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献资料
-
中医药治疗隐匿型IgA肾病86例疗效观察
IgA肾病是常见的难治性原发性肾小球疾病,目前西医在治疗上尚无大的突破.笔者对86例仅有尿检异常而无临床症状的隐匿型IgA肾病采用中医药治疗,取得较好的疗效.现报道如下.1 资料与方法1.1 病例选择选择符合下列条件的病例:①符合隐匿性肾炎和IgA肾病的诊断标准[1];②按1982年WHO分型标准,肾脏病理Ⅰ~Ⅲ级;③24 h尿蛋白值<1.5 g/24 h.排除标准:①肝脏疾病及其他原因引起的续发性IgA肾病;②肾功能异常者;⑨合并严重高血压、心衰及合并有心、脑血管、肝等严重原发疾病者;④不能坚持服用中药者.
-
崔公让教授治疗狐(或虫)病临床经验
所谓狐(或虫),是指其症状狐疑惑乱不定,而且有“蚀于喉为(或虫)”与“蚀于阴为狐”的区别.崔公让教授认为湿热、瘀毒是本病的发病关键,其发病初期多由感受湿热毒气所致,继之中阳受损,脾虚而聚湿酿热,湿热内生;或灼伤阴津,虚火内炽.热邪在内扰乱神明,在外则发为痈疡.整个病变过程,初期邪实为主,热毒炽盛,血脉失和;热毒难去,耗阴伤津,乖违气血,血痪于内,经久损及脏腑,抑遏阳气,在疾病后期形成正虚邪实之候.在治疗上,崔老认为中医分型不必过细,分为湿热蕴毒和气阴两虚型两类即可;在治疗方法上也是独出机杼,崔老认为本病的发病与结核菌感染密切相关,配合抗结核药的规范应用很有必要.
-
戴海青教授运用“导法”治疗带下病的经验总结
戴海青教授认为湿邪久病入络可致瘀,瘀能生湿,互为因果,共同为患,阻滞胞宫发为带下.运用导法将化瘀除湿类药物滴入直肠,使药物更迅速、更直接地作用于盆腔组织,改善盆腔血运循环,进而改变阴道微生态,其法独树一帜,为阴道微生态的治疗和研究提供了新思路.
-
祛湿化瘀法在荨麻疹中的运用
湿邪、瘀血作为荨麻疹发病中的病理产物与荨麻疹的发病有密切的关系.运用祛湿化瘀法加减治疗荨麻疹能取得满意的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