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献资料
-
端粒端粒酶及其临床意义
端粒是真核细胞线形染色体末端由富含鸟嘌呤的 DNA重复序列和端粒结合蛋白过程构成的一种核蛋白复合物 . 端粒酶则是一种能延长端粒末端的核糖蛋白酶 , 由端粒酶 RNA和蛋白质组成 , 发挥 RNA指导的 DNA合成作用 . 本文介绍了端粒端粒酶基本结构和功能 , 以及其与皮肤病和肿瘤等疾病发生与发展中的作用 .
-
端粒酶、 CerbB 2表达对乳腺癌早诊的意义
[目的 ]探讨分析端粒酶、 C erbB 2癌基因蛋白在乳腺肿瘤中的表达及意义 . [方法 ]应用免疫组化方法 , 对 173例患者分别进行检测 . [结果 ]端粒酶、 C erbB 2在癌细胞中的表达 , 均与腋淋巴结转移密切相关 ( P<0.01) . 且两者均在乳腺癌前病变中有表达 . [结论 ]两者联合检测 , 即可用于鉴别乳腺良、恶性病变 , 又可作为早期诊断指标 , 亦可用于判断预后 .
-
端粒酶活性在判断脑胶质瘤恶性程度中的价值
目的 : 探讨端粒酶作为胶质瘤标志物 ,在肿瘤良恶性鉴别、恶性程度评估方面的意义 . 方法 : 利用 TRAP ELISA方法定量检测 47例胶质瘤中端粒酶的活性 , 并结合肿瘤的分类和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分析 . 另取 10例正常脑组织标本作为对照 . 结果 : 47例胶质瘤中 ,高分化胶质瘤 (星形细胞瘤Ⅰ~Ⅱ级、少支胶质细胞瘤和室管膜瘤 )24例 , 端粒酶阳性 2例 ( 8.3% ) ; 低分化胶质瘤 (星形细胞瘤Ⅲ~Ⅳ级和间变性室管膜瘤 )23例 , 端粒酶阳性 20例 ( 87.0% ) 两组之间端粒酶阳性率有显著差异 ( P=0.001) ; 另外 , 两组之间端粒酶活性水平定量也有显著差异 ( P=0.022) . 端粒酶阳性组和端粒酶阴性组胶质瘤患者在性别、年龄方面无显著差异 ( P值分别为 0.704和 0.905) . 10例正常脑组织中未检测到端粒酶活性 . 结论 : 端粒酶活性的激活在胶质瘤中是常见的现象 . 端粒酶作为肿瘤标志物 , 在脑胶质瘤的良恶性鉴别、恶性程度评估方面具有重要的意义 .
-
宫颈癌端粒酶活性与 HPV16,18 感染的关系
近的研究表明端粒酶的激活在细胞癌变中起重要作用 , 而 HPV16,18感染与宫颈癌的发生也密切相关 . 本研究采用以 PCR技术为基础的 PCR TRAP方法对宫颈癌组织端粒酶活性进行检测 , 同时应用 FQ PCR技术检测宫颈组织 HPV16,18, 以期探讨端粒酶活性与 HPV16,18感染之间在致癌作用中是否存在一定关系 . 1 材料和方法 1.1 标本来源 全部标本均来源于 1998年 7月~ 2000年 2月徐州医学院附属医院及徐州市第三人民医院妇科 . 经活检、病理确诊的宫颈癌 28例 , 年龄 29~ 78岁 , 中位年龄 56岁 . 宫颈不典型增生组织 6例 . 另选择 10例全子宫切除者的正常宫颈组织作对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