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献资料
-
2017年河南省调味面制品安全监督抽检不合格项目及危害分析
目的 及时了解和掌握河南省调味面制品质量安全状况,分析河南省2017年度调味面制品食品安全监督抽验中发现的不合格项目及危害,为河南食品安全监管提供支撑,并为食品安全国家标准《调味面制品》的制定提供部分数据支持和依据.方法 对2017年调味面制品监督抽检数据进行汇总统计,对不合格项目分布特点及其产生的潜在原因及危害进行重点分析.结果 全年共抽验调味面制品104批次,其中18批次不合格,不合格率为17.3%.不合格项目有5项,分别为:菌落总数(不合格率:14.42%),霉菌(不合格率:0.96%),安赛蜜(不合格率:2.88%),甜蜜素(不合格率:1.92%),过氧化值(不合格率:0.96%);理化项目不合格率为3.85%,微检项目不合格率为14.42%.结论 食品监管部门应加强对调味面制品的监督检查和抽检,提高监督抽检频次和范围,并尽快制定统一的调味面制品国家标准;调味面制品生产企业应改善生产条件并完善质量安全保障体系,确保产品质量合格,把潜在的食品安全风险降到低.
-
2015年滨州市食品安全监督抽检不合格样品情况分析
目的 分析滨州市2015年度食品安全监督抽验中发现的不合格样品概况,以利于对滨州食品安全质量进行有效监督.方法 汇总2015年食品监督抽检数据,对抽验的不合格样品进行统计分析.不合格样品的市场环节分布及不合格项目依据百分比进行计算,不合格率之间的比较采用卡方检验.结果 全年共抽验食品1 084批次,其中92批次不合格,不合格率为8.49%.从市场各个环节来看,不合格率高的是餐饮服务环节(10.36%),其次为流通环节(5.90%),生产环节低(3.91%).其中,生产环节和餐饮服务环节不合格率之间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从不合格项目来看,不合格项目数量多的为微生物(49.04%)和化学物质(38.46%).结论 政府应加强对餐饮服务环节中微生物与化学物质的检测,确保市民食品安全.
-
水质微生物检验样品不合格原因分析与解决对策
目的:探讨生活饮用水水质微生物检验中不合格原因及相应的解决对策.方法:从2016年1月~2017年1月我中心水质微生物检验标本中选取180份,分析其采集时间、外观状态、检验标准、复查结果及检验分析结果,分析不合格样本的原因,找出解决办法.结果:180份水质微生物检验标本中共有52份不合格,其中因质量问题6份,因采样方法错误20份,因实验室环境7份,因检测程序不规范19份;采样方法错误和检测程序不规范是造成水质微生物检验样品不合格的重要原因,与其它原因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质量问题、采样方法错误、实验室环境和检测程序不规范均有可能造成水质微生物检验样品不合格,因此要优化水质微生物检验样品采集过程和检测程序,让其更为规范化.
-
白芷质量分析报告
白芷,为伞形科植物白芷或杭白芷的干燥根,具有解热、抗炎、镇痛、抗病原微生物、祛风除湿等功效,在食品、保健品、香料、护肤美容方面也有广泛的用途,为常用大宗药材和药食两用品种.白芷主产于我国四川、河北、安徽等省,一直以来,白芷的产地加工是一个突出的生产难题,白芷采收后若不及时干燥,极易腐烂变质,目前全国各地的白芷产地加工均采用硫磺熏蒸的办法.硫磺熏蒸的应用历史长,具有杀菌防腐、漂白、增加色泽美感、便于长期贮存等作用,但研究表明,熏硫会造成中药材性味劣变,生物活性组分损失及有害物质残留,且过量的二氧化硫残留易使服用者产生恶心、呕吐等胃肠道反应及眼、鼻粘膜刺激症状.硫磺熏蒸对药材质量和用药安全带来的负面影响己引起人们的高度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