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献资料
-
胃黏膜pH值监测在ICU的应用与护理
目的 探讨胃黏膜pH值(pHi)监测在ICU危重病人治疗、护理及评估病人预后中的应用以及ICU护理人员在胃pHi监测过程中的注意事项.方法 将60例ICU危重病人,按照疾病危重度评分(APACHE Ⅱ),应用分层随机化法分为2组.试验组(30例)采用胃pHi监测,当pHi下降时及时采取干预措施使pHi维持正常;对照组(30例)行常规ICU治疗与护理.观察两组病人多器官功能不全(MODS)发生率、病死率、存活率及住ICU时间.结果 试验组多器官功能不全发生率、病死率、及住ICU时间显著低于对照组(均P<0.05).结论 胃PHi监测对器官功能不全发生有良好的预警作用,及时对pHi降低的病人采取干预措施可以明显提高病人存活率并缩短住ICU时间.
-
奥美拉唑在颅脑手术围术期的胃黏膜保护作用
上消化道出血是颅脑手术危及患者生命的严重并发症之一,其发生率为25%~75%[1],常见的原因是应激性溃疡(stress ulcer,SU)或急性胃黏膜病变(acute stress mucosal lesion,AGML).奥美拉唑在上消化道出血中的作用确切.国内对于应激性溃疡多数还停留在出血后的治疗上,部分研究目标已经转移到预防的角度,但对颅脑手术引起的应激性溃疡的预防,笔者还鲜见报道,尤其是在应激状态下预防治疗后,观察体内相关激素、反映胃黏膜灌注状态的指标有无变化的研究甚少.
-
星状神经节阻滞对颅脑外伤急诊手术患者术中胃黏膜pHi的影响
目的:研究右侧星状神经节阻滞(SGB)对颅脑外伤急诊手术患者术中胃黏膜pH值(pHi)的影响.方法:40例颅脑外伤需要急诊手术患者按Glasgow评分(GCS)均分为2个组,GCS≥8分为轻中度组(Q组),GCS<8分为重度组(Z组);每组又随机均分为右侧星状神经节阻滞(S亚组)和对照(C亚组)2个亚组,共得到QS、QC、ZS、ZC 4个亚组,每组10例.全麻平稳后QS、ZS亚组和QC、ZC亚组分别用0.25%布比卡因10 mL和0.9%氯化钠液10 mL进行右星状神经节阻滞干预,比较干预前(T0)、术中1 h(T1)、手术结束时(T2)和手术结束后1 h(T3)胃黏膜pHi的变化.结果:QC亚组各时点pHi比ZC亚组相应时点高;QS、ZS亚组T1~T3时点pHi比同亚组T0时点高,也比对照的QC、ZC亚组相应时点高;pHi增加的幅度ZS亚组比QS亚组高.结论:颅脑外伤患者术中胃黏膜pHi均降低,且降低程度与颅脑外伤程度正相关;SGB能改善其术中胃黏膜pHi,且颅脑外伤程度越重改善效果越明显.
-
电针刺激天枢穴对重型颅脑损伤病人肠内营养并发症的防治作用
目的:探讨电针刺激天枢穴对重型颅脑损伤病人肠内营养(EN)并发症的防治作用. 方法:将117例重型颅脑损伤行EN治疗的病人随机分为试验组(56例)和对照组(61例).试验组病人在EN的同时给予电针刺激穴位;对照组只给予EN治疗.观察两组病人发生误吸、反流、吸入性肺炎、腹泻、消化道出血等并发症的情况,并每天测定病人胃黏膜的二氧化碳分压(PgCO2)和pH值(pHi)以及胃潴留量和喂养量. 结果:试验组病人电针刺激穴位后以上并发症的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试验组病人经电针刺激穴位后胃黏膜PgC02明显降低,胃黏膜pHi明显升高,胃潴留量明显减少,喂养量明显增加,两组间比较差异均有显著性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应用电针刺激天枢穴位治疗,能明显降低重型颅脑损伤病人EN治疗的并发症.
-
电刺激足三里对危重症病人肠内营养并发症的防治作用
目的:探讨电刺激足三里穴对危重症病人肠内营养(EN)并发症的防治作用. 方法:将ICU中61例行EN的病人随机分为试验组(29例)和对照组(32例).试验组病人在EN的同时给予穴位电刺激;对照组只给予EN治疗.观察两组病人发生误吸、反流、吸人性肺炎、腹泻、消化道出血等并发症的情况,并每天测定病人胃黏膜的二氧化碳分压(PgCO2)和pH值(pHi)以及胃潴留量和喂养量. 结果:试验组病人误吸、反流、吸人性肺炎、腹泻、消化道出血的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两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两组病人胃黏膜PgCO2与pHi在第2、3、4、5、6和7天组间比较,试验组胃黏膜PgCO2明显降低、胃黏膜pHi明显升高(P<0.05);试验组胃潴留量明显减少,喂养量明显增加(P<0.05). 结论:应用电刺激足三里穴位治疗,能明显降低EN并发症,使危重症病人的EN支持更为安全有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