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360期刊网!
学术期刊
  • 学术期刊
  • 文献
  • 百科
电话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文献资料

  • 针刺治疗风痰阻络型中风120例

    作者:冯毅;裴音

    中风是临床常见病、多发病,其发病率、病死率及致残率均较高,其中风痰阻络型中风是临床较常见的类型之一.1999年3月-2002年3月,笔者共观察治疗120例,现将结果报道如下.

  • 疏风通络方在风痰型咳嗽变异性哮喘治疗中的效果观察

    作者:陈月宁;翁小光

    目的:探讨疏风通络方在风痰型咳嗽变异性哮喘患者治疗中的效果.方法:100例风痰型咳嗽变异性哮喘,随机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各50例.对照组给予茶碱缓释片行常规西医治疗,治疗组在对照组用药基础上,同时行自拟疏风通络方中医治疗,观测两组治疗前后血清指标、体征及症状积分、临床治疗效果及安全性.结果:治疗后,治疗组血清γ-干扰素(IFN-γ)、白细胞介素-4(IL-4)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日间咳嗽、夜间咳嗽、咳痰、咽痒、咽干口渴、气急、胸痛、哮鸣音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临床总有效率为84.00%,治疗组临床总有效率为96.00%,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均未出现不良反应.结论:疏风通络方在风痰型咳嗽变异性哮喘治疗中,可发挥宣上开肺,止咳平喘的功效,从而有效改善患者血清指标、临床症状、体征,且疗效确切,无不良反应,值得推广.

  • 探讨疏风通络方治疗风痰型咳嗽变异性哮喘的效果

    作者:严建雄;麦妙坚;谭子珍

    目的:分析疏风通络方治疗风痰型咳嗽变异性哮喘的临床疗效.方法:本次观察中入选的88例风痰型咳嗽变异性哮喘患者入选时间为2016年2月~2017年4月,我院按照治疗方法的差异性将其均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44例.对照组治疗方法为茶碱缓释片,观察组在此基础上选择疏风通络方,比对两组临床疗效.结果:①两组治疗后血清指标经对比差异显著,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②观察组和对照组症状体征积分除痰中血丝外,其余指标经对比均P<0.05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③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95.46%)高于对照组治疗总有效率(81.82%),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结论:风痰型咳嗽变异性哮喘选择疏风通络方治疗疗效显著,可将血清指标进行有效改善,具有临床应用价值.

  • 驱风开窍散为主辨治头痛120例

    作者:王根荣

    1临床资料所选病例均系功能性头痛患者,即必须经CT或MRI检查证实大脑无器质性病变,常见有血管性头痛、偏头痛、紧张性头痛等.往往疼痛反复发作,神经系统检查无阳性体征.中医分型按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医政司制定的<头风急症治疗规范>[1]中标准,共分5型:风火型、风痰型、风瘀型、阳虚寒凝型和气血亏虚型.

  • 苓桂术甘汤加味治疗风痰型婴儿支气管炎的临床效果

    作者:谢兰星

    目的:探究苓桂术甘汤加味治疗风痰型婴儿支气管炎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某院儿科2017年2月~2018年2月收治的86例风痰型婴儿支气管炎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根据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试验组和参照组各43例,参照组采用口服氨溴特罗口服溶液治疗,实验组在参照组的基础上联合使用苓桂术甘汤加味治疗,比较两组患者治疗效果以及复发率.结果:试验组治疗有效率为97.67% 明显高于参照组86.05%,支气管炎复发率为6.98% 明显低于参照组23.26%,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风痰型婴儿支气管炎采取苓桂术甘汤加味治疗可显著提高治疗效果,降低复发率的发生风险,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 麻杏止嗽汤治疗儿童风痰型感染后咳嗽疗效观察

    作者:陈志鑫;范暖东

    目的:观察麻杏止嗽汤治疗风痰型儿童感染后咳嗽的临床疗效.方法:将60例风痰型感染后咳嗽患儿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30例.治疗组给予麻杏止嗽汤口服,对照组予孟鲁司特钠咀嚼片治疗.治疗后观察患儿咳嗽、咯痰症状的改善情况,评估近期和远期治疗效果.结果:治疗后,2组咳嗽、咯痰积分均较治疗前降低,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咳嗽、咯痰积分均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7天,治疗组总有效率90.0%,对照组总有效率66.7%,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14天,治疗组总有效率100%,对照组总有效率73.3%,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复发率6.7%,对照组复发率27.3%,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麻杏止嗽汤治疗风痰型儿童感染后咳嗽,可有效改善患儿的咳嗽、咯痰症状,效果优于孟鲁司特钠咀嚼片,且复发率低.

  • 银翘散治疗面神经炎的体会

    作者:唐瑞平

    面神经炎是指茎乳突孔内面神经的急性非化脓性炎症所致的急性周围性面瘫,亦称倍耳氏麻痹.以病侧面肌麻痹瘫痪、口眼歪向健侧面,或兼见耳痛不适为特征.任何季节,任何年龄均可发病,以20-40岁为多见,多为一侧患病,双侧患病甚少[1].本病属"中风-中经络"的范畴,中医多称为"面瘫""口僻"" 僻".其证候分有风寒型、风湿型、风热型、风痰型、气虚瘀血型等[2,3].临床以风寒证为多见,但笔者对5例辨证属风热证者,采用银翘散化裁治疗,均获速效,特报告如下:例1 胡某,男,3岁,1990年4月22日诊.

360期刊网

专注医学期刊服务15年

  • 您好:请问您咨询什么等级的期刊?专注医学类期刊发表15年口碑企业,为您提供以下服务:

  • 1.医学核心期刊发表-全流程服务
    2.医学SCI期刊-全流程服务
    3.论文投稿服务-快速报价
    4.期刊推荐直至录用,不成功不收费

  • 客服正在输入...

x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