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献资料
-
自体肋软骨隆鼻术的效果观察
目的 探讨应用自体肋软骨行隆鼻术的方法和效果.方法 自2010年3月至2014年2月,我们应用自体肋软骨对9例患者进行了隆鼻术.切取右侧第7肋软骨,长5~6 cm,雕刻成“柳叶”形.选择鼻小柱侧切口,鼻骨骨膜下钝性分离,形成相应的软骨植入腔隙;将雕刻好的“柳叶”形软骨植入腔隙,并将剩余软骨修剪成“盾牌”形,植于鼻尖点.结果 本组共9例患者.1例患者术后出现肋骨切取伤口脂肪液化,其余患者手术切口均Ⅰ期愈合;1例术后鼻背软骨轻度弯曲,其余患者鼻外形改善,效果满意.结论 自体肋软骨隆鼻效果良好,克服了假体隆鼻的缺点.
-
自体耳屏软骨在鼻尖整形术中的应用
目的 探讨自体耳屏软骨移植在鼻尖整形术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切取一侧或两侧大部分自体耳屏软骨,将其切取1条移植于鼻翼软骨内侧脚之间,相互缝合后,延长鼻小柱并抬高鼻尖.将余下的耳屏软骨修剪塑形后,移植于鼻尖和鼻翼软骨表面,或联合使用人工鼻假体材料(膨体聚四氟乙烯或硅胶)同期行隆鼻术.结果 本组共156例求美者,其中35例失访,121例随访3~48个月.鼻尖形态均有不同程度的改善,效果满意;供区耳屏外形正常.结论 耳屏软骨是鼻尖整形术中自体软骨的较好来源;其方法简单,效果良好,值得在临床上推广应用.
-
隆鼻术中鼻背增高程度与假体厚度的相关性分析
目的 精细测量隆鼻术后鼻背的增高程度及置人体的厚度,并分析两者之间的相关性,为假体的设计和雕刻提供理论依据.方法 对20例单纯隆鼻的求美者行手术前后的CT扫描,使用自行研发的软件对CT扫描数据进行处理,重构患者面部三维立体模型,并在三维模型上精确测量鼻根点、鼻骨下点及鼻尖点在手术前后的高度变化,将高度的增加值与相应部位的置入体厚度进行比较,并分析相关数据.结果 隆鼻术后鼻背增高的平均值为鼻根点(4.085±0.79)mm、鼻骨下点(3.85±0.78)mm、鼻尖点(2.29±0.42)mm,鼻根点与鼻骨下点的术后增高值与置人体的厚度相近,而鼻尖点的增高值仅为该部位假体厚度的69.29%.结论 在鼻的不同部位,置入体的厚度对鼻背高度的补充效率不同,临床上在假体制作时应充分考虑到这一特点,以期达到佳的隆鼻效果.
-
自体脂肪颗粒注射隆鼻术
目的 探讨自体脂肪颗粒移植在隆鼻术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选取腰腹部或大腿作为脂肪供区,镇静肿胀麻醉下利用负压吸脂机获取脂肪颗粒;纯化后,采用多点、多层次、低压匀速注射填充28例患者的鼻根部(两内眦连线和眉内侧点连线之间中点上1/3处至鼻骨与鼻软骨交界点之间).结果 本组共28例患者.术后随访6 ~ 24个月,21例患者1次注射填充即达满意效果;7例患者经过2次注射填充达到满意效果.注射脂肪量为1.5~4.0 ml.结论 对于鼻头形态自然、鼻根及鼻背上半部低平的患者,采用自体脂肪颗粒移植注射填充是一种较好的隆鼻方法,值得临床应用推广.
-
局部软组织在隆鼻术中的应用
目的 探讨一种预防隆鼻假体外露的新方法.方法 对于行硅胶假体隆鼻者,取鼻翼软骨表面的软组织覆盖于假体鼻尖位置,增加鼻尖组织厚度,避免假体外露.结果 本组166例,无一例出现假体外露并发症,效果良好,鼻尖形态自然美观.结论 利用鼻翼软骨表面软组织充填鼻尖,能有效避免假体外露等并发症,同时使鼻尖形态自然美观.
-
2964例隆鼻手术相关问题探讨
目的 根据鼻部解剖学的特点及术后不良并发症,探讨鼻部手术设计尺度.方法 选取2013-03—2017-03间在解放军第211医院整形科进行隆鼻术的2964例受术者为研究对象.由临床医师结合美学标准评价设计效果,调查受术者满意度.结果 2964例受术者接受隆鼻术后,2021例受术者获得理想的隆鼻效果,922例受术者获得改善性隆鼻效果, 19例受术者因术后并发症进行修复手术后达到理想效果,2例受术者由于个人原因终取出隆鼻假体.结论 人体美学设计标准需结合受术者局部个体差异进行适当调整,且根据不同的局部个体差异选择不同手术方式及植入材料,才能大限度提高受术者满意度.
-
膨体聚四氟乙烯假体在隆鼻术中的体会
目的:介绍膨体聚四氟乙烯(ePTFE)行隆鼻术的临床体会.方法:于鼻小柱设计“V”形切口,分离后掀起鼻小柱皮瓣,用特制的剥离器沿鼻骨于鼻背筋膜下分离腔隙,用蚊式钳在鼻小柱贴鼻翼软骨内侧前面向下分离至鼻前棘.将雕刻好的膨体聚四氟乙烯假体用假体置入钳置入.结果:本组62例患者,l例患者术后因局部碰伤出现鼻背歪斜,行二次手术,术后满意.3例患者术后发现鼻背部有轻度不对称,经手法按压得到矫正.其他58例患者术后均较满意.结论:ePTFE作为隆鼻材料,术后不易发生移位,弧度自然,不透光,不随冷热温度变化,稳定性佳而且术后肿胀程度轻,恢复期短,是比较理想的鼻整形材料.
-
隆鼻术后并发症15例诊治体会
鼻是重要的呼吸器官,也是面部富立体感的器官。隆鼻术是具有一定难度且较为复杂的手术。术后并发症并不少见。我院自1999年起,共收治隆鼻术后并发症病人15例。通过对本组病例的治疗分析,认为隆鼻术虽简便易行,但手术者重视手术,加强对实用新技术的应用,颇为重要。1 临床资料自1999年至今,共收治隆鼻术后并发症病人15例,男1例,女14例,年龄18~40岁。外院Ⅰ期手术14例,占93.33%。并发症治疗早时间在术后15天,长为术后7年。取出的假体材料:羟基磷灰石1例,液体硅胶1例,其余为固体硅胶假体。形态不良7例,假体浅化5例,假体外露3例,感染2例,心理不接受1例。其中,假体浅化合并形态不良3例,美容院手术10例。
-
硅胶假体隆鼻联合自体耳廓软骨充填鼻尖预防隆鼻术并发症的效果研究
目的:探讨硅胶假体隆鼻与自体耳廓软充填鼻尖联合对隆鼻术并发症预防的效果。方法:选取笔者所在医院2013年1-12月收治的35例行隆鼻术患者,均采用硅胶假体隆鼻与自体耳廓软骨充填鼻尖,并对其并发症进行预防。结果:鼻外形显著改善,无鼻尖破溃、感染、假体外露并发症,术后2d轻微歪斜2例,加压固定后恢复。结论:在隆鼻术中,采用硅胶假体隆鼻与自体耳廓软骨充填鼻尖对并发症进行预防,可显著降低不良事件率,有较高有效性及安全性,值得临床广泛推广应用。
-
膨体聚四氟乙烯联合硅胶假体在隆鼻术中的应用
目的:探讨膨体聚四氟乙烯(E-PTFE)联合硅胶假体隆鼻术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15年6月-2016年12月在笔者所在医院施行隆鼻术的患者共50例,按照治疗方案的不同进行分组,A组25例行硅胶假体隆鼻术,B组25例行E-PTFE联合硅胶假体隆鼻术,比较两组患者手术治疗情况.结果:手术治疗后,所有患者外形均明显改善;两组患者术后肿胀情况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A组并发症发生率为16.0%、满意度为80.0%,B组未出现并发症、满意度为1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E-PTFE联合硅胶假体隆鼻术的操作简单、并发症少,值得临床推广和运用.
-
浅议硅胶假体在隆鼻术中的应用
目的 探讨硅胶假体在隆鼻术中的临床应用,总结隆鼻术临床经验,进一步探讨完善隆鼻术的操作技术.方法 对笔者所在医院2007年1月~2010年10月收治的56例应用硅胶假体隆鼻术进行分析总结.结果 采用硅胶假体手术的56例低鼻或鞍鼻患者都得到了有效的矫正,效果令人满意.结论 精心设计,正确实用地雕刻,合理的层次及假体植入腔隙的分离是手术成功的关键.
-
自体真皮瓣在隆鼻手术中的应用
目的:探讨自体真皮瓣游离移植结合多种材料在隆鼻手术中的应用。方法2014年1月至2015年1月,根据患者鼻部的情况,对31例隆鼻患者采取自体真皮瓣结合硅胶假体、耳甲腔软骨综合隆鼻,并观察临床效果。结果本组患者术后真皮成活良好,鼻部外形自然、满意。随访6~12个月,除1例术后并发感染,经积极抗炎治疗有效,其余患者无并发症产生。结论自体真皮瓣结合硅胶假体、耳甲腔软骨等综合隆鼻,可降低假体外露等并发症的发生率,术后鼻部外形自然,效果良好。
-
中国汉族青年女性鼻尖活动度的测量及临床意义
目的测量中国汉族青年女性的鼻尖活动范围,并与隆鼻术后的鼻尖活动范围对比,为鼻整形提供形态学资料及术后评判指标。方法选择100名普通汉族青年女性(正常组)和30名植入人工材料的隆鼻术后女性患者(隆鼻组),确定鼻的活动临界点A,测量鼻尖活动度、A点至鼻尖距离(A-P)和鼻长。结果正常组的鼻尖活动度经测量为35.73°±4.72°,隆鼻组鼻尖活动度为21.45°±7.53°,两者有明显统计学差异。正常组A-P间距为(16.62±1.95) mm,隆鼻组为(25.89±10.16) mm。鼻长均在正常范围内。隆鼻组63%的成员感觉鼻尖活动度下降,30%的成员因此对手术效果欠满意。结论证实植入人工材料的隆鼻术可降低鼻尖活动度,进而影响受术者对手术效果的评价。
-
中国汉族青年女性鼻尖活动度的测量及临床意义
目的 调查中国汉族青年女性的鼻尖活动范围,并与隆鼻受术者的鼻尖活动范围对比,完善我国外鼻测量内容,为鼻整形提供形态学资料及术后评判指标.方法 选用100名普通青年女性和30名植人人工材料的隆鼻术后女性的外鼻,确定鼻的活动临界点A,测量鼻尖活动度(左、右)、A点至鼻尖距离(A-P)和鼻长.结果 中国正常汉族青年女性鼻尖活动度35.73°±4.72°,隆鼻后鼻尖活动度21.45°±7.53°,两者有明显统计学差异.正常青年女性的A-P间距为(16.62±1.95) mm,隆鼻后为(25.89±10.16) mm.鼻长均在正常范围内.调查发现受术组中有63%感知鼻尖活动度下降,30%因此对手术效果欠满意,27%术后不会当众碰触鼻端,7%对此十分在意.结论 应用直接测量法为鼻整形提供有参考价值的鼻尖活动度的正常值,并证实植入人工材料的隆鼻术降低鼻尖活动度,进而影响受术者对手术效果的评价.
-
采用耳后筋膜瓣行鼻尖塑形
目的 探讨在硅胶假体隆鼻同时,取耳后筋膜行鼻尖塑形的方法。方法在37例鼻部整体塑形手术中,应用开放式切口,充分剥离鼻翼软骨,向上提拉重塑鼻翼软骨高点,并取部分耳后筋膜缝合于“L”型假体鼻尖处,整体植入。结果37例受术者切口均Ⅰ期愈合,无感染、鼻尖頂出等并发症,鼻部整体塑形效果良好,受术者鼻尖高度明显增加。结论应用耳后筋膜结合硅胶假体可有效提高鼻尖鼻背高度,是塑造鼻部整体外形的较好方法。
-
聚丙烯酰胺水凝胶注射隆鼻术后并发症的处理及临床分析
目的 探讨聚丙烯酰胺水凝胶注射隆鼻术后并发症产生的原因及相关的处理.方法 通过总结处理52例聚丙烯酰胺水凝胶注射隆鼻术后并发症的经验体会,分析并发症产生的原凶及处理补救措施.结果 52例中产生的并发症有感染、肉芽肿、皮肤破溃、外形不良、疼痛和严重的心理压力等.每例有1~4种并发症.根据不同情况采取不同处理方法,并选取适当病例在取出聚丙烯酰胺水凝胶的同期或二期置入硅胶或膨体聚四氟乙烯假体,多数病例能取得较满意的效果,少数病例遗留后遗症和长久的心理压力或鼻部隐痛.结论 聚丙烯酰胺水凝胶注射隆鼻术后并发症种类多样,与聚丙烯酰胺水凝胶的崮有性质、鼻部软组织解剖特点有关.出现并发症后反复抽吸,会导致聚丙烯酰胺水凝胶分布更加紊乱,损伤加重.只有采取综合的手术方法才能较彻底地清除聚丙烯酰胺水凝胶.
-
一期完成隆鼻与隆颏术
目的探讨隆鼻与隆颏术同期完成改善容貌的术式.方法对鼻骨发育不良伴下颌骨颏部发育不良者同期进行硅胶假体植入术.结果共行34例,皆获成功,效果满意.结论两术式联合进行,避免再次手术的痛苦及消肿恢复过程,同时可以在术中调整隆鼻和隆颏的高度,起到整体协调的美观效果,更好地改善颜面轮廓外形.
-
固体硅橡胶假体隆鼻术常见并发症的预防
固体硅像胶假体植入隆鼻术是目前国内应用多的一种隆鼻术式,多数均可取得满意效果,但如果处理不当可以发生不应有的并发症,不仅影响术后效果,而且增加病人痛苦.我科自1996年10月至2001年10月共施行隆鼻术500例,发生各类并发症30例,约占6%.现就隆鼻术后常见并发症原因以及如何预防,结合临床进行讨论,以利减少对该类并发症的发生.
-
56例假体隆鼻术失败因素分析
目的 探讨假体隆鼻术出现并发症终导致手术失败的原因.方法 回顾性分析56例硅胶假体隆鼻术出现并发症,而导致假体取出,隆鼻手术失败的临床资料.结果 诸多因素导致的隆鼻术失败,既有手术因素引起,亦有非手术原因如心理障碍引起,而以前者多见.结论 隆鼻术有绝对禁忌证和相对禁忌证,术前详细的咨询和体检,选择和雕塑合适的假体,做好术后的护理等都是预防手术失败的重要因素.
-
固体硅胶假体隆鼻术中生物材料的应用
目的 探讨固体硅胶假体隆鼻术中生物材料应用于鼻尖处的可行性.方法 取适当的耳甲腔软骨、自体真皮、瘢痕皮、无细胞同种真皮,附在L形硅胶假体鼻尖部,置入鼻背筋膜下进行隆鼻.结果 本组29例随访3个月~4年,未发生假体下滑、移位、脱出,效果满意.结论 应用耳软骨、自体真皮、瘢痕皮、无细胞同种真皮可加强鼻尖部自体组织厚度,联合硅胶假体隆鼻术可避免假体下滑、移位和外露等并发症的发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