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献资料
-
中国-哈萨克斯坦边境阿拉山口口岸鼠体蚤及游离蜱感染巴尔通体调查
目的 对中国-哈萨克斯坦(中哈)边境阿拉山口口岸地区捕获的野生鼠类体表寄生蚤与游离蜱进行巴尔通体核酸检测,为该地区鼠传疾病提供风险预警和依据.方法 于2016年1-9月采集鼠类体表蚤及游离蜱,进行形态学鉴定,提取蚤类全基因组,采用PCR扩增巴尔通体gltA、ITS和ribC基因,阳性产物进行Blast分析,利用Mega 6.0软件构建分子遗传进化树.结果 共采集蚤2 139匹,隶属于6属7种,其中臀突客蚤为优势蚤种;采集游离蜱243只,均为亚洲璃眼蜱.其中臀突客蚤、叶状切唇蚤突高亚种和后弯怪蚤均检测到巴尔通体DNA片段,蜱中未检测到巴尔通体阳性片段.通过测序得到3株不同基因的巴尔通体序列,gltA、ITS和ribC的DNAman同源性分别为93.61%、52.54%和86.72%.Blast比对和进化树分析结果与Bartonella sp.AL01、02、04相同.结论 中哈边境阿拉山口口岸地区3种鼠体寄生蚤均携带巴尔通体.
-
DNA条形码技术在中国-哈萨克斯坦边境阿拉山口地区鼠类鉴定中的应用
目的 以中国-哈萨克斯坦边境(中哈边境)阿拉山口地区常见鼠种为研究对象,使用线粒体细胞色素C氧化酶亚基Ⅰ (COⅠ)和细胞色素b(Cytb)基因,利用DNA条形码技术鉴定鼠种.方法 2013-2014年在中哈边境阿拉山口地区采集鼠类样本,形态学鉴定完毕后提取鼠肝脏DNA,用PCR方法扩增线粒体CO Ⅰ和Cytb基因,进行测序及Blast分析,使用Mega 6.0软件构建分子进化树.结果 共采集鼠类样本4属7种382只,COⅠ和Cytb基因鉴定与形态学鉴定结果相符.结论 DNA条形码技术可对鼠类进行有效的鉴定,为口岸快速准确地识别宿主及监控外来医学媒介生物提供了科学依据.
关键词: DNA条形码 中国-哈萨克斯坦边境 种类鉴定 细胞色素C氧化酶亚基Ⅰ 细胞色素b -
中国-哈萨克斯坦边境阿拉山口口岸地区凶小库蚊中首次检测到沃尔巴克氏体
目的 调查中国-哈萨克斯坦(中哈)边境阿拉山口口岸地区优势蚊种凶小库蚊携带沃尔巴克氏体情况及其基因型,为防控蚊媒传播疾病提供依据.方法 2015年4-10月,在中哈边境一区、二区、阿拉山口艾比湖湿地自然保护区,利用诱蚊灯和挥网法采集蚊虫,PCR扩增沃尔巴克氏体wsp基因,测序后进行Blast分析,利用Mega 6.0软件构建分子遗传进化树.结果 凶小库蚊感染沃尔巴克氏体的阳性率为3.33%(2/60);wsp基因遗传进化树显示,沃尔巴克氏体wsp基因序列属于A(wAlbA)和B(wAlbB)2个超级基因组.结论 中哈边境阿拉山口口岸地区首次检测到凶小库蚊携带沃尔巴克氏体,其基因型为wAlbA和wAlbB型,为应用沃尔巴克氏体通过种群替换阻断蚊媒疾病的传播等防控技术提供了基础资料.
关键词: 沃尔巴克氏体 凶小库蚊 聚合酶链式反应 中国-哈萨克斯坦边境 -
中国-哈萨克斯坦边境阿拉山口地区小兽携带汉坦病毒调查
目的 了解中国-哈萨克斯坦(中哈)边境阿拉山口口岸地区捕获小兽携带汉坦病毒(HV)情况,为该地区对HV感染流行的防控提供依据.方法 2016年1-11月采用夹捕法和弓形夹法在中哈边境铁路沿线区域捕获小兽,随机选取95份小兽肺组织提取RNA并反转录为cDNA.采用HV特异性引物进行PCR检测,阳性产物进行测序、分析并利用MEGA 6.0软件构建分子遗传进化树.结果 95份小兽样本经PCR检测及测序发现阳性样本24份(其中大沙鼠11份,红尾沙鼠、子午沙鼠和柽柳沙鼠各4份,灰仓鼠1份),阳性率为25.26%.经DNAman比对分析发现5个不同HV基因型,同源性为98.41%;BLAST序列分析均与GenBank数据库中已登录的汉城型汉坦病毒(SEOV)的同源性达98.09%~98.33%.遗传进化树显示,与汉城型DPRK08聚为一支.结论 中哈边境阿拉山口铁路沿线区域首次在大沙鼠、红尾沙鼠、子午沙鼠、柽柳沙鼠和灰仓鼠中检测出SEOV,证实该地区有5种鼠类携带感染HV.
关键词: 小兽 汉坦病毒 聚合酶链式反应 阿拉山口口岸 中国-哈萨克斯坦边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