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献资料
-
锥束CT技术在口腔临床中的应用价值研究
目的 探索锥束CT技术在口腔临床中应用价值,以期为临床实践提供参考借鉴.方法 探索锥束CT技术的成像原理,并对锥束CT技术在口腔临床中的应用进行系统全面的论述.结果 锥束CT凭借优越的成像原理,相比于传统CT而言,其利用锥束管院以及平板探测器能够取的低剂量下的高空间分辨率,从而确保了影像真实,避免了二维透视成像技术的影像重叠问题.结论 锥束CT临床操作简便,在口腔临床应用中具备高安全性和可操作性,有助于提高手术效果,值得在临床实践中推广应用.
-
下牙槽神经管的CBCT影像与拔牙术中暴露的对比研究
目的:探讨下牙槽神经管的CBCT影像与拔牙术中的暴露情况.方法:收治下颌阻生第三磨牙患者60例,由2名口腔颌面外科医师进行微创拔牙操作,观察下牙槽神经管暴露情况.结果:颊侧组术后神经管暴露8例,舌侧组术后神经管暴露3例,根间组术后神经管暴露1例,插入组术后神经管暴露5例.结论:微创拔牙术中下牙槽神经管暴露的可能性不完全相同.
-
三维锥形束CT成像FDK重建算法发展综述
在各种三维锥束重建算法中,近似算法由于数学形式上简单,实现起来容易,而且在锥角比较小的情况下,能够取得较好的重建效果,所以在实际中有着广泛的应用.在各种基于滤波反投影的近似算法中,FDK类型的算法一直是实际应用中的主流.鉴于FDK方法巨大的实用价值,本文对它的历史和目前的发展,包括标准FDK、推广到任意轨道的G-FDK、以及着眼于提高重建速度或重建精度的其它FDK衍生算法等作了一个回顾和总结,并对实际应用中FDK存在的问题作了进一步的讨论分析,后对FDK算法理论的发展进行了展望.
-
基于平板探测器的锥束CT系统综述
锥束CT系统和二维扇束、平行束CT系统相比具有空间分辨率高、投影数据采集时间短、射线利用效率高等优点,但由于算法运算量大和工程实现上的困难以往一直没能在实际中应用,随着近几年硬件和算法的发展,锥束CT已经进入实用阶段,而平板探测器则是适合锥束CT的探测器.本文对目前平板探测器锥束CT系统的发展状况做了综述,讨论了平板探测器用于锥束CT系统的优越性,对各种平板探测器锥束CT系统的几何结构和应用中的问题进行了比较和讨论,后对平板探测器锥束CT未来的发展进行了展望.
-
三维锥形束CT解析重建算法发展综述
同二维的扇束、平行束相比,三维锥束CT需要的扫描时间更短,可以获得更好的空间分辨率和更高的射线利用效率.虽然锥束CT的解析重建算法在数学计算上比较复杂,由于其运算量较大,工程实现起来也有一定的困难,但是随着近几年硬件和算法的快速发展,三维锥束CT变得越来越有希望,医用及工业CT正向着中等甚至大锥角三维锥束CT过渡.鉴于其巨大的实用背景,本文对近些年三维锥束解析重建算法的发展做了一个回顾,尤其是针对长物体问题的算法及短物体问题的算法进行的研究,并对各类算法作了比较和讨论,后对三维锥形束CT解析重建算法理论的发展进行了展望.
-
一种实用的基于GPU的Katsevich算法的实现
Katseivch算法是精确地解决锥束螺旋CT“长物体”问题的滤波反投影(FBP)形式的CT重建算法,不过它依然是非常耗时的,实际应用中必须考虑如何加速的问题.本文给出了一个使用通用显卡(GPU)对该算法进行并行加速的方法.同已有的方法相比较,几乎所有的计算都在GPU上完成,并且重建时所使用的积分范围是由PI线决定的,并且给出了算法所需要的精确地显存大小,IO次数也被大可能地降低.本文使用了标准数值模型对方法的速度、准确性和稳定性进行了验证.
-
锥束三维CT快速连续旋转扫描控制时序优化
快速连续旋转扫描是提高锥束CT扫描速度、降低辐射剂量的有效手段.针对该扫描模式下转台加速减速运动以及扫描控制终端对上位机控制指令响应滞后造成的投影数据冗余问题,提出了优化的运动控制时序,以保证三维重建所需的360°范围内的有效投影数据处于电机匀速旋转状态.同时,以结构相似度系数为控制参数,实现对360°投影位置的准确定位.实验证明,该方法能有效去除快速连续旋转扫描模式造成的冗余投影数据,具有实现简单、精度高、重复性好的优点.
-
基于自适应点扩散函数的锥束CT散射校正
目的 探讨基于自适应点扩散函数的方法对锥束CT散射校正的效果.方法 通过加入遮挡板的方法来获取投影图像部分区域散射分布;建立散射分布模型,利用遮挡区域散射分布,自适应地调整扩散函数模型参数,然后进行散射估计和校正;对遮挡区域进行修复,以减少断层重建噪声.结果 基于自适应点扩散函数的方法不需要重复扫描被测物体,能高效地对不同厚度和密度的物体进行锥束CT散射校正,可减少因散射造成的杯状伪影和条纹状伪影,与相比、杯状伪影从校正前的26.09%下降到1.26%,即减少约95.17%.结论 基于自适应点扩散函数的方法可有效进行散射校正、降低杯状伪影和条纹状伪影,校正后图像质量明显增加.
-
下颌前磨牙长度、表面积、体积和冠根比值的三维测量研究
目的:探讨根据锥束CT图像三维测量下颌前磨牙长度、表面积、体积和冠根比值的方法.方法:选择离体下颌第一前磨牙16颗、第二前磨牙12颗,采用锥束CT扫描、重建牙齿三维模型,在Geomagic Studio软件中确定各牙齿的长轴、釉牙骨质界,进而测量牙冠、牙根的长度、表面积、体积,每牙测量3次,取平均值.计算各样本的冠根长度比值、冠根表面积比值和冠根体积比值.对下颌第一、第二前磨牙长度、表面积、体积以及三种冠根比值的平均值、标准差、大值和小值进行统计,二者间的差异采用t检验.结果:下颌第一、第二前磨牙平均根长分别为14.28、13.24mm,平均冠根长度比值为0.66、0.67;平均牙根表面积222.40、229.96mm2,平均冠根表面积比值为1.07、0.98;平均牙根体积331.58、354.02mm3,平均冠根体积比值为0.86、0.77.下颌第一前磨牙与第二前磨牙的牙齿长度、冠长、根长、牙根体积、冠根表面积比值、冠根体积比值之间存在显著性差异.结论:根据锥束CT图像三维测量牙齿长度、表面积、体积的方法可行,为定量、全面评价牙齿的功能提供了新的方法.
-
锥束CT应用于上颌第一磨牙近中颊根增龄性变化的研究
目的:利用锥形束CT(cone-beam computed tomography,CBCT)扫描上颌第一磨牙根管系统,分析其根管形态,探讨其近颊根增龄性变化,指导临床根管治疗.方法:将门诊患者分为≤40岁和>40岁两组进行CBCT扫描,分别进行上颌第一磨牙近中颊根根管系统的观察分析.结果:① A组MB2发现率为80.4%,B组为67.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② A组近颊根近远中向弯曲度:28.5±8.2°,B组:26.2±7.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A组颊舌向弯曲度:16.2±9.1°,B组:17.0±7.4°,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A、B组弯曲部位均绝大多数位于根中1/3.③MB-MB2间距A组:1.3±0.5mm,B组:1.5±0.5mm,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④颊根长度,A组:17.9±1.4mm,B组:17.7±1.3mm,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上颌第一磨牙近颊根MB2发现率会随年龄增大而降低,特别在40岁之后会出现明显下降趋势;上颌第一磨牙近颊根根管复杂多变,且多数会出现明显向远中的弯曲;CBCT能辅助临床复杂根管的治疗.
-
人工种植牙相关的上颌末端牙槽骨的锥束CT测量研究
目的:测量上颌末端牙槽骨相关数据,为此区人工种植牙种植提供参考依据.方法:用颌面专用锥束CT测量50名志愿者:男性26例(16-74岁);女性24例(19-78岁)上颌末端牙槽骨6个标志点,四条线距的长度.结果:离上颌窦近处牙槽骨的高度:9.08±4.37mm;上颌末端牙槽骨的长度:16.13±5.76mm上颌牙槽骨末端点与上颌窦的距离:14.32±4.87mm,以上各数据在志愿者左右两侧和不同性别间数值差异均无显著性.上颌牙槽嵴末端点到翼上颌联合的下点的距离AB在受检者左右两侧差异均无显著性,但不同性别的数值差异有显著性,男、女分别为:8.92±2.54mm、7.11±2.67mm.结论:研究结果初步为在上颌末端牙槽骨进行种植提供了依据,为种植体数目及确定其相对位置与方向提供参考.
-
下颌骨岛区植入种植体的疗效探讨
骨岛(Dense Bone Island,DBI)又称骨斑、内生骨疣、特发性骨硬化症,是松质骨内形成的骨性结节,大小不一,它反映了在软骨内化骨过程中发生的异常,多好发于骨盆、股骨以及其他长骨[1].在颌面部多见于下颌骨前磨牙、磨牙区牙槽骨,可单发或双发,形状为圆形、三角形或不规则形,直径不等.骨岛患者多无临床症状,常由X线检查发现,无需特殊治疗[2].
-
锥束CT在变异根管诊断治疗中的作用
目的:通过研究根管治疗病例的锥形束CT(CBCT)影像,探讨这一技术在变异根管诊断治疗中的作用.方法:使用ProMAX3D CBCT设备,分析比较300例根管治疗病例CBCT和常规X光片根管腔的影象特点.结果:CBCT能够三维显示根管的形态和分布,发现切牙双根管、磨牙根管数目异常、C形根管等根管变异.结论:CBCT可在根管治疗术前术中对根管变异作出明确的诊断,对防止根管遗漏、保存牙本质和保障根管治疗成功有一定的临床指导意义.
-
锥束CT在变异根管临床诊治中的作用研究
目的:分析在变异根管患者的临床诊治中,锥束CT的具体应用价值。方法选取我院2015年6月~2016年9月收治的46例变异根管患者为对象,所有患者在接受检查时均需要接受X线扫描与锥束CT扫描,对两种方法的疾病检出率进行比对分析。结果46例变异根管患者接受X线扫描后的检出例数为30例,而锥束CT的检出例数则达到了45例。锥束CT对于变异根管的检出率高于传统的X线扫描,两种方法的检出率经对比后存在差异(P<0.05)。结论在变异根管患者的临床诊治中,患者接受锥束CT扫描的疾病检出率高于传统的X线扫描,这是患者治疗效果得以保证的重要基础。
-
锥束CT测量安氏Ⅰ类错(牙合)人群下颌髁突的体积和表面积
背景:髁突是下颌骨的生长中心,髁突的体积大小对下颌骨的形态有着密切的关系,同时各种关节疾病都会导致髁突形态的变化.目的:通过锥束CT测量年轻安氏Ⅰ类错(牙合)人群髁突体积和表面积,为中国人髁突体积和表面积提供正常参考值.方法:从重庆医科大学附属口腔医院正畸科就诊患者中选取年龄在18~28岁之间的年轻安氏Ⅰ类错(牙合)患者70例,男34例,女36例.所取患者脸型左右对称,"↓"开口型,开口度正常,无关节弹响,疼痛等症状.所有患者接受锥束CT检查,通过Mimics 10.0对CT片髁突进行三维重建,计算髁突的体积,表面积以及形态指数(体积和表面积之比).结果与结论:男性髁突体积和表面积均显著大于女性(P < 0.01).左右髁突体积和表面积差异无显著性意义(P > 0.05).左右两侧髁突形态指数和男女髁突形态学指数差异无显著性意义.结果提示脸型对称,无关节症状的安氏Ⅰ类错牙合人群左右髁突基本对称.
-
锥束CT在下颌角肥大整形术中的应用
目的 探讨锥束CT在下颌角肥大整形术中的作用.方法 随机选取20例青年女性行锥束CT扫描,获得DICOM格式的三维重建数据,将数据导入Invivo 5 软件,显示下颌神经管走行,并测量下颌神经管距下颌升支后缘及下颌骨体下缘的距离.选择临床11例下颌角肥大的患者,术前进行锥束CT扫描,定位下颌神经管,并进行弧形截骨线设计,指导临床操作.结果 下颌神经管与下颌后缘及下缘的距离呈先减小后增大的趋势:下颌升支前缘水平至第一磨牙水平所对应的距离逐渐减小,至第一磨牙后缘水平所对应的距离小,左侧为(8.93±1.78)mm,右侧为(8.16±1.51)mm,之后距离逐渐增加.下颌神经管距下颌角短距离,左侧为(19.25±3.79)mm,右侧为(19.15±3.17)mm.临床应用CBCT可术前准确定位下颌神经管,并辅助截骨设计,手术效果良好.结论 锥束CT可为下颌角肥大整形提供准确的下颌神经管解剖影像,提高了手术的准确性和安全性.
-
利用兆伏级直线加速器和锥束CT进行图像联合重建的研究
提出了一种利用兆伏级直线加速器所具有的一定的成像功能,联合锥束CT,在旋转角度小和低采样率的情况下,进行图像重建的方法.还比较了经典的滤波反投影算法和迭代重建算法两种重建结果,并给出了相应的分析.
-
锥束CT在正畸治疗中上气道研究的应用
随着医学影像技术的不断进步,CBCT以能获得更加简便、安全、有效的影像学资料而获得越来越多的关注.本文从下颌后缩患者矫形治疗前后及正畸正颌联合治疗骨性Ⅲ类错(合)畸形患者的上气道三维方向变化出发,对正畸治疗中上气道研究的重要性及CBCT在正畸领域尤其是上气道研究中的应用优势作一综述.
-
引导骨再生术在上颌前牙骨缺损中的的临床应用研究
目的 应用锥束CT(CBCT)评价引导骨再生术(GBR)在上颌前牙骨缺损病例位点保存术后的临床效果.方法 对28颗上前牙拔除后存在骨缺损的病例分别给予不同处理:其中A组9例拔牙窝及骨缺损处填充Bio-oss;B组9例填充Bio-oss,骨缺损处置Bio-Guide生物膜;C组10例自然愈合.术后6~8周、20 ~ 22周2次复诊,摄CBCT测量缺牙处唇舌向牙槽嵴宽度,行不同组间及组内的前后比较.结果 各组牙槽嵴宽度前后测量存在差异(P<0.05);A组与B组间差异不明显(P>0.05),A、B组与C组间前后差值存在显著差异(P<0.05).结论 GBR术促进颊舌向骨组织再生,有利于骨缺损的恢复.通过位点保存技术能为拔牙后存在明显骨缺损的病例后期种植提供良好的种植条件;CBCT能为临床提供精确的术前术后诊断依据.
-
锥束CT三维重建技术在上颌埋伏阻生前牙外科导萌正畸术中的应用
目的 探讨锥束CT(CBCT)三维(3D)重建技术在上颌埋伏阻生前牙外科导萌正畸术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对16例(20颗)上颌埋伏阻生前牙患者进行CBCT 3D重建,应用SIMPLANT软件手术设计平台进行埋伏牙定位,测量和手术模拟,根据计算机辅助设计的结果行外科手术导萌联合正畸牵引.结果 CBCT 3D重建图像能清楚地显示埋伏牙位置、倾斜角度、牙冠方向、牙根形态及其与邻牙牙根和周围组织的关系;16例(20颗)患牙能够基本依据计算机模拟设计的步骤来完成手术.结论 CBCT 3D重建技术能精确指导手术开窗的入路和牵引装置的固定,有效降低手术的风险和难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