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献资料
-
372例流浪精神障碍患者临床调查分析
目的:调查乌鲁木齐市安宁医院2010年1月至2011年12月收治的流浪精神障碍患者的流行学特征,为政府制定相关政策提供依据.方法:采用自行编制的调查表调查,使用SPSS17.0软件包进行统计处理.比较不同年份的病例在性别、年龄、民族等因素的计数资料采用x2检验,年龄采用百分位分布.在病人来源、入院原因、入院诊断、出院转归等资料采用率和构成比.结果:单因素分析显示,年度比较在性别构成、年龄构成及民族构成比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在住院病例总数上男性多于女性;在年龄分布中,主要集中在16~60岁年龄段,年龄分布比较无统计学意义,P>0.05;在病人来源、入院原因、疾病诊断、病人治疗转归方面与普通住院精神病患者比较有特殊性.结论:政府有关部门应该针对流浪精神障碍患者特点制定相应政策和措施给予救助.
-
流浪精神障碍患者临床特征与安全管理对策
目的::了解流浪精神障碍患者的临床特征和危险因素,为进一步改进安全管理措施提供依据。方法:对收治由“110”民警送入院的120例流浪精神障碍患者,进行回顾性统计分析。结果:①流浪精神障碍患者共73例,其中男性47例,女性26例,男性多于女性,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年龄18~68岁,平均年龄(33.95±12.24)岁;②合并躯体疾病30例(41.10%),以感染性疾病、皮肤软组织损伤、中重度贫血比例为高。结论:精神障碍患者外出流浪既有病理、心理和社会因素,又有独特社会人口学特征,掌握流浪精神障碍患者的临床特征,有效规避了精神科护理安全的风险,保证了患者的安全。
-
利培酮合并丁螺环酮治疗流浪精神障碍患者的效果分析
目的 对利培酮合并丁螺环酮治疗流浪精神障碍患者的效果进行探究.方法 选取2012年1月~2017年1月期间本院收治的流浪精神障碍患者中抽取92例,随机、均等分为对照组(利培酮治疗)与研究组(利培酮合并丁螺环酮治疗).对比不同组别治疗前后PANSS症状群评分、临床效果.结果 治疗前两组患者PANSS症状群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治疗后均有所降低,研究组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研究组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两组不良事件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 利培酮合并丁螺环酮治疗流浪精神障碍患者能够改善患者临床症状、提升治疗效果,并且具有较高的安全性.
-
氯氮平与氯丙嗪治疗流浪精神障碍的临床对比研究
目的:对比分析氯氮平与氯丙嗪治疗流浪精神障碍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12年2月~2016年9月我院收治的流浪精神障碍患者174例,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对照组采用氯丙嗪治疗,观察组采用氯氮平治疗,对比两组临床疗效、认知功能恢复情况及不良反应.结果:观察组治疗有效率(89.66%)明显高于对照组(77.01%)(P<0.05);观察组治疗后认知功能恢复情况优于对照组(P<0.05),不良反应发生率(8.05%)显著低于对照组(19.54%)(P<0.05).结论:氯氮平治疗流浪精神障碍临床疗效明显,且可提高认知能力,减少不良反应.
-
流浪精神障碍患者临床特征分析及干预对策
目的 探讨研究早流浪精神障碍患者临床特征分析及干预对策.方法 选取2016年5月~2017年5月于本院收治的流浪精神障碍患者115例作为观察组,并选取同期非流浪群体精神障碍患者115例作为对照组,均给予常规护理加以干预,后比较观察两组患者的临床表现及精神状态评分.结果 观察组精神症状、迟缓、激惹、社会兴趣及社会能力等各项NOSIE评分均较对照组对应值高;观察组躯体疾病、行为症状、情感症状、行为障碍及情感障碍等临床表现发生率均较对照组对应值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中62例患者(53.91%)已回归家庭;26例(22.61%)继续住院接受治疗;27例(23.48%)由救助站收容.结论 流浪精神障碍患者临床表现存在多样性特点,临床需针对其表现特点给予康复训练、心理干预、基础护理及饮食护理等措施进行综合性干预,有利于改善患者精神缺损情况,对加快其社会和生活功能恢复进度具有较好的辅助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