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献资料
-
中医湿敷法在儿科的应用进展
中药经皮给药是指将中药制成各种合适外用剂型施于皮肤(患处或相应经穴),通过皮肤吸收作用于皮肤局部或进入体内产生药效,达到治疗目的的给药方法。中药经皮给药是一种古老的给药方式,属中医外治法之一,它的起源应先于内治。在我国中医药学历史中并没有单独论述中药经皮给药的文献记载,它的研究和应用散见于历代外治法中。这些原始的方法,可以说是医学的萌始,也可以说是药物经皮治疗的萌芽[1]。
-
郭登洲教授治疗湿热型肾病综合征经验分析
郭登洲博士,为全国百名杰出中医,从事中西医结合肾病临床及科研工作20余年,临床经验丰富,擅长应用中医疗法治疗肾脏疾病。
肾病综合征,是以大量蛋白尿、低蛋白血症、高脂血症、水肿为主要特点的一系列临床综合征,是肾内科的一类主要常见疾病,属于中医学“水肿”“尿浊”“腰痛”等范畴。目前现代医学对于肾病综合征的治疗以应用肾上腺皮质激素为主,但药物副作用明显,且激素减量或停用后易复发和加重。[1]目前一般认为,激素类药物属于阳燥之品易助内热,[2]临证常表现为舌苔厚腻,或黄或白,或口苦黏腻,或嘴干口渴,或大便黏滞不爽,脉多弦数或滑数等湿热之象,且在肾病综合征的治疗过程中,湿热是难清。郭登洲教授从事肾脏病临床及科研工作20余年,对此证的治疗颇有心得,笔者有幸师从郭登洲教授,现将恩师治疗肾病综合征湿热证型经验总结如下。 -
湿热——病毒性肝炎发病的必要条件
湿热之邪粘滞缠绵,致病种类繁多,变化广泛,不易清除.传统认为,肝炎病毒是导致病毒性肝炎发生的必要条件,但往往许多受到肝炎病毒感染的人并未发生肝炎病,而只有患者机体存在着适合肝炎病毒生存、繁殖的条件--湿热时才会发病.而中医正是通过各种直接或间接驱除湿热的治疗手段,进而达到治疗病毒性肝炎的目的.因此,湿热在病毒性肝炎发病中的作用不容忽视.
关键词: 病毒性肝炎/病因病机 湿热 祛湿清热 活血化瘀 -
湿热并重发热验案1则
湿热之为病,因“内不能运水谷之湿,外复感时令之湿”而成.治疗湿热类温病,宜分清湿热之孰轻孰重,病位之上中下焦,擅于燮理中焦气机,细察兼变之症,分消湿热之邪,法随证立,方从法出,甘露消毒丹之类宜灵活运用.同时热病过程中的神志观察极为重要,如即将内闭心包,可急用安宫牛黄丸之类的开窍剂,并中病即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