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献资料
-
灾害伤与成批伤伤员的现场救治策略、原则以及关键新技术、新方法应用
为整体提高应对突发事件中灾害伤与成批伤伤员的医学救援能力,提倡和实施灾害现场救治新理念、新模式、新装备、新疗法势在必行.实施信息化、网络化、整体化、环环相扣无缝隙连接的灾害现场救治新模式,采用“流动便携式ICU急救车”、乡村医师急救包、急救箱、瞬锋急救切割器等现场救治关键新技术应用,在综合治疗基础上,应用大剂量维生素B6联用20AA高支链肝病复方氨基酸注射液(丰诺安)新疗法,配合柴黄参祛毒固本汤等适合治疗灾害伤与成批伤伤员简便、实用、廉价的中西医结合疗法等.大大缩短灾害伤与成批伤伤员获得确定性治疗的时间,提高了救治的成功率.这种灾害伤与成批伤伤员的现场施救、现场救治关键新技术应用、信息网络告知、途中救护到院内抢救、手术住院治疗等连续性急救方式,从根本上打破了传统的急诊救治模式,赢得了抢救伤病员的黄金时间.构建起一条环环相扣、高效快捷的“现场伤员救治链”,能够降低灾害伤与成批伤伤员的伤残率和死亡率.
关键词: 灾害医学 成批伤 无缝隙连接救治新模式 现场救治 急救医疗标签 急救医疗服务通信系统 -
院前急救科研网络建设探讨
随着我国院前急救医学的不断发展,院前急救科研网络与培训建设需要进一步完善.急救科研网络是建立紧急医疗救援中心与急救分中心(站)、医疗救援中心与医院、紧急医疗救援中心与社区、各城市急救中心(站)之间的科研信息平台,以达到急救科研信息共享、经验交流、课题研究以及人员培训的目的.建设急救科研网络有利于提高院前急救的总体水平,有利于急救科研的协作开展和急救知识的普及,从而提高我国院前急救医疗的总体水平.
关键词: 急救医疗服务通信系统 急救医疗服务 信息交流 -
武汉市急救中心利用通讯指挥调度系统开展紧急救援的探讨
武汉市急救中心于2001年开始建设通讯指挥调度系统并于同年投入运行,实现了合理规划急救网络、采取动态调度策略,提高了救护车的有效利用率.本文阐述了通讯指挥调度系统对院前急救事业带来的转变及在各类紧急救援中发挥的积极作用.
关键词: 急救医疗服务通信系统 武汉 -
急救服务网络社区化建设研究进展
急救医疗服务的重点人群在社区,社区急救的顺利开展是急救医疗服务成功的根本保证.本文主要针对国外发达国家急救服务的社区开展情况、国内急救网络的社区化建设情况进行系统的概括.
关键词: 急救医疗服务 社区卫生服务 急救医疗服务通信系统 -
信息化、网络化、整体化环环相扣无缝隙连接的现场救治新模式的创建体会
目的 探讨创建信息化、网络化、整体化环环相扣无缝隙连接的现场救治新模式的体会.方法 比较采用ZX120急救信息预告知系统的处理组与未采用此系统的对照组60 s内完成接听呼救电话率、接收指令后出车率、院前院内衔接率;比较处理组与对照组的心血管疾病康复出院率、猝死抢救成功率、脑部创伤康复出院率的差异;同时比较两组严重多发伤(创伤严重度评分>30)患者的救治效果.结果两组60 s内完成接听呼救电话次数间差别有统计学意义(P<0.05);接到调度发出出车指令后60 s内出车台次间差别有统计学意义(P<0.05);60 s内完成院前院内衔接例次间差别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心血管疾病康复出院率间差别有统计学意义(P<0.05);猝死患者抢救成功率间差别无统计学意义(P>0.05);脑部创伤患者康复出院率间差别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中严重多发伤患者救治效果间差别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伤病员的现场施救、信息网络告知、途中救护到院内抢救、手术住院治疗等连续性急救方式,赢得了抢救伤病员的黄金时间,构建起一条环环相扣、高效快捷的现场患者救治链,能够降低突发灾害患者的伤残率和病死率.
关键词: 计算机通信网络 急救医疗服务通信系统 信息系统 -
通讯指挥调度系统在武汉市急救中心院前急救中的应用及发展
2008年1月12日-2月2日,武汉市遭遇罕见的雪灾天气,在给人民群众生活造成了严重的影响和损失的同时也给院前急救带来困难,武汉市急救中心通讯指挥调度系统在应对此次雪灾天气的急救工作中临阵不乱,起到了迅速接警、统一指挥、高效调度、快速反应、资源共享等作用.本文阐述了武汉急救中心通讯指挥调度系统在应对自然灾害的紧急救援中发挥的积极作用及未来发展.
关键词: 自然灾害 急救医疗服务通信系统 -
数字化院前急救医学系统的组成与应用
随着计算机及通讯信息技术在医学中的广泛应用,医疗卫生事业也进入了崭新的信息时代,各医院已于20世纪90年代实现了医院数字化、信息化管理,而院前急救信息的管理仍停留在传统意义上的管理.本文主要针对数字化院前急救医学系统的组成与应用进行系统的概括和介绍.
关键词: 急救医疗服务通信系统 信号处理 计算机辅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