血水肿,边界欠清,静脉充盈迂曲,黄斑区视网膜轻度水肿、隆起,呈放射状皱褶,中心凹光反射消失.眼压:右眼5.5/5=2.31 kPa,左眼5.5/6=1.94 kPa.中心视野检查:右眼正常.左眼生理盲点扩大及旁中心暗点.实验室检查:血常规正常.眼部B超及头颅CT未见异常.1周后左眼红肿消退,眼底检查:黄斑出现星芒状硬性渗出.眼底荧光血管造影:左视乳头毛细血管扩张、充盈,后期有荧光素渗漏,呈强荧光.视网膜静脉充盈、迂曲,黄斑区无荧光素渗漏.临床诊断:左眼Leber特发性星芒状视神经视网膜炎.给予抗生素、抗病毒、激素及血管扩张剂等药物治疗,3周后左眼视乳头充血、水肿减轻,视力提高到0.2.6 周后视力恢复至0.9.视乳头及周围视网膜水肿消退,黄斑区星芒状渗出仍见残留.讨论:1916年Leber描述了9例病例,均表现为单眼视力减退,眼底视神经乳头炎性水肿、黄斑部星芒状渗出斑,大部分患者未经治疗视力恢复良好,视乳头水肿消退,发病原因不明.其认为这些病例与其它一些已知病因的黄斑部星芒状渗出病变不同.1984年Dreyer等报道了37例视神经网膜炎患者,经过眼底荧光血管造影分析,认为黄斑部星芒状渗出是由来源于视乳头深层毛细血管渗漏而形成,黄斑部本身并无毛细血管渗漏性病变.由于有较多疾病都可引起黄斑部星状渗出或视神经网膜炎,因此Dreyer等建议使用"Leber特发性星芒状视神经网膜炎”为病名.查阅文献,国外对本病陆续有报道.我国至今仅有5 例报道.本病多见于青年人,发病年龄9~55岁,平均23岁.无性别差异.一半以上的病人起病前有病毒感染前驱症状.多为单眼发病,视力突然下降至0.1或以下,眼底镜下可见视乳头弥漫性炎性水肿,轻重不一,视网膜血管扩张、迂曲,视乳头周围视网膜水肿并可伴有视网膜浅脱离.视乳头周围视网膜可有浅层出血和棉絮状渗出.部分患者在裂隙灯下可见视乳头前后玻璃体细胞.起病后约3~7 d黄斑部出现星芒状渗出斑.患眼可出现生理盲点扩大、中心暗点或盲点性暗点.眼底荧光血管造影检查:视网膜动静脉早期即有视乳头毛细血管渗漏,视网膜静脉期或后期视乳头显强荧光.黄斑部显影正常,无渗漏.有的患者健眼荧光血管造影也可出现视乳头毛细血管渗漏.本病为自限性疾病,病程为8~12周.黄斑部星芒状渗出约在1个月后开始吸收,完全吸收约需6~12个月.视力多可恢复在0.5以上,少数病例后期视乳头有轻度萎缩.需要与此病鉴别的有:视乳头水肿,多因颅内高压所致;视乳头血管炎,轻壮年男性多见,视力轻度下降,无典型黄斑星芒状渗出.在高血压性和糖尿病性视网膜病变中,黄斑部渗出是由于黄斑部中心凹旁毛细血管渗漏所形成.根据患者的病史和眼底荧光血管造影可资鉴别.本病是由病毒引起的自身免疫性疾病,一般认为局部球后注射激素类药物或全身应用激素抗炎药物对促进视乳头水肿消退、视网膜渗出、出血的吸收有一定的作用.本文1例经抗感染、激素及血管扩张剂等药物治疗8 周,视力提高接近正常.

同期刊相关文献推荐
  • 人工关节置换术治疗掌指关节损伤11例临床观察

    作者:贝朝涌;李朝旭;王锐英;辛林伟;彭艳红;唐际存

    目的:观察人工关节置换术治疗掌指关节损伤的疗效.方法:收集2012年1月至2013年4月我科收治的人工关节置换术治疗掌指关节损伤11例(16指).选用圣·乔治型指间关节,采用掌指关节背侧弧形切口,切除掌骨头及近节指骨基底部,在掌骨、近节指骨的中心用骨锥钻孔、扩髓腔,安放人工掌指关节,并用骨水泥固定.结果:全部患者均得到随访,随访时间10个月至2年,平均(16±3.2)个月.本组效果显示:优7指,良6指,可3指,优良率为88.9%,术后无早期并发症.结论:人工关节置换术是一种治疗掌指关节损伤的有效方法.

  • 关节镜下可吸收缝线捆绑治疗儿童前交叉韧带胫骨止点撕脱骨折23例

    作者:谢大旺;姚军;韦庆军

    目的:探讨经关节镜下可吸收缝线捆绑治疗儿童前交叉韧带(ACL)胫骨止点撕脱骨折的治疗效果.方法:对23例儿童单侧ACL胫骨止点撕脱骨折在关节镜下采用可吸收缝线捆绑固定骨折块.术后通过前抽屉试验、Lachman试验及X线片、CT、MRI检查,对患者进行随访,与术前资料进行比较,并根据Lysholm评分及关节活动度评估预后.结果:术后失访1例,其余患者均获得6个月以上随访.术后前抽屉试验及Lachman试验均为阴性,无关节不稳定现象;术后影像学X线片示骨折愈合,骨折线消失;CT检查显示均无骺板早闭的现象;MRI检查显示均无骺板增宽现象,ACL信号未见异常;术后6个月Ly-sholm评分平均(92.3土3.1)分,关节活动度平均为(135.3±4.3)°,均较术前(53.7±3.2)分及(84.5±11.3)°]得到明显改善和提高(P<0.05).结论:关节镜下可吸收缝线捆绑治疗儿童ACL胫骨止点撕脱骨折,方法简便、创伤小、经济、有效,是一种可靠的手术方式.

  • 快速康复外科在桡骨远端骨折掌侧锁定钢板内固定康复治疗中的应用

    作者:王仲健;宗双乐;梁卫东;李立东

    目的:探讨快速康复外科(FTS)在桡骨远端骨折掌侧锁定钢板内固定患者康复治疗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45例桡骨远端骨折掌侧锁定钢板内固定患者(观察组)实施FTS理念指导下的康复治疗模式.选取42例桡骨远端骨折掌侧锁定钢板内固定患者(对照组)按传统模式进行康复治疗.采用Gartland-Werley腕关节评分标准,观察两组疗效.结果:两组患者术后12周Gartland-Werley腕关节评分比较,观察组疗效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43).结论:FTS理念可提高桡骨远端骨折掌侧锁定钢板内固定患者康复治疗的疗效.

  • 24例冠状动脉瘘的超声心动图诊断体会

    作者:黎贵华;汤宇;张棣;刘若川;吴棘

    目的:回顾性分析24例冠状动脉瘘(CAF)的超声心动图诊断体会.方法:回顾性分析24例CAF患者的临床资料和超声心动图检查资料.结果:24例CAF患者中,超声诊断右CAF 17例(70.8%),左CAF 7例(29.1%),超声心动图能清楚显示23例CAF的起源、走行和瘘口,1例左CAF引流入肺动脉因瘘口细小、分流量少难以清楚显示,后经冠脉造影确诊并进行了手术治疗.结论:超声心动图为临床诊断CAF提供了可靠的依据,是诊断CAF的首选方法,但对细小瘘口仍需进行冠状动脉造影检查确诊.

  • 宫腔内药物注射对输卵管阻塞性不孕患者腹腔镜术后疗效及妊娠结局的影响

    作者:季永芳;麻元文

    目的:探讨宫腔内药物注射对输卵管阻塞性不孕患者腹腔镜术后疗效及妊娠结局的影响.方法: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将纳入本组的97例患者分为观察组(n=51)和对照组(n=46).观察组采用腹腔镜联合术后宫腔内药物注射治疗3个疗程,对照组单纯采用腹腔镜术治疗.对比分析两组治疗后临床疗效及治疗后9个月妊娠情况.结果:观察组治疗3个疗程后总有效率(90.20%)显著高于对照组(67.39%),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观察组治疗后9个月妊娠率(60.98%)显著高于对照组(21.74%),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治疗期间均未发生明显不良反应.结论:宫腔内药物注射对输卵管阻塞性不孕患者腹腔镜术后疗效显著,可明显提高患者妊娠,具有重要临床研究价值,值得推广应用.

  • 纳米炭混悬液与亚甲蓝在cN0期分化型甲状腺微小癌Ⅵ区淋巴结清扫中的临床应用

    作者:万福强;安玉胜;田玮;彭丽;秦中平;白凤祥

    目的:比较纳米炭混悬液与亚甲蓝在cN0期分化型甲状腺微小癌Ⅵ区淋巴结清扫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我院2012年1月至2015年5月临床诊断为cN0期分化型甲状腺微小癌80例,随机分为两组,纳米炭组38例,亚甲蓝组42例,所有患者均行一侧或双侧腺叶切除加一侧或两侧Ⅵ区清扫,分别应用纳米炭及亚甲蓝局部注射的方法示踪淋巴结并辅助辨别甲状旁腺.结果:纳米炭组的淋巴结检出率为100%,准确率为97.3%;亚甲蓝组的淋巴结检出率为85.7%,准确率为80.9%,两组的检出率及准确性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纳米炭组术后甲状旁腺激素水平及术后血钙水平均优于亚甲蓝组(P<0.05).结论:示踪剂纳米炭混悬液相对于亚甲蓝在甲状腺中央区淋巴结清扫手术中能显著提高清扫效率,降低术后甲状旁腺损伤的发生,在临床中有一定的应用前景.

  • 经伤椎椎弓根内固定治疗胸腰段骨折内固定失效原因分析

    作者:黄民赞

    经椎弓根螺钉内固定治疗胸腰椎骨折是一项很成熟的技术[1,2].近年来,经伤椎置钉,由于其复位效果佳,固定更牢固,使椎弓根螺钉内固定治疗胸腰椎骨折得以广泛应用[3,4].然而作为一种内固定,跟四肢内固定一样,也避免不了内固定失败的发生,只是不会发生类似四肢骨折内固定失败后产生骨不连等严重的后果,但是由于患者对医疗的要求日益提高,椎弓根螺钉内固定的失败,作为弓根螺钉固定技术治疗胸腰椎骨折发生的并发症之一,应引起医生的重视[5].从2009年9月以来,我院经伤椎内固定治疗胸腰椎骨折60例,其中内固定失效5例,现分析报道如下.

  • 封闭式负压吸引联合人工真皮和自体薄层皮片治疗难愈性创面20例临床观察

    作者:阳超;黄宗伟;陆锡韬;丁华荣;李德绘;蒙诚跃

    目的:观察封闭式负压吸引(VSD)联合人工真皮和自体薄层皮片移植修复难愈性创面的疗效,探索难愈性创面的有效治疗方法.方法:收集2012年6月至2015年5月就诊于广西医科大学一附院烧伤整形外科的难愈性创面患者20例,均存在不同程度皮肤软组织缺损创面,并伴有肌肉、肌腱、骨外露或局部严重感染,经清创后行VSD吸引并联合人工真皮和自体薄层皮片移植治疗后,近期观察人工真皮及自体薄层皮片移植成活率、创面分泌物细菌培养,远期随访观察复合皮质地、弹性及瘢痕增生等情况.结果:20例患者人工真皮移植后成活17例,成活率为85%;3例溶解失活,原因为局部感染2例,关节制动不佳1例.存活的17例人工真皮联合自体薄层皮片移植成活率达97%.17例出院后均随访6个月至3年,人工真皮自体薄层皮生长良好,光滑有弹性,柔软耐磨,少量皮肤色泽改变,无明显瘢痕增生挛缩及继发功能障碍,具有中厚皮移植特点.结论:VSD联合人工真皮和自体薄层皮片移植修复难愈性创面成活率高,创面愈合质量好,操作简便,效果良好.

  • 3.0T磁共振弥散张量成像在脑肿瘤手术中的应用价值

    作者:邓忠勇;黄赛;谢锦兰;姜洪;梁斗;吴先良;林胤言;许德荣

    目的:探讨3.0T磁共振弥散张量成像(DTI)在脑肿瘤手术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将40例脑肿瘤患者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每组20例,实验组利用3.0T磁共振DTI功能成像对肿瘤与毗邻纤维束的位置关系及脑功能区进行评估,结合常规MRI设计手术入路及切除范围;对照组仅根据常规MRI设计手术入路及切除范围.对两组肿瘤的全切除率及术后致残率进行对比分析.结果:实验组肿瘤全切除15例(75%),部分切除5例;术后出现神经功能缺损或障碍加重2例(10%).对照组肿瘤全切除13例(65%),部分切除7例;术后出现神经功能缺损或障碍加重8例(40%).两组肿瘤全切除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而对照组术后致残率明显高于实验组(P<0.01).结论:DTI融合技术可用于外科手术计划的制定,有助于大限度地切除肿瘤及减少术后神经功能的损害.

  • 囊肿切除缝合止漏术在单纯型舌下腺囊肿中的应用

    作者:彭剑波;邝海;蒙宁;李鸿艺

    目的:探讨囊肿切除缝合止漏术在单纯型舌下腺囊肿中的应用.方法:通过对32例单纯型舌下腺囊肿行囊肿切除缝合止漏术治疗,术后随访1年,观察并统计术后并发症发生及复发情况.结果:囊肿切除缝合止漏术治疗单纯型舌下腺囊肿,32例手术无一例患者出现术后并发症,术后有3例复发,治愈率为90.6%.结论:对于单纯型舌下腺囊肿,行囊肿切除缝合止漏术不但手术方法简单,治愈率高,并且有效保存了腺体的功能,避免了术后并发症的发生.

广西医科大学学报

统计源期刊 审稿时间:1-3个月 早咨询早发表

360期刊网

专注医学期刊服务15年

  • 您好:请问您咨询什么等级的期刊?专注医学类期刊发表15年口碑企业,为您提供以下服务:

  • 1.医学核心期刊发表-全流程服务
    2.医学SCI期刊-全流程服务
    3.论文投稿服务-快速报价
    4.期刊推荐直至录用,不成功不收费

  • 客服正在输入...

x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