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献资料
-
2005-2014年全国涂阴肺结核报告发病与死亡现状分析
目的 分析我国涂阴肺结核报告发病率和死亡率的变化特征,以及对我国肺结核疫情控制的影响.方法 利用2005 2014年我国“传染病报告信息管理系统”报告的活动性肺结核发病例数和报告死亡例数,统计分析全国肺结核报告发病率和死亡率、涂阴肺结核报告发病率和报告死亡率,以及涂阴肺结核报告发病例数、发病率的变化趋势和涂阴肺结核报告发病例数占肺结核报告发病总例数的比例.结果 2005年涂阴肺结核报告发病患者为414 137例,报告发病率为31.86/10万(414 137/129 988万),2014年涂阴肺结核报告发病患者为534 480例,报告发病率为39.28/10万(534 480/136 072万),9年间涂阴肺结核报告发病率增加了24.20%.2005年报告涂阴肺结核发病患者占总肺结核患者的43.19%(414 137/958 826),2014年报告涂阴肺结核发病患者占总肺结核患者的66.43%(534 480/804 581).2005-2014年,全国涂阴肺结核报告发病患者中,男性占67.94%(3 190 239/4 695 400),15~60岁者占71.35%(3 350 226/4 695 400).2005年涂阴肺结核报告死亡率为0.06/10万(729/129 988万),2014年为0.07/10万(889/136 072万).结论 近年来,我国涂阴肺结核报告发病率逐渐上升,涂阴肺结核报告发病例数占总肺结核患者的比例逐渐增加,已经超过涂阳肺结核报告发病例数.加强对涂阴肺结核的诊断和治疗管理,是降低我国肺结核发病率的重要措施之一.
-
宜宾市肺结核对矽肺晋级和病死率影响的报告
目的对宜宾市矽肺患者合并肺结核后,肺结核对矽肺患者晋级率、平均晋级时间及病死率影响的探讨。方法采用回顾法,对宜宾市职业病诊断组1973~1998年检出的315例矽肺患者的原始资料进行分析、统计、处理。结果Ⅰ期单纯矽肺与Ⅰ+T比较:晋级率分别为32.1%、56.3%(P<0.01);平均晋级时间分别为5.8年、4.3年(P<0.05);病死率分别为27.5%、66.7%(P<0.01);Ⅱ期单纯矽肺与Ⅱ+T比较:晋级率分别为19.6%、41.2%(P<0.01);平均晋级时间分别为4.9年、3.4年(P<0.05);病死率分别为51.1%、54.6%(P>0.05)。结论矽肺患者合并肺结核后,使矽肺晋级率升高、平均晋级时间缩短、病死率增加。
-
中国2004-2008年结核病死亡率特征分析及趋势
目的 了解2004-2008年中国结核病死亡流行现状及变化趋势.方法 利用2004-2008年全国疾病监测点数据,获得结核病死亡率,分析结核病死亡性别、年龄别、地区分布的特点和流行趋势.结果 2004-2008年全国疾病监测系统死亡率从6.57/10万下降到3.90/10万,年平均年死亡率为5.78/10.万,其中男性为7.81/10万,女性为3.66/10万,城市、农村的死亡率分别为3.57/10万和6.98/10万,东、中、西部分别为3.66/10万、4.97/10万、9.61/10万;肺结核平均年死亡率为5.48/10万,其中男性为7.45/10万,女性为3.40/10万,城市、农村的死亡率分别为3.34/10万和6.63/10万,东、中、西部分别为3.44/10万、4.72/10万和8.98/10万.结论 我国结核病死亡率呈逐年下降的趋势,但在西部地区、农村地区和老年人口中死亡率较高,应针对不同类型结核、不同地区和不同目标人群制定有效的防控策略,切实降低结核病死亡率.
-
肺结核病对寿命影响分析
目的研究肺结核病对寿命的影响.方法利用居民死亡原因回顾调查数据库资料,采用简略寿命表计算去肺结核病期望寿命,在1~70岁年龄范围内计算PYLL、PYLL率、PYLL标化率.结果 (1)男性肺结核死亡率为0.17‰,女性为0.07‰,性别比为2.43∶1;(2)肺结核死亡率高峰年龄组为70~74岁,死亡人数高峰年龄段为55~79岁;(3)去肺结核病后期望寿命增加0.25岁,男性增加0.32岁,女性增加0.16岁;(4)全死因的PYLL等于1 282 858,肺结核病的PYLL等于28 425,占全死因的2.22%;(5)PYLL(1~70)率为1.28‰,其中男性为1.59‰,女性为0.95‰;(6)标化PYLL(1~70)率为1.14‰,其中男性为1.41‰,女性为0.85‰.结论肺结核病对期望寿命和居民寿命损失的影响已很小,不是引起人群"早死"的重要原因,但仍是危害人群寿命的重要疾病之一,应继续做好结核病控制工作.
-
上海市1999-2006年新登记老年肺结核患者死亡情况及影响因素分析
目的 描述上海市60岁及以上的老年肺结核患者的死亡情况,探讨其可能的影响因素.方法 上海市1999-2006年期间新登记并确诊的痰分枝杆菌培养阳性肺结核病患者共14 589例,其中≥60周岁的老年患者共5068例(34.7%),<60岁的非老年患者共9521例(65.3%).研究描述了两组患者人口学、临床特征、细菌学、死亡情况等方面的特征,并以logistic回归逐步前进法鉴别老年患者中可能与死亡有关的危险因素.结果 老年患者中男性4167例,占82.2%,非老年患者中男性6699例,占70.4%(x2 =244.8,P<0.01)、老年复发患者1447例,占28.6%;非老年患者1240例,占13.0%(x2 =536.3,P<0.01);老年有合并症患者1472例,占29.0%,非老年患者1172例,占12.3%(x2 =624.2,P<0.01);老年涂阳患者4313例,占85.1%,非老年患者7625例,占80.0%(x2 =31.6,P<0.01).两者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老年患者中肺部影像学检查显示有空洞者(1480例,占29.2%)显著低于非老年患者(3120例,占32.8%),两者比较有统计学差异(x2=11.9,P<0.01).老年患者病死率(668例,13.2%)显著高于非老年患者(139例,1.5%),两者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479.7,P<0.01).在5068例老年组患者中,经多因素logisitic回归逐步前进法分析显示,70~<80岁(OR=1.89,95% CI=1.54~3.32,P<0.01)、80岁及以上(OR=3.71,95% CI=2.91~4.74,P<0.01)、男性(OR=1.72,95%CI=1.34~2.21,P<0.01)、有合并症(OR=1.53,95%CI=1.28~1.83,P<0.01)、涂阳(OR=1.33,95% CI=1.02~1.72,P=0.03)、居住地区为郊县(OR=1.49,95%CI=1.24~1.79,P<0.01)和耐多药(OR=1.95,95% CI=1.10~3.48,P=0.02)与死亡相关.结论 上海市老年肺结核患者病死率远高于非老年患者.高龄、男性、有合并症、涂阳、居住于郊县和耐多药是死亡的危险因素.
-
河南省新密市1992-2012年结核病死亡情况监测分析
目的 通过对结核病死亡情况进行连续监测,从而掌握一个县级市在实施国家结核病防治规划后的结核病死亡率变化情况.方法 死亡监测对象为新密市所有常住人口,进行长达21年的连续监测.从1992年开始在新密市结核病防治服务体系建立死亡登记报告制度,逐级上报死亡人口登记卡.实施监测的第1年新密市年均总人口为684 344人,第21年年均总人口为873 644人,监测期间平均人口为778 944人.结果 (1)结核病死亡率从1992年的3.95/10万(27/684 344)下降到2012年的0.92/10万(8/873 644),年均递降率为7.0%;(2)结核病死因顺位从1992年的第13位后移到2012年的第15位;(3)结核病患者人均期望寿命从1992年的60.0岁增长到2012年的70.0岁;(4)结核病死亡占总死亡的比率从1992年的0.6%下降到2012年的0.2%,年均递降率为5.6%;(5)结核病患者死亡者中,65岁以上老年人占52.2% (187/358),各年龄组年均死亡率依次是:0~岁年龄组0.07/10万;15~岁年龄组0.22/10万;25~岁年龄组1.29/10万;35~岁年龄组1.02/10万;45~岁年龄组1.95/10万;55~岁年龄组3.90/10万;≥65岁年龄组14.09/10万;(6)肺结核死亡占因结核病死亡的96.1%(344/358);(7)传染病死亡中结核病所占比率为74.1%(344/464).结论 随着国家结核病防治规划的全面深入实施,结核病的死亡率也在逐年下降,但目前仍然是因传染病死亡的主要原因.
-
重庆市渝中区1978~2000年肺结核死亡情况分析
目的从全区肺结核死亡情况观察结核防治工作效果.方法对1978~2000年我区肺结核死亡情况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1978~2000年我区肺结核死亡率和死因构成比呈逐年下降趋势;儿童、青年组肺结核死亡高峰在1978年就已经消失,死亡高峰向老年组推移,55岁组死亡率明显增高,65岁组达高峰.结论全区结核病防治工作成效明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