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文献资料
所属专业:
L5~S1椎间孔文献资料
-
椎间孔镜(TESSYS)入路相关的L5~S1节段椎间孔解剖学观测
目的 为侧后路经皮L5~S1节段椎间孔入路椎间孔镜下髓核摘除术提供解剖学依据.方法 成人脊柱标本10具,左右共20侧,观测椎间孔镜侧后方入路时穿刺针与髂嵴、S1上关节突、L5出口根、硬膜囊以及椎体动静脉等结构的毗邻关系;并测量各型突出的穿刺角度范围.结果 所有数据经左右配对t检验,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走行于S1上关节突根部的结构有L5脊神经后内侧支和L5节段动脉背侧支的降支及其伴行静脉.髂嵴高点至脊柱中线的垂直距离为(9.25±0.47)cm,髂嵴高点与上关节突前缘的冠状面夹角为(11.10±1.17)°,冠状面L5横突与髂嵴的距离为(10.78±0.81)mm,中央型、侧旁型和极外侧型进针角度分别为(83.00±1.92)°、(32.15±1.63)°~(62.60±1.70)°和(11.75±1.16)°,L5出口根、硬膜囊至上关节突定位点的距离分别为(8.30±0.87)mm和(17.29±1.06)mm,L5出口根下缘至椎间孔下缘距离为(5.84±0.67)mm,上关节突的高度为(11.31±0.96)mm,S1上关节突前后缘总长为(17.41±0.98)mm. 结论 侧后路经皮L5~S1节段椎间孔入路的穿刺定位较复杂,要求术者有较强的解剖学知识和空间想象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