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献资料
-
188例重症真菌性角膜炎患者病原学及临床特征分析
目的 分析重症真菌性角膜炎的病原学及临床特征,为预防重症真菌性角膜炎提供科学依据. 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3年3月到2015年3月就江苏大学附属昆山医院的188例重症真菌性角膜炎患者的临床资料,分析其流行病学、病原学和临床特征. 结果 188例重症真菌性角膜炎患者中,角膜刮取物真菌培养阳性132例,阳性率为70.21%,其中镰刀菌属感染72例(54.54%),曲霉菌属感染33例(25.00%),念珠菌属感染18例(13.64%),其他菌属感染9例(6.82%).患者平均年龄(51.6±10.4)岁,男性患者较常见(120例,63.83%).文化程度普遍较低(61.70%),职业多为农民(62.23%),居住在农村患者发病率高(72.34%).有眼部外伤史1 53例,其中106例为植物性外伤,自身免疫性疾病及其他疾病病史次之,共73例.药物治疗痊愈25例,手术治疗107例(81.06%),其中行穿透性角膜移植术67例(62.62%),行板层角膜移植术29例,行眼内容剜除术或眼球摘除术11例. 结论 重症真菌性角膜炎感染真菌以镰刀菌及曲霉菌属为主,感染者主要为老年男性农民,植物性外伤史是重症真菌性角膜炎发病的主要危险因素,主要治疗手段为穿透性角膜移植手术.
-
重症真菌性角膜炎患者流行病学、病原学及危险因素
目的 探讨重症真菌性角膜炎患者流行病学、病原学及危险因素.方法 220例重症真菌性角膜炎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将坏死组织刮取物接种于真菌培养皿内,30~37℃培养1~2 w,观察有无菌群生长.结果 50~59岁男性农民为该病症的主要人群;受教育程度普遍偏低,高中及以下占比达84% ;手术治疗是目前重症真菌性角膜炎首选治疗手段,患者占比82.28% ,药物保守治疗者占比17.73% ;眼部外伤史或植物性外伤史(45.91%)、自身免疫性疾病及其他疾病病史(31.82%)为诱发重症真菌性角膜炎的主要危险因素;镰刀菌属为主要致病菌55.45% ,其次依次为曲霉菌属23.18% 、念珠菌属9.09% 、其他菌属3.18% ;临床表现分别为眼红100.00% 、眼痛100.00% 、畏光97.27% 、流泪95.45% 、分泌物增多94.55% ;典型病变为菌丝苔被100.00% 、伪足91.36% 、卫星灶90.00% 、免疫环或内皮斑83.64% 、前房积脓50.00% 、角膜穿孔45.91% .结论 明确掌握重症真菌性角膜炎患者流行病学、病原学和危险因素将有助于阻断病情持续恶化,而当前手术治疗为其优选治疗方案.
-
重症真菌性角膜炎治疗的临床分析
目的:探讨结膜瓣遮盖术联合药物治疗重症真菌性角膜炎的临床疗效.方法:对我院在2010年1月~2012年1月收治的38例真菌性角膜溃疡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总结分析.所有患者均因角膜感染无法控制而将所有坏死组织清除,行结膜瓣遮盖术,同时给予氟康唑药物治疗.结果:38例患者中有34例患者在一次手术后,角膜溃疡得到治愈,2例在术后7d因前房积脓过多,导致结膜瓣脱落,在实施二次手术后,病情得到控制.2例因感染未得到控制,术后14d经患者强烈要求,行眼球摘除术.94.7%的患者经结膜瓣遮盖术联合氟康唑治疗治愈了角膜溃疡,保存了眼球.结论:重症真菌性角膜炎的临床治疗中,应用结膜瓣遮盖术联合氟康唑治疗方法可显著提高治愈率、提高患者视力、缩短住院时间,值得在真菌性角膜炎的临床治疗中推广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