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献资料
-
窦性心律下通过三维电压标测心肌梗死后瘢痕性室性心动过速
目的 介绍一种不需行拖带标测,而在窦性心律下可标测和消融心肌梗死后瘢痕性室性心动过速(室速)的方法.方法 两例男性患者,均在心肌梗死和冠状动脉再通治疗后出现室速.经胺碘酮治疗后出现甲状腺功能异常而停药.其中例1为前壁心肌梗死合并心尖部室壁瘤,在发作室速时心功能恶化伴顽固咳嗽;例2为下后壁心肌梗死,其临床室速有两种形态,室性早搏(室早)有多种形态.该两种情况占心肌梗死后室速的大部分,均不太适合常规的拖带标测.首先在窦性心律时在Carto系统指导下建立左心室的三维电解剖图,通过调整瘢痕区电压标准,使梗死边缘区三层结构清楚显示后,沿边缘区行起搏标测,通过特征电位和测量刺激至QRS间距来判定峡部区,然后以峡部区为中心,以垂直于边缘区的方向行连续线性消融,直至室速不能被诱发视为消融终点.结果 两例在消融前均可反复诱发室速,在经过几条垂直线消融后室速均不能被诱发,随访3个月室速也未复发.心功能和生活质量明显改善.但例1出现室壁瘤附壁血栓.结论 对大多数心肌梗死后瘢痕性室速患者,均可在窦性心律下标测到其关键峡部区,并以此为中心点沿着垂直于边缘区方向行线性消融,以室速不能被诱发做为急性期终点同样能得到较好的远期成功率,但术后1个月需保持华法林抗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