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献资料
-
2000-2011年天津市肾综合征出血热流行特征分析
目的 了解和掌握天津市2000 -2011年肾综合征出血热(HFRS)的流行特征,为制定相关防控措施提供依据.方法 对天津市2000-2011年HFRS疫情资料采用描述流行病学方法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2000-2011年天津市共出现一波流行高峰,2002年发病数和发病率达到顶峰.2003年起发病率迅速下降.12年间累计报告HFRS病例1691例,死亡25例,每年平均发病率1.53/10万;城区发病率高于其他地区发病率(x2 =95.482,P=0.000),病例以男性青壮年为主,职业分布以农民和工人为主,发病时间集中在春季.鼠密度和鼠带病毒率指标自2004年出现明显下降趋势,近年稳定维持在较低水平,鼠带病毒指数与人群发病水平呈现正相关(r =0.886,P =0.000).结论 天津市HFRS疫情近年呈现持续平稳状态,但自然疫源性疾病的监测工作需要长期开展,积极掌握信息才能科学、及时、有效的指导防控工作.
-
1984-2008年河北省石家庄市肾综合征出血热流行特征分析
目的 总结分析25年来石家庄市肾综合征出血热(HFRS)的流行特征.方法 对1984-2008年石家庄市HFRS监测资料进行描述分析.结果 石家庄市的HFRS疫情出现了1986、1999年两个疫情高峰,从2003年开始,疫情迅速下降,报告发病率由2002年的13.28/10万迅速下降为5.71/10万,并逐年下降到2008年的0.32/10万(38例).全市疫情呈现出春季、宅区、流动人口多发的特点.2003-2008年的鼠间疫情监测发现,鼠密度、鼠带病毒率基本呈下降趋势,但2008年的鼠带病毒率突然升高到7.32%.全市HFRS优势鼠种为褐家鼠、小家鼠,其带病毒率分别为5.50%、5.21%.鼠密度、鼠带病毒率春季、室内较高.结论 尽管石家庄市HFRS疫情呈下降趋势,但不能掉以轻心,要加强监测,提高疫情报告质量,采取综合措施预防控制其卷土重来.
-
2005-2012年辽宁省凌海市肾综合征出血热鼠间疫情分析
目的 探索辽宁省凌海市肾综合征出血热(HFRS)鼠间疫情特征,为制定有效防制措施提供依据.方法 采用描述流行病学方法分析HFRS鼠间疫情.结果 居民区平均鼠密度4.11%,始终以褐家鼠为优势鼠种.野外平均鼠密度3.00%,优势鼠种由黑线仓鼠转为黑线姬鼠.居民区与野外鼠密度总体差异有统计学意义,野外鼠密度有上升趋势.居民区鼠带病毒率5.24%,鼠带病毒指数为0.0464;野外鼠带病毒率3.42%,鼠带病毒指数0.0320.居民区与野外鼠带病毒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野外鼠带病毒率有下降趋势.发病率与鼠密度、鼠带病毒指数均无相关性.隐性感染率与鼠密度、鼠带病毒指数均无相关性.结论凌海市鼠间疫情平稳,鼠密度、鼠带病毒指数与发病率、健康人群隐性感染率均无相关性.
-
葫芦岛市1992~2001年肾综合征出血热流行病学调查
目的分析葫芦岛市肾综合征出血热(HFRS)流行特点并提出控制措施.方法用描述流行病学方法和统计学方法.结果葫芦岛市主要鼠种为褐家鼠,以青壮年、男性、农民发病为主,鼠密度与发病率呈正相关关系,鼠密度、鼠带病毒率较高等是造成多年流行的主要原因,接种HFRS疫苗有效.结论应加大灭鼠力度,并提高HFRS疫苗接种率,以控制HFRS流行.
-
1996-2005年慈溪市肾综合征出血热监测分析
目的 分析慈溪市肾综合征出血热(HFRS)的流行规律,为制订防制对策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收集慈溪市1996-2005年HFRS疫情资料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慈溪市10年间共报告HFRS病例458例,年平均发病率为4.29/10万,死亡2例,病死率为0.44%.全市20个街道及乡镇均有发病,男女之比为2.63∶1,20~50岁青壮年人群高发,占72.71%,发病高峰在3-6月,职业分布以农民为主,占81.22%.褐家鼠为主要传染源;11份阳性鼠肺经PCR分型,结果均为家鼠型(Ⅱ型).结论 慈溪市是家鼠型HFRS低中发病区,加强监测,做好灭鼠工作,是预防HFRS流行的有效方法.
-
葫芦岛市肾综合征出血热疫区鼠类监测分析
目的分析葫芦岛市肾综合征出血热(HFRS)疫区的鼠种构成、鼠密度及鼠带病毒率情况,为HFRS防制提供依据.方法鼠密度监测采用粉迹法,每年春秋两季捕鼠,鼠肺组织冰冻切片,直接免疫荧光法测定.结果褐家鼠为优势鼠种,年平均鼠密度波动在4.89%~7.28%之间,鼠带病毒率波动在9.52%~13.48%之间,平均带病毒率为11.98%.结论应科学指导灭鼠,有效降低鼠密度、鼠带病毒率,以降低HFRS发病率.
-
2006年福建省肾综合征出血热疫情及监测结果分析
目的 对福建省2006年肾综合征出血热(HFRS)疫情及监测结果 进行分析,掌握疫情发展动态,控制流行,减少发病.方法 对全省疫情报告进行统计分析;应用笼夜法捕鼠,计算鼠密度及其组成,对鼠肺进行汉坦病毒抗原检测及病毒分型.结果 2006 年全省共发现 HFRS 患者96例,发病率0.27/10万,死亡1例,病死率1.04%.病例主要集中在南平市、宁德市和泉州市永春县,发病较严重的是周宁县,发病率达8.60/10 万,永春县发生6例.全年均有病例发生,大部分集中在秋冬及春季,占全年病例总数的89.58%.年龄分布以30~50岁居多,占70.83%.男女比例为2.84:1.室内平均鼠密度为5.74%,褐家鼠占52.82%.固定监测点周宁县野外鼠密度为5.41%,黄毛鼠占58.70%.室内鼠平均带病毒率为4.46%,发生疫情的疫点和一些特殊生境褐家鼠带病毒率较高.结论 福建省 HFRS 的主要宿主动物及传染源仍以褐家鼠为主,携带Ⅱ型病毒,老疫区周宁县疫情严重,重点疫区褐家鼠带病毒率高.永春县原是福建省家鼠型HFRS的老疫区,近几年基本无病例,2006 年发病例数亦较多,应予以关注.
-
1961-2010年南充市肾综合征出血热监测
目的 探索南充市肾综合征出血热(HFRS)的流行规律与特征,为其防制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统计1961 -2010年疫情资料,分析人群血清学和宿主动物监测结果.结果 1961 -2010年全市HFRS平均发病率为3.92/10万,病死率为4.09%,1976 - 1995年为发病的高峰期,呈现5月~7月和10月~翌年1月2个发病高峰,主要发病地区为3个市辖区和相邻的蓬安县,发病以青壮年男性农民为主;共捕鼠9种6 881只,总鼠密度10.80%,居民区以褐家鼠为优势鼠种,野外以四川短尾鼩和黑线姬鼠为优势鼠种,鼠肺HFRS抗原阳性率为4.75%,带病毒鼠主要为黑线姬鼠(8.75%)和褐家鼠(4.30%),HFRS发病与总鼠密度、野外黑线姬鼠密度及居民区内褐家鼠密度相关.结论 南充市属姬鼠型为主的混合HFRS疫区,发病呈高度散发和相对集中的流行特点.黑线姬鼠与褐家鼠是南充市HFRS的主要宿主动物及传染源,应综合预防,加强监测.
-
1961-2005年南充市肾综合征出血热监测研究
目的 探索肾综合征出血热(HFRS)在南充市的流行规律与特征,为制定防制对策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统计历年HFRS疫情,开展动物密度、种群、带病毒率及人群抗体水平监测,并对其进行综合分析.结果 45年来南充市HFRS平均发病率为4.30/10万,死亡率为0.18/10万,病死率为4.09%.发病率高是三区(7.83/10万)、蓬安(6.52/10万)和营山(4.02/10万),发病呈现5-7月和10月至翌年1月2个高峰;年龄以16~55岁组为多(85.70%);职业以农民为高(78.50%),健康人群隐性感染率为3.31%;宿主动物以黑线姬鼠与褐家鼠为优势鼠种.鼠肺HFRS抗原阳性率为5.20%,鼠带病毒率以黄胸鼠、小家鼠、黑线姬鼠为高,黑线姬鼠与褐家鼠,褐家鼠与四川短尾闙带病率均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南充市是以姬鼠型为主的混合HFRS疫区,发病呈高度散发和相对集中的流行特点.主要宿主动物及传染源是黑线姬鼠与褐家鼠,HFRS发病与鼠类总密度和居住区内褐家鼠密度密切相关.
-
2010-2013年宁夏泾源县流行性出血热鼠间疫情监测分析
目的 分析宁夏泾源县2010-2013年流行性出血热鼠间疫情特征.方法 采用夹夜法捕鼠,用免疫荧光法对鼠肺检测出血热病毒抗原,用ELISA双抗原夹心法检测鼠血膜IgG抗体.结果 2010-2013年泾源县捕鼠2科4属9种共1 940只,鼠优势种在室内为褐家鼠,在野外为黑线姬鼠,平均密度为3.88%,鼠肺抗原阳性率为0.77%,鼠血抗体阳性率为0.67%,平均鼠带毒率为0.72%.4年中,鼠密度和鼠带毒率均逐年增加,2013年鼠密度与2010、2011、2012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9.429,P<0.05),2013年鼠带毒率与2010、2011、2012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 =505.579,P<0.05).结论 宁夏泾源县流行性出血热鼠间疫情呈散发分布,鼠密度和鼠带毒率有扩散和上升趋势,加大监测疫情动态,避免人群出血热疫情再暴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