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献资料
-
下颌切牙缺失的临床诊断设计与咬合关系调整
目的通过临床实例介绍下颌三切牙患者各种不同的临床诊断设计方案和咬合关系调整的要点.方法对于下牙列缺失一颗切牙而成为三切牙的病例,根据临床不同情况,分别采用:(1)下颌对侧双尖牙或侧切牙减数;(2)上颌对应侧单侧减数;(3)缺牙处开展间隙后修复(4)移动下颌牙弓,缺牙侧建立完全近中关系等方法,结合片切、改变牙轴等手段调整中线和Bolton比值,以取得正常的前牙覆(牙合)、覆盖和后牙咬合关系.结果以上几种不同类型的病例都取得了较好的矫治效果,前牙覆(牙合)覆盖正常、上下中线一致,后牙咬合关系均较好.结论下切牙缺失患者咬合关系调整难度较大,临床诊断设计应与常规不同,通过不对称拔牙、单侧拔牙、修复、片切和改变牙轴等手段可以调整中线和Bolton比值,取得正常的前牙覆(牙合)、覆盖和后牙咬合关系.
-
不对称拔牙矫治的临床应用体会
目的 探讨不对称拔牙矫治的临床治疗要点.方法 22例采用不对称拔牙的病例,12例患者存在下颌第一磨牙严重龋坏;6例患者存在上颌侧切牙严重龋坏或先天缺失;4例患者同时存在下颌第一磨牙和上颌侧切牙严重龋坏.均采用直丝弓矫治技术.结果 矫治疗程18~32个月,平均22个月.矫治后患者均达到牙齿排列整齐、前牙覆(牙合)覆盖正常、后牙尖窝交错的咬合关系,软组织侧貌得到一定程度的改善.结论 不对称拔牙矫治在支抗控制合理的情况下能够取得满意的效果.
-
不对称拔牙矫治安氏Ⅱ类亚类错(牙合)
目的:探讨不对称拔牙矫治安氏Ⅱ类亚类错(牙合) 的疗效、适应证和临床意义.方法:对8例安氏Ⅱ类亚类错(牙合) 患者采用不对称拔牙模式进行矫治,将矫治前后的X线头影测量数据进行对比.结果:①∠1-FH减少12.04°,∠1-MP减小1.07°;②上、下唇突度分别减小2.62mm和1.04mm.上述测量项目矫治前、后的均值之间,差异具有显著性(P<0.05).结论:不对称拔牙模式适用于下切牙唇倾度和下唇突度较小的牙源性安氏Ⅱ类亚类错(牙合)患者.
-
正畸治疗中磨牙的拔除和保留(二十八)——不对称拔牙模式的矫治设计
目的:总结一组不对称拔牙矫治病例,分析不同拔牙模式的矫治要点和临床处理方法.方法:28例不对称拔牙矫治病例,男3例,女25例,年龄11.5~33岁,平均18.1岁,均为第一磨牙严重龋坏或缺失病例,矫治设计拔除1个第一磨牙+3个前磨牙7例,拔除2个第一磨牙+2个前磨牙3例,拔除3个第一磨牙+1个前磨牙2例,单侧拔除1个第一磨牙10例,单颌拔除1个第一磨牙+1个前磨牙6例.结果:患者矫治时间为13~26个月,平均19.6个月,矫治结束时前牙覆(牙合)覆盖关系正常,中线对齐,后牙尖窝交错关系,拔牙间隙完全关闭,侧貌协调.结论:对于不对称拔牙病例,要采用灵活的支抗控制及牙齿移动方法以获得佳矫治效果.
-
骨性Ⅲ类错牙合不对称拔牙矫治体会
目的:探讨不对称拔牙方式矫治骨性Ⅲ类错牙合畸形的可行性。方法骨性Ⅲ类错牙合畸形患者1例,经临床、模型、X线片等检查,分析病因及存在的问题,制定矫治方案,使用直丝弓矫治技术,采用下颌双侧拔牙、上颌单侧不对称拔牙矫治的方法,代偿上下颌骨矢状向关系不调。结果经过25个月的治疗,患者侧貌得到改善,且未出现骨性Ⅲ类特有的凹面型,并获得了良好的前牙切导关系及平衡稳定的咬合关系。结论骨性Ⅲ类错牙合畸形患者上颌减数需慎重,可在治疗一段时间后视上颌牙列的拥挤度、上下中线位置、面型后续变化等情况,尝试不对称拔牙的矫治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