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献资料
-
神经根沉降征与重度中央型/混合型腰椎管狭窄受压节段硬膜囊横截面积变化的相关性研究
目的:评价神经根沉降征与重度中央型/混合型腰椎管狭窄节段硬膜囊横截面积变化之间的关系,并探讨其可能的发生机制.方法:回顾性分析2012年1月~2015年6月齐齐哈尔医学院附属第二医院明确诊断为腰椎管狭窄症(LSS)的87例患者的MRI图像,均被确诊为中央型或混合型LSS,MRI明确显示L3/4或L4/5节段至少一个扫描层面的硬膜囊横截面积(cross-sectional area,CSA)≤80mm2.患者均有间歇性跛行,行走距离≤500m.单节段狭窄61例,其中L3/4狭窄19例,L4/5狭窄42例;双节段(L3/4、L4/5)狭窄26例,共筛选出符合标准的狭窄节段113个,分析其中神经根沉降征阳性的发生率,并将其分为沉降征阳性组与沉降征阴性组.L3/4、L4/5节段各扫描3层,在横截面MRI T2加权相图像上测量小硬膜囊CSA、小椎管正中矢状径(PAD)、大硬膜囊横截面积差(CSAD),组间比较采用t检验;进一步采用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receiveroperating characteristic curve,ROC-curve)即ROC曲线分析神经根沉降征阳性发生率与小硬膜囊CSA、小椎管PAD、大硬膜囊CSAD之间的相关性.结果:在113个重度腰椎管狭窄节段中,28个狭窄节段沉降征阴性,85个狭窄节段沉降征阳性,神经根沉降征阳性发生率为75.22%.神经根沉降征阳性组小椎管PAD为12.00±2.10mm,阴性组为11.47±2.04mm,两组比较有统计学差异(P,<0.05);阳性组大硬膜囊CSAD为36.94±13.97mm2,阴性组为18.60±7.70mm2,两组比较有统计学差异(P<0.01);阳性组小硬膜囊CSA为47.34±12.55mm2,阴性组为45.16±15.35mm2,两组比较无统计学差异(P>0.05).小椎管PAD的ROC曲线下面积值(AUG)为0.64(P<0.05);大硬膜囊CSAD的ROC曲线下面积值(AUC)为0.929 (P<0.01);小硬膜囊CSA的ROC曲线下面积值(AUC)为0.557 (P>0.05).结论:阳性神经根沉降征的发生与狭窄节段硬膜囊受压变窄的变化程度有关,硬膜囊大CSAD可作为评估腰椎管狭窄节段硬膜囊受压变窄的变化程度的指标.
-
退变性中央型腰椎管狭窄硬膜囊横截面积与神经根沉降征相关性研究
目的 利用MRI测量退变性中央型腰椎管狭窄(LSS)硬膜囊横截面积(CSA),研究其与神经根沉降征(NRS)相关性,探讨NRS对LSS的诊断价值.方法 选择2017年4月至12月于大连大学附属中山医院就诊经MRI诊断中央型LSS患者500例,其中男性189例,女性311例;年龄45~80岁,平均年龄62.83岁;临床主要表现为腰腿痛、下肢无力、下肢麻木及间歇性跛行等症状.根据小CSA分组,并获取每组内所有狭窄节段NRS的阳性病例,计算其阳性率.运用SPSS 20.0统计学软件行统计学分析,获得NRS阳性发生率与CSA间的相关性及退变性ISS在不同腰椎节段中的分布特点.结果 500例患者中1 038个狭窄节段共43.0%病变节段位于L4~5节段,39.1%位于L3~4节段,17.9%位于L2~3节段;其中NRS阳性组550个狭窄节段,NRS阴性组488个狭窄节段.阳性NRS在L2~3、I3~4、L4~5节段的分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8.688,P<0.05);经两两比较得NRS阳性率在L3~4,L~5节段的分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I4~5节段的NRS阳性率高于L3~4节段.LSS轻度狭窄中NRS阳性103例,NRS阴性332例;LSS中度狭窄中NRS阳性147例,NRS阴性122例ASS重度狭窄中NRS阳性300例,NRS阴性34例;NRS阳性率与小CSA的变化呈显著的负相关(r=-0.940,P<0.05),CSA越小,阳性NRS的发生率越高.LSS组中NRS阳性率,单节段<双节段<多节段,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65.612,P<0.05).结论 退变性中央型LSS中NRS阳性与CSA具有显著相关性,NRS阳性可提示椎管狭窄,并可以作为临床评估和量化LSS的一种辅助方法.
-
MRI显示神经根沉降征在腰椎管狭窄症中的应用价值
背景:神经根沉降征在腰椎管狭窄症患者中的应用价值目前仍未有专家共识.目的:探讨神经根沉降征在腰椎管狭窄症患者中的阳性率及其关系.方法:收集281例由于腰痛或腰腿痛在复旦大学附属金山医院骨科门诊或病房申请行腰椎MRI检查的患者,其中男119例,女162例.对患者腰椎管横截面积及椎管矢状径进行定量测量,以腰椎管横截面积及椎管矢状径是否狭窄进行分组,比较各组间神经根沉降征阳性率的差异.结果与结论:①单独以硬膜囊横截面积是否狭窄进行分组:神经根沉降征在重度腰椎管狭窄症患者中的阳性率为91.4%,在非狭窄患者中阳性率为39.6%,在轻度腰椎管狭窄患者中阳性率为53.5%,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但在轻、中度与中、重度狭窄患者中阳性率差异无显著性意义;②单独以腰椎管矢状径是否狭窄进行分组:非狭窄和狭窄患者的神经根沉降征阳性率差异有显著性意义(44.3%,76.1%,χ2=21.469,P=0.000);③联合硬膜囊横截面积和腰椎管矢状径两个指标分组:硬膜囊横截面积<120 mm2或者腰椎管矢状径<10 mm提示存在腰椎管狭窄,非狭窄和狭窄患者的神经根沉降征阳性率差异有显著性意义(40.6%,80.6%,χ2=30.539,P=0.000);④结果表明,神经根沉降征是否可以作为诊断腰椎管狭窄症的一项指标仍有待进一步探讨,尽管在重度狭窄患者中阳性率较高,但在非狭窄人群中同样有较高的阳性率,单纯以沉降征诊断腰椎管狭窄存在假阳性,结合硬膜囊横截面积和椎管矢状径及神经根沉降征共同诊断腰椎管狭窄的意义较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