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360期刊网!
学术期刊
  • 学术期刊
  • 文献
  • 百科
电话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文献资料

  • 胃炎性肌纤维母细胞瘤临床病理分析1例报告及文献复习

    作者:徐丹;李军川

    目的 探讨胃炎性肌纤维母细胞瘤(gastric inflammatory myofibroblastic tumor,GIMT)的临床病理特征、诊断与鉴别诊断.方法 对1例GIMT进行临床病理分析及免疫组织化学研究,并复习相关文献.结果 患者,男,22岁,临床表现为上腹不适,胃镜见靠近胃窦肿块突向胃腔,行胃次全切除术,术后病理却证实为GIMT,大体为灰白色结节状肿物,边界不清,质地不均,镜下显示肿瘤由密集的梭形细胞和大量的慢性炎细胞组成,梭形细胞呈束状或席纹状排列,胞质空泛或淡嗜酸性,核呈卵圆形,具有模糊的核仁,核分裂象难以见到.经随访1年未见肿瘤复发及转移.结论 GIMT是一种罕见的具有独特病理改变的纤维性病变,易与胃肠间质瘤、平滑肌瘤等混淆,手术为其主要治疗手段.

  • 胃炎性肌纤维母细胞瘤1例报道并文献复习

    作者:薛志新;孙慧元;陈烨;石钧梅;李慧芳

    目的 探讨胃炎性肌纤维母细胞瘤(gastric inflammatory myofibroblastic tumor,GIMT)的临床病理特征、诊断、鉴别诊断及治疗预后.方法 对1例GIMT患者进行临床病理分析及免疫组织化学研究,并复习相关文献.结果 患者胃镜见胃腔内隆起性肿物,腹部CT:肝脏与胃间有软组织密度肿块影,向胃腔内突出.行根治性远端胃大部切除术,术后巨检:小弯侧黏膜下见有一10.0 cm ×8.5 cm ×8.5 cm的肿块,切面灰红色,质稍嫩,境界尚清.镜检:肿瘤主要由梭形细胞组成,呈束状、交错状排列,瘤细胞胞质嗜伊红,边界不清,胞核椭圆,核染色质淡,无明显异型性,可见小核仁,核分裂象少见.间质淋巴细胞、浆细胞弥漫散性浸润.免疫组织化学:肿瘤细胞Vimentin(+),SMA(+),Desmin(+),而CD117、CD34、DOG-1、S-100、ALK均不表达.结论 GIMT是一种罕见的具有独特病理改变的纤维性病变,需与多种梭形细胞肿瘤相鉴别,少数病例具有复发倾向和远处转移.

  • 胃炎性肌纤维母细胞瘤临床病理分析

    作者:方三高;马强;马瑜;曾英;李艳青;肖华亮

    目的:探讨胃炎性肌纤维母细胞瘤(gastric inflammatory myofibroblastic tumor,GIMT)的临床病理特征、诊断与鉴别诊断.方法:对2例GIMT进行临床病理分析及免疫组织化学研究,并复习相关文献.结果:例1患者为女性,72岁,临床表现为上腹不适,胃镜见靠近胃体前壁息肉状肿块突向胃腔,行胃次全切除术及毕罗Ⅰ式重建.例2,男性,43岁,主诉左上腹痛,CT扫描显示胃-食管交界区黏膜下广基或透壁性新生物.两例患者临床分别诊断为胃肠间质瘤及胃癌,而术后病理却证实为GIMT.大体所见:灰白色结节状肿物边界不清,质地不均,表面被覆完整黏膜.镜下显示肿瘤由密集的梭形细胞和大量的慢性炎细胞组成.这些梭形细胞呈束状或席纹状排列,胞质空泛或淡嗜酸性,核呈卵圆形,具有模糊的核仁,核分裂象难以见到;而浸润于黏液样基质中的炎性细胞主要由淋巴细胞、浆细胞组成,部分区域形成淋巴滤泡,类似于炎性或反应性病变.免疫组织化学显示肿瘤细胞弥漫表达vimentin和h-caldesmon,部分表达间变性淋巴瘤激酶(anaplastic lymphoma kinease,ALK),不表达CD34,CD117及desmin.两例经随访4~6个月均未见肿瘤复发及转移.结论:GIMT是一种罕见的具有独特病理改变的纤维性病变,易与胃肠间质瘤、平滑肌瘤等混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