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360期刊网!
学术期刊
  • 学术期刊
  • 文献
  • 百科
电话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文献资料

  • 小儿过敏性紫癜血清白介素-23水平变化的意义

    作者:宋晓颖;王淑义;姜伟

    目的 探讨白介素23(IL-23)在儿童过敏性紫癜(HSP)发病机制及预后评估中的作用.方法 选取2012年5月至2014年10月住院的过敏性紫癜患儿46例为HSP组,随机选取同期同年龄段健康体检儿童18例为对照组.应用双抗体夹心ELISA法分别检测对照组、HSP组(不同分期:急性期,缓解期;不同分型:单纯型,肾型,关节型,腹型,混合型)血清中IL-23水平,并检测不同时期HSP患儿血清免疫球蛋白、补体、C-反应蛋白及 β2微球蛋白水平.结果HSP组患儿急性期血清IL-23水平较对照组升高(P<0.05),其中以肾型、混合型升高为明显,治疗后缓解期HSP组患儿血清IL-23水平较急性期降低(P<0.05).HSP组急性期血清IL-23水平与 β2微球蛋白水平呈正相关(P<0.05).结论 血清 IL - 23 水平变化反映了 HSP的病情状况,同时能为 HSP肾炎的早期诊断提供线索.

  • IL-10对变应性鼻炎大鼠鼻黏膜组织中RANTES表达的影响

    作者:苏小明;刘卫卫;吕荣荣

    目的 探讨外源性白细胞介素-10(IL-10)对变应性鼻炎(AR)大鼠鼻黏膜组织中信号转导和转录激活因子3(STAT3)、转化生长因子β(TGF-β)、IL-23、IL-17A的表达的影响.方法 选取SPF级成年SD大鼠54只,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AR组、IL-10组、对照组.AR组和IL-10组大鼠在第1天、第7天、第14天采用腹腔注射0.3 mg诱导白蛋白(OVA)和15 mg氢氧化铝[Al(OH)3]进行建模,对照组仅给予等量生理盐水;建模第21天时,AR组每天给大鼠滴鼻含50μg OVA的生理盐水20μl,对照组以生理盐水滴鼻,IL-10组在给予OVA的同时,腹腔注射40 pg/kg的IL-101 ml,连续7 d.观察三组大鼠鼻黏膜组织HE染色以及鼻涕、鼻痒及喷嚏评分;利用酶联免疫吸附法测定三组大鼠血清中IgE、OVA sIgE水平,以及三组鼻黏膜组织中STAT3、TGF-β、IL-23、IL-17A蛋白表达水平.结果 HE染色病理结果显示,对照组大鼠鼻黏膜无腺体增生、偶见嗜酸性粒细胞;AR组可见大鼠鼻黏膜腺体增生明显,见大量嗜酸性粒细胞浸润;IL-10组可见大鼠鼻黏膜腺体增生较AR组显著减少,可见少量嗜酸性粒细胞浸润.AR组大鼠的鼻涕、鼻痒及喷嚏评分均显著高于对照组,而IL-10组大鼠上述症状评分较AR组降低(P<0.05).AR组大鼠血清中IgE、OVA sIgE水平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鼻黏膜组织中STAT3、TGF-β、IL-23、IL-17A蛋白表达水平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而IL-10组大鼠上述指标均低于AR组(P<0.05).结论 外源性IL-10可上调AR大鼠鼻黏膜组织中RANTES阈值的表达,从而影响AR大鼠的STAT3、TGF-β、IL-23、IL-17A的表达.

  • 拟人参皂苷F11在大鼠体内的药物代谢研究

    作者:王金辉;李铣

    目的探讨拟人参皂苷F11在大鼠体内的药物代谢产物及其过程.方法 ip拟人参皂苷F11后,应用TLC分析排泄物中的代谢产物,并利用制备薄层分离制备代谢产物,通过波谱解析(MS,1HNMR,13CNMR,1H-1H COSY)确定其结构.结果从粪便中分离鉴定了3种代谢产物,分别为拟人参皂苷RT5,ocotillol和1个新的代谢产物F-3-1,并确定其结构为6-O-α-L-吡喃鼠李糖基(1-2)-β-D-吡喃葡糖基-(20S,23S,24R)-达玛-20(24)-环氧-3β,6α,12β,23,25-五醇(6-O-α-L-rhamnopyranosyl-(1-2)-β-D-glucopyranosyl-(20S,23S,24R)-dammar-20(24)-epoxy-3-β,6α,12β,23,25-pentanol).但在尿液和胆汁中并未发现任何代谢产物.结论拟人参皂苷F11不被肝脏代谢,但胆汁排泄物可在肠道被代谢为水解和氧化产物.

  • 三花假卫矛中的一个新三萜化合物

    作者:丁佩;周蔓青;王奎武

    目的 研究三花假卫矛(Microtropis triflora Merr.et Freem.)的化学成分.方法 采用硅胶柱色谱,Sephadex LH-20凝胶柱色谱,半制备高效液相色谱仪等分离技术进行分离纯化,通过理化性质和波谱方法鉴定化合物的结构.结果 从三花假卫矛的甲醇提取物中分离得到10个化合物.其结构分别鉴定为:3,25-环氧-1α,3α,11α,12,23,24-六羟基-乌苏-12-烯(1),β-香树脂醇(2),β-香树脂醇棕榈酸酯(3),3β-羟基-12-齐墩果烯-11-酮-3-棕榈酸酯(4),羽扇豆醇(5),木栓酮(6),3-氧-木栓烷-28-羧酸(7),齐墩果酸(8),大子五层龙酸(9)和直楔草酸(10).结论 化合物1为一个新的三萜类化合物,并对Bcap37及SMMC7721肿瘤细胞具有显著抑制作用,IC50值分别为27.86和11.38 μg·mL-1.

  • IL-17和IL-23拮抗剂治疗银屑病研究进展

    作者:邓维;张晓艳

    目前美国食品药品监督局(FDA)批准用于临床的IL-17抗体拮抗剂包括secukinumab、ix-ekizumab和brodalumab,三者治疗中度至重度斑块状银屑病皮损清除均优于对照组TNF-α拮抗剂,且安全性及耐受性均较好.三种IL-23拮抗剂risankizumab,guselkumab和tildrakizumab目前均在III期临床试验中,初步临床试验结果表明三种药物治疗银屑病较对照组TNF-α拮抗剂具有更快达到皮疹改善、更高皮疹清除率和注射次数更少的优势.本文就上述六种生物制剂治疗银屑病的研究进展进行了综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