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360期刊网!
学术期刊
  • 学术期刊
  • 文献
  • 百科
电话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文献资料 > 正文

巨刺法结合常规针刺法治疗中风偏瘫40例

梁云武;王志兴;廖曼娜

摘要: Stroke with hemiplegia is the frequent symptom in cerebral vascular disease. We had applied bilateral needling technique in combination with common needling technique to 40 cases of stroke patients from February to June 2006. The result is reported as follows.

同期刊相关文献推荐
  • 薄棉灸结合梅花针叩刺治疗带状疱疹

    作者:宋海云

    目的:比较薄棉灸结合梅花针叩刺与西药疗法治疗带状疱疹的临床疗效差异.方法:将80例带状疱疹患者按入院先后顺序分为薄棉灸组(40例)和西药组(40例).薄棉灸组给予疱疹表面薄如蝉翼棉花灸结合梅花针叩刺治疗,西药组给予静脉滴注阿昔洛韦0.25 g,每日一次,阿昔洛韦软膏涂擦患处3-5次/日,均5d为一疗程,连续治疗两个疗程后观察镇痛效果和后遗神经痛发生率.结果:薄棉灸组总有效率为97.5%(39/40),西药组总有效率80.0%(32/40),两组疗效差异有显著意义(P<0.05);两组痊愈病例中疗程比较显示,薄棉灸组1个疗程的痊愈率显著高于西药组(P<0.01);薄棉灸组在疼痛显效时间、完全止痛时间方面与西药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两组治疗后后遗神经痛发生率薄棉灸组明显低于西药组(P<0.05).结论:薄棉灸结合梅花针叩刺治疗带状疱疹能明显缩短治疗时间、有效缓解疼痛、减少后遗神经痛的发生率.

  • 电针治疗跟腱炎疗效观察

    作者:余红利;徐琳琳;马铁明

    目的:观察电针治疗跟腱炎的临床效果.方法:60例年龄在18~55岁之间的跟腱炎患者按照随机数字表随机分为电针组与低频脉冲组,每组各30例.取穴承山、阿是穴(疼痛甚处)、太溪、昆仑为主穴,方法以局部取穴为主,辅以远端取穴.电针组采用电针,低频脉冲组采用低频脉冲治疗仪.两组均治疗12次.第1、2周,每周3次;第3、4周,第周2次;第5、6周,第周1次,共计6周.对两组患者足跟部疼痛视觉模拟量表(VAS)分数、压痛及功能障碍的疗效进行对照分析.结果:疼痛:电针组疼痛治疗后比治疗前VAS评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1.67±0.71 vs 3.03±1.81,P<0.05),低频脉冲组疼痛治疗后比治疗前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2.13±1.17 vs 2.87±1.57,P>0.05).压痛:电针组治疗前轻度13例,中度15例,重度2例,治疗后轻度26例,中度4例,重度0例;低频脉冲组治疗前轻度15例,中度14例,重度1例,治疗后轻度24例,中度5例,重度1例.功能障碍:电针组治疗前轻度12例,中度16例,重度2例,治疗后轻度24,中度6例,重度0例;低频脉冲组治疗前轻度13例,中度15例,重度2例,治疗后轻度14例,中度13例,重度1例.两组的总有效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100%(30/30)vs 86.67(26/30),P<0.05].结论:电针治疗跟腱炎疗效较好,优于单纯应用低频脉冲治疗,能消除或改善症状,提高患者生活质量.

  • 截法、围刺法、刺络拔罐合龙眼穴放血治疗带状疱疹疗效观察

    作者:石跃;张喜鱼;王建峰;赵紫昊

    目的:观察截法与围刺合刺络拔罐加龙眼穴放血治疗带状疱疹的镇痛作用.方法:将104例带状疱疹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52例.观察组采用龙头、龙尾截法与围刺从四周向疼痛中心平刺,局部刺络拔罐合龙眼穴放血治疗;对照组取病变相应神经节段夹脊穴和局部阿是穴以电针治疗.于治疗后20 min,1、6、12、24、48 h用视觉模拟评分法测定各组镇痛效果.结果:观察组镇痛起效时间短于对照组,疗效维持时间长于对照组,镇痛效果、综合疗效评价均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截法与围刺加刺络拔罐合龙眼穴放血治疗带状疱疹有显著镇痛效果.

  • 点刺四缝配合推拿治疗小儿抗生素相关性腹泻疗效观察

    目的:观察点刺四缝穴配合推拿治疗小儿抗生素相关性腹泻的疗效.方法:将82例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41例.两组患者均未禁食,均给予补液、纠正电解质紊乱、停用抗生素及对症处理.治疗组同时采用点刺四缝配合小儿推拿疗法,对照组同时采用妈咪爱口服.两组均以治疗5d为一疗程,治疗1个疗程后评定疗效.结果:治疗后,治疗组总有效率92.7%(38/41)明显优于对照组总有效率73.2% (30/41),两组疗效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治疗组中白细胞未减少者明显少于对照组(P<0.05).结论: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加用点刺四缝配合推拿治疗小儿抗生素相关性腹泻疗效优于加用妈咪爱,能更快地改善全身症状和明显减少大便中白细胞数目.

  • 针灸对失眠焦虑的影响

  • 针灸建立人工周期治疗功能性下丘脑闭经

    作者:许素瑜;李艳;吴菲远;卓晓云

    目的:观察针灸建立人工周期治疗功能性下丘脑闭经的临床疗效.方法:采用随机方法将符合条件的112例功能性闭经患者分为针灸组和(64例)和西药组(48例).针灸组根据中医针灸经闭的辨证分型,分为血枯经闭和血滞经闭2类.血枯经闭者选用关元、中极、归来、膈俞、肝俞、脾俞、肾俞.首先针刺膈俞、肝俞、脾俞、肾俞穴,得气后行补法,不留针;然后针刺关元、中极、归来穴,温针灸,留针30 min.血滞经闭者选用中极、气海、血海、三阴交、行间,针用泻法,留针30 min.治疗每日1次,连续治疗15d,此为第一个周期.第2、3个周期均是在月经经行第5天开始(若仍未行经者,则自治疗第1天算起第29、57天开始第2、3个周期的治疗),连续治疗15日,共治疗3个周期.西药组采用口服雌孕激素建立人工周期的方法连续服药21天为一个周期.在治疗前和治疗3个周期后的经行第3天对两组患者的卵泡刺激素(FSH)、黄体生成素(LH)进行测试比较,并对试验过程中产生的不良反应进行统计,然后对完成3个周期治疗的患者随访6个月,计算其复发率.结果:针灸建立人工周期治疗可显著提高功能性闭经患者的FSH和LH水平,两组患者的有效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针灸组的不良反应率(1.49%)及复发率(25.0%)均低于西药组的不良反应率(4.14%)及复发率(69.8%)(均P< 0.05).结论:针灸建立人工周期治疗可显著提高功能性闭经患者的FSH和LH水平,针灸建立人工周期治疗功能性闭经的疗效与口服雌孕激素建立人工周期的疗效相当,但不良反应和6个月内的复发率低.

  • 针刺列缺穴对颈性眩晕患者的椎-基底动脉血流动力学的影响

    作者:马尧;布赫;刘政;贾纪荣;李秀叶;徐媛琴

    目的:探讨针刺列缺穴对颈性眩晕的治疗效果及其机制.方法:对40例符合纳入标准的颈性眩晕患者采用针刺双侧列缺穴治疗,每日1次,10次为一疗程.分别于治疗前、针刺得气后和一疗程后运用经颅多普勒超声(TCD)观察双侧椎动脉及基底动脉流速变化,并采用颈性眩晕症状与功能评估量表和《中医病证诊断疗效标准》对临床症状进行治疗前和一疗程后评分与疗效评定.结果:22例血流速度减慢患者在治疗前、得气后及一疗程后基底动脉BA、左侧椎动脉LVA和右侧椎动脉RVA的速度比较分别为23.20±4.84 vs 26.30±4.17 vs 29.20±4.20 (mm/s,BA)、21.65±3.62 vs 24.20±2.89 vs 26.40±3.62(mm/s,LVA)和21.90±3.04 vs 24.25±3.01 vs 26.50±3.95(mm/s,RVA),18例血流速度增快患者比较分别为39.94±8.24 vs 35.17±4.84 vs 32.06±3.49(mm/s,BA)、41.83±5.64 vs 37.28±2.32 vs 35.61±2.09(mm/s,LVA)和37.11±9.83 vs 32.22±6.13 vs 28.11±4.12(mm/s,RVA),除流速增快患者RVA的流速针刺得气后与治疗前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外,40例患者针刺得气后及一疗程后各血管平均流速较治疗前均有改善(P<0.01,P<0.05);一疗程后颈性眩晕症状与功能评估量表评分为26.30±3.76,较治疗前的15.68±5.35显著改善(P<0.01).患者经1疗程治疗后,依据《中医病证诊断疗效标准》评价,总有效率为100%(40/40)、治愈率为55.0%(22/40).结论:针刺列缺穴对颈性眩晕患者椎-基底动脉供血有所改善的同时,对患者的临床症状的改善有着显著的疗效.

  • 夹脊穴温针配合梅花针叩刺治疗神经根型颈椎病疗效观察

    作者:刘敏娟;穆敬平;郑苏;任昌菊

    目的:观察夹脊穴温针灸配合梅花针治疗神经根型颈椎病的临床疗效.方法:将150例神经根型颈椎病患者随机分为针灸组75例和对照组75例.针灸组采用夹脊温针配合梅花针叩刺治疗,选取病变节段的夹脊穴,温针灸20~30 min,然后用梅花针于针刺穴位周围皮肤叩刺,每个部位叩刺3 min,每日1次,7次一疗程,休息1d,继续下一疗程.对照组采用药物配合牵引治疗,以5%葡萄糖250mL加复方丹参注射液40 mL静脉滴注,每日1次;牵引时取坐位,颈前屈15°~30°,牵引力为体质量的10%~20%,每次20-30 min,每日1次.两组在治疗3个疗程后由专人进行疗效评定.结果:针灸组临床治愈率为49.3% (37/75),总有效率为94.7% (71/75),对照组临床治愈率为24.0%(18/75),总有效率为81.3%(61/75),针灸组总有效率及临床治愈率均优于对照组(P<0 05);两组痊愈患者中疗程与疗效比较显示,针灸组1个疗程内治愈率高于对照组(P<0.05);两组痊愈患者6个月后随访比较,针灸组疗效更为稳定(P<0.05).结论:夹脊温针配合梅花针叩刺治疗神经根型颈椎病疗效显著.

  • 井穴针刺配合教育训练治疗重度智力低下儿童的临床研究

    作者:罗冠君;招文健;李诺;金炳旭;谭晓如;刘振寰

    目的:观察井穴配合教育训练治疗重度智力低下儿童的临床疗效.方法:将60例重度智力低下儿童按就诊先后顺序,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30例.对照组以单纯的特殊教育、语言训练为手段进行干预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加井穴针刺治疗,两组患儿均为隔日治疗1次,10次为一疗程,疗程间间隔20 d,3个疗程后统计疗效.分别于治疗前后对所有患儿进行GeseU发育量表检测,记录社会适应、大运动、精细动作、语言、个人社交各能区的发育商,并作治疗前后及组间对比以评价疗效.结果:对照组患儿治疗后的社会适应能力、精细动作较前有所提高,观察组患儿治疗后在社会适应能力、精细动作、语言能力、个人社交能力4个方面均有提高,且总体社会适应能力及语言能力疗效比较优于对照组(均P< 0.05).对照组有效率为23.3%(7/30),观察组有效率为46.6%(14/3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井穴针刺配合教育训练能有效地提高重度智力低下儿童智力水平,疗效较单纯教育训练好.

  • 以针灸为主的综合疗法治疗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临床疗效观察

    作者:张钰;刘倩妮;黄国付

    目的:比较针灸为主的综合疗法与西药治疗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的疗效差异.方法:80例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各40例.治疗组采用以针灸为主的综合疗法,即电针夹脊穴配合穴位注射,并辅以He-Ne激光治疗.对照组口服羟考酮控释片10 mg,2次/日;甲钴胺片0.5 mg,3次/日.分别记录治疗前后患者疼痛、睡眠障碍、焦虑程度的评分,并统计两组疗效.结果:治疗组的总有效率为100.0%(40/40),优于对照组的87.5%(35/40);治疗组的愈显率为85.0%(34/40),优于对照组的65.0%(26/40,均P<0.05).在改善患者的疼痛、睡眠障碍及焦虑程度方面治疗组均优于对照组(均P<0.01).结论:针灸为主的综合疗法可有效地治疗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疗效优于西药组.

360期刊网

专注医学期刊服务15年

  • 您好:请问您咨询什么等级的期刊?专注医学类期刊发表15年口碑企业,为您提供以下服务:

  • 1.医学核心期刊发表-全流程服务
    2.医学SCI期刊-全流程服务
    3.论文投稿服务-快速报价
    4.期刊推荐直至录用,不成功不收费

  • 客服正在输入...

x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