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360期刊网!
学术期刊
  • 学术期刊
  • 文献
  • 百科
电话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文献资料

  • 乳磨牙为支抗前牵引矫治后上牙弓变化的初步研究

    作者:叶金梅;王洪涛;邓利琴;翟佳羽;姜杰;邓细河

    目的 探讨以乳磨牙为支抗,上腭快速扩大联合前牵引矫治替牙早期严重骨性Ⅲ类错畸形的牙颌结构和上颌牙弓的变化.方法 选择替牙早期严重骨性Ⅲ类错畸形患儿10名,以乳磨牙为支抗,上腭快速扩大联合前牵引矫治6个月,治疗前(T1)治疗后(T2)进行X线头影测量和石膏模型牙弓测量分析,采用配对t检验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 矫治结束时患儿侧貌明显改善,SNA增大2.70±0.97°,ANB角增大3.99±1.95°,Wits值增大3.21±1.00 mm,有统计学差异(P<0.001).牙弓宽度增加值从后向前逐渐减小,牙弓周长增加4.66+0.93mm,均有显著性差异(P<0.001).结论 以乳磨牙为支抗,上腭快速扩大联合前牵引矫治替牙早期严重骨性Ⅲ类错畸形后侧貌改善明显,上颌骨显著生长和前移,牙弓宽度及牙弓周长增加,能解除上牙弓小于5mm的轻中度拥挤.

  • 上颌前方牵引联合上腭快速扩大对骨性安氏Ⅲ类错(牙合)患者颅面结构的影响

    作者:陈远萍;李霞;韩光红;张栋梁;冯小东

    目的:探讨上颌前方牵引联合上腭快速扩大对伴有上颌发育不足的骨性安氏Ⅲ类错()患者颅面结构的影响,评价上颌前方牵引矫治效果与骨龄之间的关系.方法:选择26例骨性安氏Ⅲ类错()患者,伴有上颌深度发育不足,无颌骨高度发育异常.依据矫治前头颅定位侧位片颈椎骨的成熟程度(Cvs)分为两组,早期矫治组(18例)处于骨生长发育高峰之前(Cvs1-3),晚期矫治组(8例)处于骨成熟高峰或高峰稍后(Cvs4-6).所有患者在上腭快速扩大之后,开始前方牵引.结果:与同组矫治前比较,矫治后两组SNA、ANB、MP-FH、PP-MP、U1/SN、Go-Me、Co-A、PNS-A'(PP)、Wits、Overjet增加(P<0.05),SNB、L1-MP减小(P<0.05);早期矫治组中FH-PP减小(P<0.01).矫治后早期矫治组与晚期矫治组间疗效比较,早期矫治组SNA、SNB、PP-MP和Co-A增加(P<0.05).结论:上颌前方牵引后上颌向前生长增加,下颌向前生长受抑制伴有顺时针旋转,上切牙唇倾,下切牙舌倾;上颌前方牵引联合上腭快速扩大在骨生长发育高峰前期能够诱导更为显著的骨性改变.

  • 上颌前方牵引联合上腭快速扩大对骨性安氏Ⅲ类错牙合患者上气道间隙的影响

    作者:李霞;陈远萍;付春茂

    目的:探讨上颌前方牵引联合上腭快速扩大对伴有上颌发育不足的骨性安氏Ⅲ类错牙合患者的颅面结构和上气道间隙的影响,以及颅面形态改变与上气道间隙改变之间的关系.方法:研究对象共26人,为骨性安氏Ⅲ类错牙合伴有上颌骨深度发育不足,无颌骨高度发育不调.根据矫治前X线头颅定位侧位片上颈椎发育程度判断,均为生长发育期患者.行上腭快速扩大后,开始上颌前方牵引治疗.结果:在多因素分析中,3个上气道头影测量变量(SPPS, MPS,IPS)均能建立显著有效的回归方程.结论:颅面形态改变与上气道间隙改变之间能建立有效的回归方程.前方牵引后,上颌向前生长及下颌的改变与上气道间隙改变有显著的联系,说明上颌前方牵引能影响上气道间隙.

  • 后牙反(牙合)骨性安氏Ⅲ类错(牙合)早期矫治后腭的变化

    作者:叶金梅;王洪涛;邓利琴;翟佳羽;姜杰;邓细河

    目的:探讨以乳磨牙为支抗的上腭快速扩大联合前牵引矫治早期骨性Ⅲ类错(牙合)合并后牙反(牙合)畸形患者腭形态的变化.方法:12例替牙早期骨性Ⅲ类错(牙合)合并后牙反(牙合)病例,第一阶段Hyrax支架式上腭快速扩大器扩大2-3周至上颌牙舌尖咬在下颌牙颊尖.第二阶段前牵引至前牙覆盖2~4 mm,对矫治前后模型进行腭形态测量.结果:腭底宽增加1.98 mm±0.97 mm,磨牙距增加5.04 mm±1.30 mm,腭底宽增加量/磨牙距的增加量为41%,上颌牙槽突夹角增加8.57°±4.05°,左磨牙的倾斜角颊倾8.99°±4.06°,有磨牙的倾斜角颊倾8.34°±3.94°,变化均有显著性差异.腭深度改变无显著性差异.结论:上腭快速扩大联合前牵引是矫治替牙早期骨性Ⅲ类错(牙合)合并后牙反殆畸形的较好方法,腭底宽、磨牙距、上颌牙槽突夹角、磨牙倾斜角的增加均有显著性差异.腭的明显变化使畸形的上腭趋向正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