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献资料
-
益脾养肝方对大鼠肝癌癌前病变NF-κB、STAT3蛋白表达的影响
目的:研究益脾养肝方对二乙基亚硝胺(DEN)诱导的大鼠肝癌癌前病变病理组织和NF-κB、STAT3蛋白表达的影响.方法:将大鼠随机分成对照组、模型组、益脾养肝方大、小剂量组.采用腹腔注射DEN诱发大鼠肝癌前病变模型,给药16周后处死.观察大鼠一般情况和体质量,肝功变化,肝组织HE染色以及免疫组化检测NF-κB和STAT3蛋白表达.结果:与模型组比较,YPYGF大、小剂量组的ALT、AST和GGT均明显降低,其中YPYGF大剂量组效果佳(P<0.01).病理组织结果显示,益脾养肝方可以改善大鼠肝癌癌前病变的病理形态,能显著抑制肝组织NF-κB和STAT3的蛋白表达.结论:益脾养肝方对于大鼠肝癌癌前病变具有抑制作用,其作用可能与抑制炎症因子NF-κB和STAT3表达有关.
-
非可控性炎症与口腔黏膜鳞癌之间的分子调控
非可控性炎症可能启动并参与了癌症的发生、发展、浸润转移和抵抗治疗等各个病理过程.研究表明,癌变过程中调控网络的关键节点多与应激、炎症和免疫相关.炎症相关信号通路,尤其是NF-κB通路,在慢性炎症癌变和转移中发挥关键调控作用.在口腔黏膜癌变过程中,上游miRNA基因调控网络发挥了十分关键的作用.以非可控性炎症恶性转化疾病模型—口腔扁平苔藓和口腔黏膜体外多步骤癌变模型为研究对象,针对癌启动、促进和发展过程,确立恶性转化时空调控节点的miRNA和mRNA表达谱型,综合利用医学统计和生物信息学分析技术及整合分析策略,在遗传学和表观遗传学2个层面,动态解析非可控性炎症和癌症之间存在的必然联系,确定恶性转变节点的基本调控网络和癌变的关键因子,无疑能为“抗炎”这一新型癌症治疗模式提供理论依据和有效干预靶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