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献资料
-
南京城区儿童青少年功能性躯体化症状及其相关因素
目的:调查南京城区6~16岁在校儿童青少年功能性躯体化症状(FSS)的发生率及其影响因素.方法:采取分层整群随机抽样法,采用自编一般情况调查表和Achenbach儿童行为量表(Child Behavior Checklist,CBCL)对南京市6个区7017名在校儿童进行评估.结果:①功能性躯体化症状的总检出率为7.6%;②6~11岁与12~16岁年龄组、男生与女生组的功能性躯体化症状的检出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49.329,48.883;均P<0.001);③家庭结构(x2=36.460,P=0.000)、教养方式(x2=13.628,P=0.009)、与家人关系(x2=14.984,P=0.001)、与周围人关系(x2 =37.679,P=0.000)显著影响着儿童FSS的发生率;④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矛盾型的教养方式(OR=0.911,95%CI:0841~0.987)、不和睦的家庭关系(Or=0.780,95%CI:0.614~0.992)、不和睦的老师/同学关系(ORF=0.684,95%CI:0.549~0.852)是儿童青少年功能性躯体化症状的危险因素.结论:①南京城区儿童青少年的功能性躯体化症状的检出率为7.6%,小年龄组的儿童比大年龄组的表现出更多的躯体化症状,男生比女生表现出更多的躯体化症状;②教养方式、与家人和周围人关系是儿童青少年功能性躯体化症状的主要预测指标.
-
家庭支持对功能性躯体化症状患儿焦虑的影响研究
目的 调查功能性躯体化症状(FSS)患儿家庭支持感与焦虑现状,探讨家庭支持对FSS患儿焦虑的影响,为FSS患儿及其家庭成员进行有效的健康教育提供依据.方法 采取整群便利抽样方法,采用家庭关怀度指数问卷(APGAR)和汉密尔顿焦虑量表(HAMA)对2012年1月-2014年4月在该院儿科门诊就医及住院的180例FSS患儿进行问卷调查.结果家庭支持度对FSS患儿焦虑症状有显著的预测作用(P<0.05).结论 对FSS患儿进行良好的家庭支持可减轻其焦虑症状.
-
儿童功能性躯体化症状研究述评
功能性躯体化症状(Functional-somatic Symptoms,FSS)是指无法用医学知识解释,或经医学治疗后无改善的躯体不适症状,多发于儿童和青少年群体,常伴随焦虑、抑郁等心理障碍共同发生.儿童FSS的发病受多方因素的影响,包括社会文化、年龄、性别、家庭环境、生理易感性等.各个心理学流派从不同视角提出了儿童FSS的心理理论模型.心理干预,尤其是认知行为疗法和放松-生物反馈疗法对治疗儿童FSS有较好的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