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360期刊网!
学术期刊
  • 学术期刊
  • 文献
  • 百科
电话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文献资料

  • PiCCO在重症急性胰腺炎并ARDS患者早期液体复苏中的应用

    作者:杨震宇;王洪亮

    目的 探讨脉搏指示剂连续性心排量( PiCCO)在重症急性胰腺炎( SAP)并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 ARDS)患者早期液体复苏中的应用. 方法 收集2014-06~2015-06 期间40例SAP患者并ARDS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所有患者均行PiCCO监测技术,治疗组患者在PiCCO监测下收集相应的血流动力学数据进行液体复苏,对照组患者仅收集PiCCO参数,按常规观察中心静脉压( CVP)、平均动脉压( MAP)等指标进行液体复苏,比较两组患者6 h及24 h复苏液体量、达标率、机械通气时间、血管活性药物使用情况、血流动力学参数、30 d病死率等结果.结果 治疗组6 h及24 h复苏液体总量、复苏24 h的MAP、CVP、每小时尿量、全心舒张末期容积指数(GEDVI)、胸腔内血容量指数(ITBVI)、心排指数(CI)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血管活性药物用量(去甲肾上腺素)、血管外肺水指数( EVLWI )、外周血管阻力( SVRI )、血清乳酸浓度(Lac)等指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 6 h内治疗组的复苏效率高于对照组(P<0.05),24 h内两组之间的复苏效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治疗组30 d病死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 ). 治疗组PaO2/FiO2高于对照组( P<0.05 ). 对照组应用机械通气的概率较高,治疗组机械通气时间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 结论 PiCCO监测技术简便、易行,在PiCCO技术指导下进行可控的液体复苏,对于SAP并ARDS患者能有效地改善血流动力学、组织灌注及氧代谢,减少血管活性药物用量,有效控制患者血管外肺水,减少机械通气时间,降低病死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