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360期刊网!
学术期刊
  • 学术期刊
  • 文献
  • 百科
电话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文献资料

  • 早期康复护理对急性脑梗死患者肢体功能恢复的影响

    作者:苗保红;吕小培;徐源

    目的:早期康复锻练及护理对急性脑梗死患者肢体功能恢复的影响.方法:采集60例急性脑梗死偏瘫患者分观测组30例,对照组30例,2组药物治疗基本相同.对照组患者赋予常规治疗及患者自我随意的锻炼,观测组患者在此基础上进行有计划的早期肢体康复锻练.结果:经早期康复锻练的患者肌力康复显著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意义(P<0.05).结论:早期康复锻练能改善脑梗死患者肢体功的恢复,对提升患者生活能力及生存活动起到重要的促进作用[1].

  • 早期康复锻练对急性脑梗死患者肢体功能恢复的效果分析

    作者:冷皎

    目的:探讨早期康复锻练对急性脑梗死患者肢体功能恢复的影响。方法将116例急性脑梗死患者随机分为康复组58例)和对照组(58例)。对照组采用单纯药物治疗及未经指导的自我锻炼,康复组在此基础上采用早期肢体功能康复锻炼,包括主动和被动锻炼,患肢和日常活动能力训练心里护理及生活自理能力的护理指导,四周后进行效果评价。结果锻炼后两组肌力比较,康复组上肢肌力和持匙进餐,扶拐行走等日常生活活动能力的恢复优于对照组P<0.05,下肢肌力恢复无显著差异。结论早期实施康复训练能明显改善急性脑梗死患者偏瘫肢体功能和ADL能力,降低致残率,提高生存质量。

  • 早期康复锻练对急性脑梗死患者肢体功能恢复的影响

    作者:徐昌业

    目的 分析研究早期康复锻练对急性脑梗死患者肢体功能恢复的影响.方法 回顾性分析总结我院收治的72例急性脑梗死患者的临床资料,其中对照组36例采取常规药物治疗,观察组36例患者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同时进行早期康复锻炼,包括主动和被动锻炼,患肢和日常活动能力训练,心理疏导及生活自理能力训练,4周后采用简式Fugl-Meyer(FMA)评分评价患者的肌力,采用Barthel评分进行患者的日常生活能力效果评价.结果 治疗1个月后,观察组FMA评分较对照组明显改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1个月后,观察组Barthel评分较对照组明显改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早期实施康复训练能明显改善急性脑梗死患者偏瘫肢体功能和日常生活能力,降低致残率,提高生存质量.

  • 早期康复锻炼对急性脑梗死患者肢体功能恢复的影响

    作者:陆晓霞

    目的 探讨早期康复锻练对急性脑梗死患者肢体功能恢复的影响.方法 将39例急性脑梗死患者随机分为康复组(23例)和对照组(16例).对照组采用单纯药物治疗,康复组在此基础上采用早期肢体功能康复锻炼,包括选择合适的时机、预防肢体畸形及肌肉萎缩、采用Bobath法对肢体功能进行康复锻炼、自理生活能力锻炼、作业疗法、心理护理等,30 d后进行效果评价.结果 锻炼后两组肌力比较,差异有显著性意义(均P<0.01);锻炼后自主进食、基本生活自理能力显著增强(P<0.05,P<0.01).结论 早期康复锻练能促进急性脑梗死患者肢体功能的恢复,提高患者的生活能力及生存质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