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360期刊网!
学术期刊
  • 学术期刊
  • 文献
  • 百科
电话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文献资料

  • Barrett食管的X线表现(附2例报告及文献复习)

    作者:员林;万向荣;陈凯;李德本

    目的:分析BE的X线表现.方法:2例经内镜和病理确诊的BE患者,均为女性,年龄分别为50和36岁.临床表现为烧心、胸骨后痛,1例有吞咽后胸骨下梗塞感.2例均行双对比食管造影.结果:1例X线下主要表现为食管下段狭窄,狭窄上方食管壁可见局限性的浅凹陷,并见胃食管返流.1例X线下无异常征象.结论:BE的X线征象多是非特异性的,X线下检出伴有滑动性食管裂孔疝及返流的狭窄和/或溃疡、网状粘膜纹及距食管胃连接至少4cm处固定的管壁轮廓局限性轻微改变对诊断有提示作用.BE也可以无异常X线表现.

  • Barrett食管的抗反流手术治疗:是否加行胃底成形术?

    作者:时辉;牛中喜;Andre Duranceau;陈龙奇

    目的 应用Collis-Nissen手术代替标准的Nissen胃底折叠术治疗Barrett食管的反流性疾病迄今存在争议.本文的研究目的在于比较Nissen手术与Collis-Nissen手术治疗Barrett食管的结果.方法 1976~1989年间,33例内镜确诊的Barrett食管(男:女=26:7,中位年龄48.8岁)接受了Nissen手术.随后的1990~1999年间,51例Barrett食管患者(男:女=41:10,中位年龄53.2岁)进行了Collis-Nissen手术.对两组患者术前术后的临床症状、食管钡餐、食管放射性核素排空、食管测压、24小时pH监测及胃镜检查结果进行了比较研究.结果 全组无手术死亡.Nissen组与Collis组的中位随访时间分别为8.0年与6.5年.手术后反流症状Nissen组较Collis组多见(52% vs 7%,P<0.001),且相应的24小时pH监测到的食管酸暴露时间比例也以前者为高(3.4% vs 1.0%,P=0.003).胃镜检查发现Nissen组患者食管糜烂与溃疡发生率为39%,而在Collis组为7%(P=0.007).Nissen组与Collis组的5年手术成功率分别为83%和100%,10年手术成功率分别为63%与90%(Log-rank检验,P=0.004).结论 加行胃底成形术较标准Nissen可更好地控制Barrett食管患者的胃食管反流,且降低了Nissen胃底折叠术的失败风险.

  • Barrett食管诊断标准问题的探讨

    作者:熊理守;崔毅;王锦萍;王锦辉;薛玲;胡品津;陈旻湖

    目的 目前关于Barrett食管(BE)的内镜和病理组织学标准存在不同的观点,本研究旨在采用不同的诊断标准定义BE,从而探讨国人中BE的诊断标准问题.方法 以内镜下疑似BE的患者为研究对象,进行病理组织学检查.研究前统一内镜下鳞柱状上皮交界处和胃食管结合处内镜检查标志的判断标准.内镜下疑似BE是指胃食管结合处的近端出现橘红色柱状上皮,即鳞柱状上皮交界处与胃食管结合处分离.食道粘膜活枪取材使用四象限话检法,病理标本使用H&E染色,观察柱状细胞和特殊肠化上皮,同时观察BE的不典型增生情况.结果 共收集到内镜下疑似BE者共209例,其中长段BE 4例、短段BE 205例;在209例内镜下疑似BE者中,食管远端共检出存在柱状上皮化生者171例;同时检出特殊肠上皮化生即病理发现杯状细胞者21例,检出率为10.0%(21/209);在21例特殊肠上皮化生患者中,长段BE 1例、短段BE 20例;仅1例发现不典型增生.结论 BE的诊断需根据内镜检查和食管黏膜活检,可能以组织学上发现特殊肠化上皮为准更合适.

    关键词: Barrett食管 诊断 内镜
543 条记录 28/28 页 « 12...202122232425262728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