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献资料
-
时疫病用药规律研究
目的:挖掘古代医家治疗时疫病的用药经验。方法运用文献学和文本挖掘的基本方法,以文献古籍为研究基础和资料来源,采用信息学技术和知识发现技术,对文献史料中关于时疫病的记载文献加以收集、整理和挖掘。结果检索到相关文献1114条,涉及302682字,记载了192种用以防治时疫病的常用中药,中药使用的总频数为5679次。常用的中药包括柴胡、人参、黄芩和甘草,药对以桔梗与甘草、柴胡与甘草等为主,语义网络研究也发现这几种药的配伍非常常用,是治疗时疫病的核心药物组合,药性方面多选用药性寒凉、辛味及或苦或甘味的中药,而且以归肺脾心肝等经的药为主;功效方面,以发散功效和清热类中药多,而补气药也不少,此外利湿和活血的药亦可见。结论总体来看,以《伤寒论》中的经方配伍用药为主,多为驱邪、补益扶正、和解之品,以达到扶正祛邪的效果,切合《内经》正气存内,邪不可干之旨,又不离《伤寒》大宗,值得临床用药参考。
-
甘露消毒丹在儿科外感时疫病中的应用
甘露消毒丹是由一组化湿浊、清热毒的药物所组成的方子,临床上用于治湿温初起,疫邪湿热留恋气分,弥漫三焦,湿热并重的常用方剂.此方重用黄芩清热解毒,得凉散的连翘、薄荷相助,可疏解郁热;重用滑石清热渗湿,得茵陈、木通相助,可祛已停之湿,引导热邪下行;佐以射干、贝母泄肺利咽,化痰散结,合薄荷宣通上焦津气,调理肺卫功能;藿香、白蔻仁、石菖蒲宣窍辟浊,行气化滞,恢复脾运.全方重在清热利湿,芳香化气,解毒利咽,使湿邪得去,毒热得清,气机条畅[1].笔者多年来应用本方于儿科临床,遇病机相合,每获良效.现举病例数则,介绍如下,供参考.
-
儿科大家郑颉云
郑颉云(1905~1983),字(雨)/(尉)雨,江苏南通人,幼因染病身体欠佳,遂矢志从医50余年,主要活动于河南、上海等地,在学术上造诣颇深,著述甚丰,为全国著名儿科大家.学术上主张小儿外感重肺脾,祛邪扶正辨寒热;消化病症重脾胃,治重标本辨虚实;时疫疾病在肺胃,寓防于变关键.郑老生为祖国医学事业呕心沥血,死后捐出遗体,正所谓鞠躬尽瘁,完成了矢志献身医学的宏愿,堪称从医者之楷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