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360期刊网!
学术期刊
  • 学术期刊
  • 文献
  • 百科
电话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文献资料

  • 36例良、恶性淋巴上皮病临床病理分析

    作者:叶为民;竺涵光;张志愿;钟来平

    目的:分析恶性淋巴上皮病(MLEL)、良性淋巴上皮病(BLEL)及与之相联系的黏膜相关淋巴组织型结外边缘区B细胞淋巴瘤(MALToma)的临床特点、病理学特征、发病机制、诊断、治疗及转归.方法:对13例MLEL、20例BLEL及3例MT进行免疫组化染色和HE染色观察,复习相关临床资料并随访.结果:MLEL的病理学特征为大量增生的淋巴组织中见成簇或条索状分布的肿瘤细胞,界限不清,核分裂像多见;免疫组化示CKpan全部阳性(13/13),Vim部分阳性(3/13),SMA部分阳性(2/13);8例MLEL可随访资料中,术后1例死于复发,1例死于其他疾病,1例局部复发,5例未见复发或转移,随访3.5个月~4a.BLEL的病理学特点为腺实质萎缩,间质淋巴细胞浸润及形态温和的腺肌上皮岛;免疫组化示CKpan 19例阳性,LCA 17例阳性,UCHL-1、L26 16例阳性,CK10 10例阳性,S-100 2例阳性;12例可随访的BIEL中,2例术后复发诊断为MLEL,其余健在,随访3个月~6a不等.3例MT中,1例术后6个月复发,经再次手术并化疗后缓解;免疫组化L26、LCA、CD79、CD43均阳性;UCHL-1、CKpan、EMA均有2例阳性.结论:MLEL好发于腮腺,且女性多见,来源于唾液腺导管上皮.对已发生颈淋巴结转移的患者行原发灶-颈联合根治,术后放疗,少数MLEL可在BLEL基础上发生,故BLEL局部切除后应长期随访;MT为B细胞淋巴瘤,手术切除辅以适当化疗可获较好疗效.术中冷冻切片是本病目前可靠的术中诊断手段.

  • 原发性肝脏结外边缘区B细胞淋巴瘤1例并文献复习

    作者:陈刚;柯善栋;席青松;胡少明;于世英

    原发性肝脏淋巴瘤(primary hepatic lymphoma,PHL)是指淋巴瘤局限在肝脏,而脾脏、淋巴结、骨髓或全身其它淋巴组织无淋巴瘤累及证据.尽管肝脏是晚期非霍奇金淋巴瘤(non-Hodgkin's lymphoma,NHL)患者常见的结外受累部位,但PHL却是一种罕见的疾病,其发病率仅占肝脏恶性肿瘤的0.1%,占结外淋巴瘤的0.4%,占NHL的0.016%.原发性肝脏结外边缘区B细胞淋巴瘤更是极为罕见,查阅国内外文献,迄今仅见1例报道,但未见相关临床资料[1].现详细报道我院收治的1例原发性肝脏结外边缘区B细胞淋巴瘤,并就PHL相关文献加以复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