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献资料
-
中西药灌肠治疗轻、中度溃疡性结肠炎疗效比较分析
目的:观察中药、西药及中西药联合灌肠对轻、中度溃疡性结肠炎的临床疗效.方法:将60例溃疡性结肠炎患者随机分成3组,每组20例,分别以中药、西药和中西药联合灌肠,每晚1次,14天为1疗程.结果:3组均有显著疗效,但总有效率差异无显著性(P>0.05),症状缓解的起始时间中西药联合组虽早于中药组和西药组,但三组间差异亦无显著性(P>0.05).结论:中西药灌肠治疗溃疡性结肠炎均有较好的疗效,但以中西药联合灌肠为首选.
-
左半结肠癌致急性肠梗阻一期切除吻合术
目的:探讨左半结肠癌致急性结肠梗阻一期切除吻合术的疗效和可行性.方法:运用术中结肠灌洗对12例左半结肠癌致急性结肠梗阻患者行一期切除吻合术.结果:12例患者全部达到一期愈合,术后无吻合口瘘发生.结论:使用术中结肠灌洗行一期切除吻合术,对治疗左半结肠癌致急性结肠梗阻疗效好,方法可行.
-
改良灌肠法对小儿高热惊厥的效果分析
目的:探讨急诊小儿高热惊厥改良灌肠方法,提高灌肠效果。方法:选择急诊灌肠治疗的高热惊厥患儿46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23例,对照组采用传统灌肠方法,观察组采用改良灌肠方法,即采用俯卧位插管,插入深度15~20 cm,灌肠结束保留导管5 min。观察灌肠效果与灌肠液外流率。结果:观察组患儿惊厥控制总有效率为91.31%,高于对照组的65.22%(P<0.05),灌肠液外流率发生率为17.39%,明显低于对照组的65.22%(P<0.01)。结论:改良灌肠法用于小儿高热惊厥,效果显著,灌肠液外流率低。
-
一次性胃管在术前清洁灌肠中的应用
目的:探讨一次性胃管在术前患者清洁灌肠的效果.方法:将62例术前需行清洁灌肠的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36例和对照组26例.对照组采用传统灌肠袋连接肛管进行灌肠;观察组采用一次性硅胶胃管进行灌肠.比较2组患者的灌肠效果、灌肠次数及有无灌肠黏膜损伤.结果:观察组灌肠效果显著优于对照组,灌肠次数显著低于对照组,肠黏膜损伤明显减少(P<0.01).结论:应用一次性硅胶胃管为术前患者清洁灌肠,能减少灌肠次数和肠黏膜损伤,减轻护士工作量,提高灌肠效果.
-
中西药灌肠治疗溃疡性结肠炎的护理
溃疡性结肠炎(ulcerative colitis,UC)是一种病因尚不十分清楚的结肠和直肠非特异性炎性疾病.临床表现为腹痛、腹泻、黏液脓血便、里急后重等,属于中医学的下泻、血症、肠癖等范畴.多因感染、饮食不节、精神刺激而诱发.UC的治疗尚有一定难度,笔者应用中西药灌肠法治疗60例,取得较为满意的效果.现将治疗与护理方法作一报道.
-
口服甘露醇注射液代替肥皂水灌肠的观察
目的:探讨口服甘露醇注射液代替肥皂水灌肠在妇科手术中的疗效.方法:随机抽取90例患者,其中69例口服20%甘露醇灌肠,21例以肥皂水灌肠,并比较两组的疗效.结果:口服甘露醇组有效率为89.96%,肥皂水灌肠组有效率为90.48%,两组疗效相同(P>0.05),但口服甘露醇注射液组较肥皂水灌肠组术后排气早(P<0.05),且无副作用,操作方便,患者易于接受.结论:口服20%甘露醇注射液清洁肠腔,疗效好,无副作用,在妇科手术中可以代替肥皂水灌肠.
-
中西药保留灌肠治疗溃疡性结肠炎的护理
我科在治疗慢性溃疡性结肠炎患者时,采用中西药结合保留灌肠法,取得较满意疗效,现将护理体会作一报道.
-
冰水持续灌肠对中枢性高热的降温效果观察
目的:观察冰水灌肠对严重脑挫裂伤和脑血管意外并发中枢性高热降温的效果.方法:用4℃无菌蒸馏水持续灌肠降温,采用SIEMZNS 961型监护系统连续监测体温变化.结果:灌肠后30 min体温开始下降,5~6 h可降至35℃左右(P<0.01),同时观察到心率和呼吸均得到明显改善(P<0.01).结论:持续冰水灌肠,适当控制滴速,可达到理想的效果.
-
一次性头皮针管在婴幼儿保留灌肠中的应用
婴幼儿保留灌肠是儿科常见的护理操作,传统方法使用12~14号橡胶导管作为肛管,由于该管质地较硬,管腔粗,遇有阻力时难以插入至满意深度,易引起患儿不适及哭闹,不利于药物的保留;同时残留药量相对较大,剂量不准确,影响疗效,且导尿管与注射器易连接不紧,导致药液从衔接处漏出.
-
中西药保留灌肠治疗溃疡性结肠炎16例护理体会
目的:总结中西药保留灌肠治疗溃疡性结肠炎的护理经验.方法:对16例溃疡性结肠炎患者采用庆大霉素16万u,地塞米松5 mg,锡类散1.5 g,水杨酸柳氮磺胺吡啶(SASP)2~3 g,思密达(蒙脱石散剂)3 g,加入温生理盐水100 ml,有血便时加云南白药1 g,腹痛较重时2%加利多卡因5 ml,配成灌肠液,每晚睡前以直肠滴入法灌入.结果:16例中显效4例,有效11例,无效1例,有效率为93.75%.结论:中西药保留灌肠可使药物直达病灶,对结肠黏膜起治疗与保护作用,促进其溃疡部位修复,且方法简便易行,疗效确切.
-
介绍一种简易灌肠器
1999年6月以来,我科采用输液瓶代替搪瓷灌肠筒,用一次性输血器代替橡胶管进行灌肠,操作简便、可行,现予介绍.1 材料与方法1.1 材料用一容量为500 ml的生理盐水的空输液瓶开启瓶塞,用自来水冲洗后煮沸消毒备用,瓶塞用器械液浸泡 30 min后用生理盐水冲洗备用.
-
中药保留灌肠治疗慢性溃疡性结肠炎30例临床观察
目的 探讨使用中药保留灌肠与西药保留灌肠治疗慢性溃疡性结肠炎的疗效对比.方法 治疗组以中药保留灌肠治疗慢性溃疡性结肠炎30例,对照组使用地塞米松5 mg、庆大霉素8万U加生理盐水1 500 mg灌肠,15 d为1疗程,共2个疗程.结果 治疗组有效率为93.3%,疗效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有非常显著性(P<0.01).结论 中药保留灌肠治疗慢性溃疡性结肠炎疗效显著,是一种较理想的治疗方法.
-
黄芪汤保留灌肠治疗溃疡性结肠炎临床观察
目的 为观察黄芪汤保留灌肠治疗慢性溃疡性结肠炎(UC)的疗效.方法 应用自拟黄芪汤保留灌肠治疗UC 50例,并与用柳氮磺吡啶(SASP)保留灌肠治疗22例对比观察.结果 治疗后两组的主要症状及结肠黏膜病变程度以及完全缓解率、显效、好转率和总有效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明显优于对照组.结论 黄芪汤保留灌肠,治疗UC效果良好,远期效果更为明显.
-
开塞露在先天性巨结肠灌肠法中的应用探析
目的:评价开塞露在先天性巨结肠( Hirschsprung′s Disease,HD)灌肠法中的应用价值。方法以医院收治的行一期根治的 HD患者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对照组、观察组各70例,对照组采用传统的灌肠法,观察组采用开塞露辅助灌肠。结果观察组灌肠时间、灌肠日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P<0.05);观察组Ⅰ级比重、优良率高于对照组,Ⅲ级比重低于对照组,观察组小肠结肠炎发生率、并发症合计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P<0.05)。结论在先天性巨结肠灌肠法中的应用开塞露辅助,可提高肠道准备效果,降低并发症发生风险,缩短灌肠的时间,减轻家属的心理负担,减轻患儿的痛苦。
-
中药通腑灌肠结合立体定向引流治疗高血压脑出血的临床分析
目的:探索中西医结合治疗高血压脑出血的有效方法.方法:对63例高血压患者进行前瞻性随机对照研究,在常规治疗基础上,治疗组33例采用立体定向引流血肿,同时给予通腑灌肠法;对照组30例仅用立体定向引流血肿.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86%)优于对照组(60%).结论:通腑灌肠结合立体定向引流是治疗高血压脑出血有效方法.
-
中药灌肠治疗慢性盆腔炎50例
慢性盆腔炎是妇科常见病,其常见症状为下腹部坠胀疼痛、月经紊乱、痛经、白带异常或有腥臭,劳累、月经前后或性生活后疼痛加重,影响患者的身心健康,笔者以中药灌肠治疗50例,疗效良好.介绍如下:
-
妇科千金片联合红藤灌肠汤治疗慢性盆腔炎36例
目的:观察妇科千金片联合红藤灌肠汤治疗慢性盆腔炎的疗效.方法:妇科千金片口服,每次6片,每日3次,同时用红藤灌肠汤100mL行保留灌肠,每日1次,15d为1个疗程.结果:治疗2个疗程后,痊愈40%,显效45%,总有效率85%.结论:利用妇科千金片清热解毒、活血化瘀之功效及红藤灌肠汤清热利湿、行气止痛之功效治疗慢性盆腔炎,内外同用,标本兼治,疗效满意.
-
藿香正气水合锡类散灌肠治疗小儿水泻
笔者在临床上采用藿香正气水合锡类散灌肠治疗小儿水泻收到较为满意的疗效,现报道如下:
-
两种灌肠法对妇科腹腔镜手术肠道准备的效果观察
目的:研究两种灌肠法对妇科腹腔镜手术肠道准备的效果.方法:将136例患者分为改良组、对照组使用不同的灌肠法,观察病人的平均年龄,不良反应、肠内保留时间、灌肠次数及肠道清洁度,并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经统计学分析,两组病人的平均年龄、不良反应无差异,肠内保留时间、灌肠次数、肠道清洁度有显著性差异.结论:使用"三三"灌肠法的改良组明显优于传统灌肠法的对照组,"三三"灌肠法是一种有效的用于妇科腹腔镜手术肠道准备的灌肠法.
-
肠道清洗护理方法的改进
传统灌肠法是用灌肠袋装入所需生理盐水,然后将灌肠袋的前端(相当于肛管的直径)插入肛门7~10 cm(大量不保留灌肠)或10~14 cm(小量保留灌肠),笔者用输液管或注射器代替灌肠袋,用一次性导尿管或吸痰管代替灌肠袋前端连接输液管,组装简易肠道清洗器,对不同年龄患者行肠道清洗,取得了满意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