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献资料
-
持续有创颅内压监测仪对重型颅脑外伤患者死亡率的影响
目的: 探讨重型颅脑外伤患者应用持续有创颅内压监测仪对其死亡率的影响.方法: 选取2013年10月~2016年10月期间本院收治的46例重型颅脑外伤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回顾性分析患者病例资料,以采用常规方式监测患者情况作为对照组,以采用颅内压监测仪监测患者情况作为实验组,比较两种方式的效果及对患者死亡率的影响.结果: 本次研究中,实验组23例患者中,3例死亡,死亡率为13.04%;对照组23例患者中,9例发生死亡,死亡率为39.13%,实验组的死亡率明显低于对照组,组间数据差异显著,有统计学意义(χ2=4.0588,P=0.0439).结论: 采用持续有创颅内压监测仪监测重型颅脑外伤患者,有助于及早发现颅内出血,及继发性水肿,为指导临床用药治疗提供了依据,并能及早发现并治疗微小病变,降低了重型颅脑外伤患者的死亡率.
-
对行手术治疗的脑梗死患者实施优质护理的效果研究
目的:探讨对进行手术治疗的脑梗死患者实施优质护理的临床效果.方法:对2014年5月至2015年4月期间在我院进行手术的120例脑梗死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研究.我们将这 120例患者随机分为优质组和常规组,每组各有60例患者.在这两组患者的围手术期内,为常规组患者应用常规护理模式进行护理,在此基础上,为优质组患者应用优质护理模式进行护理.护理结束后,比较两组患者接受护理后运动障碍的发生率、睡眠障碍的发生率、排尿困难的发生率、颅内出血的发生率、颅内水肿的发生率、手术切口感染的发生率、入院至抢救的时间、入院至手术的时间和死亡率.结果:护理结束后,优质组患者运动障碍的发生率、睡眠障碍的发生率、排尿困难的发生率、颅内出血的发生率、颅内水肿的发生率、手术切口感染的发生率和死亡率均明显低于常规组患者,二者相比差异具有显著性(P<0.05).优质组患者入院至抢救的时间和入院至手术的时间均明显短于常规组患者,二者相比差异具有显著性(P<0.05).结论:对进行手术治疗的脑梗死患者实施优质护理的临床效果确切,可有效地降低其运动障碍的发生率、睡眠障碍的发生率、排尿困难的发生率、颅内出血的发生率、颅内水肿的发生率、手术切口感染的发生率和死亡率,缩短其入院至抢救的时间和入院至手术的时间.
-
急性创伤性颅内血肿再次开颅20例
开颅手术是治疗急性创伤性颅内血肿的有效办法,且某些病例病情复杂,往往需要再次手术.总结我院近5年来急性创伤性颅内血肿再次开颅手术20例,探讨原因与方法,提高诊治水平.
-
外伤性颅内血肿清除术后伴急性脑水肿护理
外伤性颅内血肿在开颅手术过程中,病人出现急性脑水肿和脑膨出在临床上常见,其病情变化快,并发症多,死亡87.2%,密切观察病情和精心对病人的治疗和康复密切相关.2005年以来,本院共对21例行颅内血肿清除术,其中12例发生急性脑水肿,现将病人护理总结如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