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360期刊网!
学术期刊
  • 学术期刊
  • 文献
  • 百科
电话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文献资料

  • 公兔骶髓缺血损伤动物模型的建立及评估

    作者:赵树超;董娴宁;曲婷婷;宋启民

    目的 建立公兔不同水平骶髓缺血损伤动物模型并应用球海绵体肌反射(bulbocavemosus sphincter reflex,BCR)对模型进行评估.方法 36只新西兰大白兔公兔随机区组法分为实验组(n=30)和对照组(n=6),实验组按照尾头方向结扎左肾动脉和动脉分叉间腰动脉的水平分为1根、2根、3根、4根和5根组共5亚组(n=6),分别结扎1根、2根、3根、4根和5根腰动脉,记录血管结扎后2h及2d的BCR波,分别在麻醉清醒和血管结扎后2d进行运动功能评分,2d后取骶髓HE切片观察.对照组(n=6)用于排除麻醉、手术对BCR的影响.结果 对照组麻醉和手术后不同时间的波幅应用单组重复测量数据的方差分析,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F=1.234和F=1.492,均P>0.05);对照组麻醉和手术后不同时间的潜伏期应用单组重复测量数据的方差分析,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F=0.911和F=3.80,均P>0.05).实验组术前、结扎后2h和结扎后2d三个时间点BCR波幅与基线波幅的百分比值,经单因素重复测量数据的方差分析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1029.943,P<0.05);实验组术前、结扎后2h和结扎后2d三个时间点BCR潜伏期,经单因素重复测量数据的方差分析,结果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22.711,P<0.05).1根组、2根组手术前后和3根组术后2d运动功能评分无变化;3根组麻醉清醒后和4根、5根组手术后不同时间运动功能评分与对照组和手术前经Wilcoxon秩和检验均P<0.05,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通过尾头方向分别结扎左肾动脉和动脉分叉间不同水平的腰动脉可以建立不同程度的骶髓缺血损伤动物模型.

  • 球海绵体括约肌肌反射在公兔骶髓缺血急性期的变化

    作者:宋启民;唐先扩;栾金利;刘壮;张健;费昶;戴超;程彦昊

    目的 探讨球海绵体括约肌肌反射(BCR)在公兔不同水平骶髓损伤模型急性期的变化特点及其对脊髓功能的预测作用,为其在显微手术中应用保护脊髓功能提供理论依据. 方法 36只雄性新西兰大白兔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实验组(n=30)和对照组(n=6).实验组按照尾头方向结扎腰动脉的水平分为1根、2根、3根、4根和5根亚组,分别结扎左肾动脉与动脉分叉之间1根、2根、3根、4根或5根腰动脉.腰动脉结扎后连续记录BCR 2 h.各组分别在手前和术后2d行双盲法Tarlov下肢运动功能评分.术后2d取缺血区骶髓标本进行HE染色,观察骶髓缺血区病理变化.结果 对照组麻醉后不同时间点的BCR波幅和潜伏期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手术前和手术操作后不同时间点的BCR波幅和潜伏期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扎1根组结扎后未见BCR波变化,结扎2根组、3根组、4根组和5根组结扎后BCR即刻开始变化,表现为潜伏期即刻开始延长和波幅即刻开始降低,分别经过(0.7±0.4)、(0.7±0.3)、(0.7±0.3)、(0.6±0.3) min后波恢复平稳;BCR的波幅变化与结扎2d后Tarlov下肢运动功能评分呈正相关(r=0.791,P=0.000).HE染色可见:对照组、1根组和2根组骶髓组织结构完整;3根组骶髓结构基本完整;5根组骶髓正常结构基本消失;4根组介于3根组与5根组骶髓损伤之间. 结论 公兔BCR的波幅和潜伏期对骶髓缺血性损伤敏感,可以在骶髓缺血急性期内发现缺血性损伤,为其在显微手术中应用预防男性不可逆性骶髓损伤的发生提供了理论依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