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360期刊网!
学术期刊
  • 学术期刊
  • 文献
  • 百科
电话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文献资料

  • 北京市大兴区3-12岁儿童乙型肝炎疫苗免后流行病学效果观察

    作者:韩庆英;高洁;马书花;侯文俊;袁明;李洁;石春兰;常庆红;王福珍;龚晓红

    目的评价大兴区新生儿接种乙型肝炎疫苗后血清乙肝病毒(HBV)标志物的变化.方法分析接种疫苗后乙肝疫情报告资料;采取多级整群随机抽样方法对该区3-12岁儿童进行横断面调查,并收集血清标本,应用固相放射免疫法检测血清中表面抗原(抗-HBsAg)、表面抗体(抗-HBc)、核心抗体(抗-HBc).结果共调查3-12岁儿童435名,表面抗原阳性1名(阳性率为0.2%);核心抗体阳性1名(阳性率为0.2%);表面抗体阳性202名,阳性率为46.4%,表面抗体滴度(GMT)为72.5.新生儿接种乙肝疫苗后,乙肝发病率由90年代的11.2/10万-22.9/10万降至0.4/10万.表面抗原携带率由3.2%降至0.2%,下降约92.8%.结论新生儿乙肝疫苗接种是预防和控制乙肝病毒感染的有效手段.

  • 一起误诊为伤寒的肠炎沙门菌食物中毒的调查分析

    作者:沈纪川;陈小霜;蔡衍珊;王玉林;谭铭雄;何洁仪;李宗有;宋铁

    目的 探讨2005年增城市一起误诊为伤寒的肠炎沙门菌引起的学校食物中毒暴发特征.方法 采用现场流行病学及病例对照方法进行调查,对采集的标本进行肠道致病菌培养和肥达反应检测.结果 该起疫情共报告病例22例,其中11例患者肥达反应抗"O"、抗"H"抗体升高超过1:160,19例患者进行粪便培养,检出4例肠炎沙门菌阳性.所有病例均有病前在学校食堂就餐史,未能采集到可疑中毒食物,通过病例对照调查分析鸡腿为可疑中毒食物,病例与对照的肥达反应结果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根据流行病学调查、病例临床表现和实验室检测结果,判定为一起肠炎沙门菌引起的食物中毒暴发,排除伤寒.

  • 我国三个地区性滥者1~14血清型解脲支原体感染状况调查

    作者:汪宁;赵季文;徐萃瑜;贺晓新;林舜华;方海林;姚航平

    本文报告了对275名女性滥者生殖道解脲支原体(Uu)感染状况的调查,并应用代谢抑制试验对分离出的175株Uu进行了血清分型研究.结果表明:1.Uu 1~14血清型的感染在我国均存在;2.不同地区Uu的优势血清型别差异较大;3.我国尚存在用Uu 1~14型标准抗血清不能鉴定的未定型Uu,未定型的Uu株主要发生在现患淋病、梅毒、尖锐湿疣的性滥者中,其流行病学意义值得进一步研究.

  • 2000~2004年河南省百日咳流行病学特征分析

    作者:于燕

    目的 掌握河南省百日咳目前的流行状况,为制定免疫策略和预测疫情趋势提供依据.方法 对2000~2004年河南省的疫情进行描述分析,了解发病水平和流行特征.结果 近5年河南省百日咳的发病率处于历史的低点,发病年龄仍集中在15岁以下,6~8月份为发病高峰,豫东地区有局部流行.结论 目前百日咳的防治重点仍应以学龄前儿童为主.切实做好儿童的常规免疫,同时加强疫情监测,及时发现并管理好传染源,防止局部暴发流行.

  • 温州市1990~1999年淋病、梅毒疫情分析

    作者:徐毅;山若青

    近年来,无论发达国家或发展中国家性传播性疾病均呈上升趋势.为了解温州市淋病、梅毒感染的流行特征,探讨流行规律,为防治工作提供科学依据,我们对1990~1999年淋病、梅毒疫情资料进行流行病学统计分析.现报告如下.

  • 2004-2005年长沙市麻疹实验室确诊病例流行病学特征分析

    作者:刘浩;陈建勇

    目的 了解麻疹实验室的监测状况和分析其监测结果.方法 对2004-2005年从长沙市各地收集到的187份疑似麻疹病例的血清标本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检测麻疹IgM体;并结合其个案调查资料用SPSS 10.0软件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麻疹发病男女性之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病例的发生呈明显的季节性,发病高峰为4~6月;70.1%的实验室确诊病例<15岁;68.8%的病例无免疫史或免疫史不详;1.9%的实验室确诊病例未表现出咳嗽、卡他性鼻炎、结膜充血这3种症状的其中之一.结论 加强麻疹实验室网络建设,提高麻疹实验室监测质量,同时应根据现实条件对预测的麻疹高危地区进行麻疹疫苗(MV)强化免疫,有效降低麻疹发病率.

  • 2005-2006年浙江省不明原因肺炎病例监测结果分析

    作者:韦余东;杨仕贵;王玮;高奕

    目的 分析2005-2006年浙江省不明原因肺炎病例监测结果,为制定传染性非典型肺炎(SARS)和人禽流感防制策略提供帮助.方法 对2005-2006年浙江省不明原因肺炎监测资料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2005-2006年浙江省累计报告不明原因肺炎病例29例,除去误报病例9例,协助外省调查病例3例,本省实际报告病例17例,其中1例被确诊为人感染高致病性禽流感;报告病例男女性别比为1.43:1;以儿童和老年人为主;冬、春季为高发季节,占82-35%;职业构成以农民为主;就诊时符合流感样病例数为14例,占82_35%.结论 不明原因肺炎患者就诊时所伴有的流感样症状具有较为重要的临床意义;应进一步规范不明原因肺炎的诊断和报告,为早期发现SARS和人禽流感病例提供帮助.

  • 一起甲型副伤寒水型暴发的流行病学调查分析

    作者:胡丹标;曹品元;黄美林;孔志芳;葛宝相

    2003年5月23日至6月28日,宁海县城关大桥李村发生甲型副伤寒暴发,共发病87例,罹患率达13.41%.经流行病学调查证实为一起以生活用水为主要传播途径的甲型副伤寒暴发疫情.

  • 一起农村乙型流感暴发的调查分析

    作者:牛建章;孙改儒;齐顺祥;盖信忠;许永刚;高惠敏;夏志贵;卫德安

    1998年5~6月间,河北省某县一农村发生一起类似流行性感冒疾病暴发的疫情.我们对其进行了流行病学、临床表现和病原学等方面的调查分析.

  • 湖南省肾综合征出血热监测研究

    作者:戴德芳;张红;刘运芝;刘富强;李芳彩;高立冬;吴子贵;李伟

    目的 了解2002-2005年湖南省肾综合征出血热流行特征和流行趋势,以制定针对性防制措施.方法 采用描述流行病学研究方法进行疫情分析;在5个监测点,采集健康人群血清进行隐性感染率调查,以夹夜法在室内外捕获小兽,以免疫荧光法(DFA、IFA)和酶联免疫吸附实验(ELISA)检测汉坦病毒(HV)抗原、抗体,并用单克隆抗体分型;对实验大鼠进行质量监测,对疑似病例进行动态IgM、IgG抗体检测.结果 全省2002-2005年发病呈下降趋势,主要发病在11月至次年1月,低峰处于8~9月,高发区为湘潭市、长沙市、邵阳市、怀化市和益阳市;青壮年男性农民为主要发病者,男女发病率之比为2.05:1,临床疑似病例实验室确诊率为26.84%;兽间疫情调查表明,总鼠密度为3.4%,室外为3.31%,室内为3.59%,黑线姬鼠是野外的优势宿主,褐家鼠是室内的优势宿主,监测点间捕获率、带毒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其中黑线姬鼠主要携带Ⅰ型汉坦病毒,褐家鼠主要携带Ⅱ型汉坦病毒;健康人群的隐性感染率为5.88%;实验大鼠HV抗体阳性率为1.72%.结论 湖南省为混合型的肾综合征出血热疫区,为有效控制肾综合征出血热应加强监测和预防措施,加强灭鼠和预防接种.

  • 175例麻疹流行病学调查分析

    作者:徐娥芬;陆惠芬

    目的了解麻疹流行病学特征.方法采用回顾性调查方法对2005年1~6月湖州市中心医院收治的175例麻疹病例资料进行分析.结果麻疹抗体总阳性率为55.4%(97/175).麻疹流行特点是散发和小范围流行同时存在.发病有明显的季节性,1月份发病开始上升,5月份下降.发病以青壮年为主,占58.6%,其次为10岁以下儿童,占20.0%.男女性别比为1:1.3.结论除儿童外,青壮年也为易感人群,应采取相应措施重点预防和保护.

    关键词: 麻疹 流行病学 分析
  • 桂林市2002年27例狂犬病流行病学调查分析

    作者:李革莉

    狂犬病是一种人畜共患的急性传染病,人被带有狂犬病病毒的犬、猫等肉食动物咬伤而得病.目前缺乏特效治疗方法,病死率极高几乎达100.00%.对人类健康构成了严重威胁.桂林市2002年发生狂犬病27例,全部死亡,占全市因传染病死亡人数(46例)的58.70%.为了控制本病在我市的流行,本文对27例狂犬病在我市的流行特征进行分析,并提出控制策略和措施.

  • 麻疹疫苗免疫成功者感染麻疹情况分析

    作者:俞素珍;凌罗娅;王立成;戴斌;王信子;王树巧;朱琦平;吴霆

    诸暨麻疹疫苗免疫持久性研究基地自1973年建立至今,已整整25年.期间,除1985年发生麻疹122人,其中4人为观察对象外,未发现观察对象有发病的.为了解这些麻疹疫苗免疫成功者(观察对象)感染麻疹情况,于1998年11月对其中746人观察对象和当年自然麻疹患者13人进行血清学追踪监测和流行病学个案调查,现将调查结果报告如下.

  • 喀什地区HIV抗体检测阳性结果分析

    作者:王露;安允萍;米娜瓦;于玲;古丽皮叶

    我站自1997年发现第一例艾滋病毒感染者以来,至2001年底已检出HIV抗体阳性者32例.为掌握我区艾滋病流行病学状况,强化预防工作,现将感染者资料分析如下.

  • 643例性传播疾病流行病学分析

    作者:王孝文;谢清梅;赵国;曹松山;宋辉;付东太

    为探讨性病门诊病例流行病学特征,提供防治工作依据.按照<性病诊断标准与治疗方案>确诊病人,进行资料整理分析.结果表明,性病仍呈上升趋势,梅毒上升速度快,非淋菌性尿道(宫颈)炎已升至第一位,每年春秋季发病较高,3、4、5、9、10等5个月发病占67.9%,20~39岁年龄组发病占90.7%,无业、个体、司机等职业发病较高,男性高于女性(1.36:1).性病流行形势依然严峻;性紊乱仍是引起性病流行的主要因素;流行模式发生变化.除加强预防性宣传教育外,因地制宜地在高危人群中推广使用避孕套十分必要.

  • 甘肃省某少数民族自治州性病艾滋病流行病学和行为学调查研究

    作者:余爱玲;王健;张小清;苟伟斌;郁华;石林;王炳涛;汪佐明;张小汉

    目的了解甘肃省少数民族地区性病艾滋病流行现状及该地区人群艾滋病性病基本知识与相关危险行为的特征,为开展预防干预和制定防制策略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采取分层整群抽样的方法,采用访谈式匿名调查,进行艾滋病基本知识、态度及相关行为的问卷调查,同时采集5ml血液进行HIV抗体、梅毒血清学、乙肝表面抗原、丙肝抗体的检测.结果该地群众性病艾滋病三种传播途径的知晓率为42.47%,80%的人不愿意与HIV感染者或艾滋病病人握手和共同进餐;63%的人不愿意帮助和鼓励周围的HIV感染者;15岁以前发生首次性行为的比率为10.71%,38.12%的人有过婚外或婚前性行为,发生婚外或婚前性行为其中有2个以上性伴的比率84.88%,在进行婚外或婚前性行为时从不使用安全套的比率为72.22%,不使用避孕套的主要原因是当时没有和没想到要用.血清学检测未检出HIV抗体阳性者,梅毒确认阳性30例,感染率为3.53%,HBsAg阳性率为7.06%,HCV抗体阳性率为1.41%,与甘肃省病毒性肝炎血清流行病学调查无差异.结论该地区人群艾滋病认知程度低,与艾滋病关系密切的梅毒感染率较高,存在艾滋病流行的危险因素.因此,应加强该地区少数民族群众的性病艾滋病健康教育,积极开展艾滋病性病基本知识、性健康和安全性行为教育等干预工作,改变危险行为,降低梅毒的发病率,预防控制艾滋病经性途径的传播.

  • 1991~2004年浙江省常山县钩端螺旋体病流行特征分析

    作者:陈左霞;易槐明;韩小芳;陈恩富

    目的了解常山县钩端螺旋体病的流行特征,为制定防治对策提供科学依据.方法用描述性流行病学方法对1991~2004年常山县钩体病的流行特征进行分析,采用病人和宿主动物病原学、血清学监测方法探索主要的流行菌群.结果1991~2004年常山县钩体病平均发病率为19.29/10万,以中青年农民为主,男性高于女性;7~9月为发病高峰,流行形式主要呈稻田型.病原学监测检出钩体菌株32株,以黄疸出血群为主,占59.38%(19/32).血清学监测阳性率50.74%(171/337),以黄疸出血群和七日热群为主,分别占50.29%和30.41%.黑线姬鼠为优势鼠种,带菌率为4.32%,蛙、猪、牛等未检出带菌者.结论常山县钩端螺旋体的主要流行菌群为黄疸出血群和七日热群,主要宿主动物为黑线姬鼠,采用相应的菌苗接种为主导措施,可以有效控制该病的流行.

  • 1950-2006年浙江遂昌县细菌性痢疾流行动态分析

    作者:叶水福;金忠平

    目的 探讨细菌性痢疾的流行动态及其影响因素.方法 采用描述流行病学方法 ,搜集遂昌县1950-2006年该病疫情资料并系统分析.结果 1950-2006年累计报告细菌性痢疾17 138例,年平均发病率158.25/10万,发病率总体呈稳中下降趋势;死亡110例,年平均死亡率1.02/10万;季节主要集中于8~10月份,占59.94%;地区主要分布于县城及人口相对集中的乡镇;1990年后爆发病例的构成比呈上升趋势.结论 加强对预防和控制菌痢的重视,以学生和儿童为重点,加强疫情监测、健康教育、学校水源和食品安全的卫生监管.

  • 325例HIV/AIDS免疫功能状况及其与病程关系的研究

    作者:杨莉;王玲;周曾全;闫文云;张光彩;王玉;崔文庆;陆继云;李江嵘;施玉华

    目的了解云南HIV感染者/AIDS病人的免疫功能状况及其与病程的关系,探索适合云南省省情的HIV/AIDS治疗的实验室指标.方法收集门诊325例HIV/AIDS的相关流行病学资料和静脉血,应用流式细胞计数仪和三标TruCount荧光标记单克隆抗体试剂盒进行CD4、CD8的绝对计数,使用b-DNA仪和RNA3.0 Assay版本试剂对其中151例进行病毒载量的测定.结果(1)165例HIV感染者和160例艾滋病病人的CD4、CD4/CD8均未表现出性别差异(P>0.05).(2)HIV感染者和AIDS病人CD4、CD8和CD4/CD8未表现出年龄差异(P>0.05).(3)HIV感染者和AIDS病人CD4、CD8和CD4/CD8汉族与傣族无差异(P>0.05).(4)AIDS病人的CD4细胞明显低于HIV感染者,且均低于正常对照组,三者之间差异有显著性(P<0.001).(5)根据CD4细胞数不同,将研究对象分为3组:A组CD4细胞>350/μl,B组CD4细胞为350-200/μl,C组CD4细胞<200/μl,结果显示,组间CD4、CD4/CD8和病毒载量均存在显著性差异(P<0.001),随着CD4和CD4/CD8的减少,病毒载量不断上升,呈现负相关(r=-0.369,P<0.01).CD8计数在A组和B组间差异无显著性(P>0.05),而均与C组差异有显著性(P<0.001).(6)将40份血液传播、31例性传播的HIV感染者和AIDS病人,以暴露时间的不同(≥5年和<5年),各分为两组,结果两组之间差异有显著性(P<0.05).(7)AIDS病人的CD4和CD4/CD8与疾病谱有关.结论HIV感染者和AIDS病人的CD4、CD8和CD4/CD8无年龄、性别及民族差异,但随着暴露时间的延长,CD4和CD4/CD8则明显下降.CD4、CD8、CD4/CD8和病毒载量与临床进程明显相关,CD4和CD4/CD8与病毒载量呈现负相关,CD4和病毒载量可以成为评估疾病发展、药物疗效的重要指标.目前的治疗指导方针CD4细胞计数≤350/μl是可行的.AIDS病人的CD4和CD4/CD8与疾病谱有关,可以成为预防机会性感染指导用药的指标.

  • 1995-2005年山西省阳泉市梅毒疫情流行趋势分析

    作者:路秀平

    目的 了解1995-2005年山西省阳泉市梅毒疫情流行病学特征,为制定有效的防治措施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对1995-2005年性病报告资料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1995-2005年阳泉市累计报告梅毒病例1280例,占报告性病总数的11.01%.梅毒发病率呈明显上升趋势.由1995年的0.33/10万上升到2005年的18.04/10万;病例主要集中在20~39岁人群,占71.64%,男性占53.36%:工人发病高,占27.27%;中学文化程度占85.39%;Ⅰ期和Ⅱ期梅毒占85.47%,隐性梅毒占11.56%,胎传梅毒占1.17%.感染途径以性传播为主.结论 梅毒在阳泉市仍呈快速增长趋势,已进入高流行阶段.应加大对青壮年人群,特别是煤矿工人、无业(待业)人员的防治知识宣传及高危人群的行为干预,采取积极有效的预防控制措施,以控制阳泉市梅毒的传播与流行.

24814 条记录 7/1241 页 « 12...45678910...12401241 »

360期刊网

专注医学期刊服务15年

  • 您好:请问您咨询什么等级的期刊?专注医学类期刊发表15年口碑企业,为您提供以下服务:

  • 1.医学核心期刊发表-全流程服务
    2.医学SCI期刊-全流程服务
    3.论文投稿服务-快速报价
    4.期刊推荐直至录用,不成功不收费

  • 客服正在输入...

x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