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献资料
-
消毒供应室灭菌质量监测与管理的效果观察
目的:观察并分析消毒供应室的灭菌质量监测与管理的效果.方法:对本院消毒供应室的清洗消毒以及灭菌的质量进行定期的监测工作,成立质量监控小组,每日对消毒供应室的各项工作进行检查与督促,对发现的问题及时地展开分析并加以整改,转变变事后把关理念为事先预防原则,同时强调进行过程管理等.结果:改进后未见发放的无菌物品不合格,未出现由消毒灭菌失误所导致的医院感染.结论:开展消毒供应室的灭菌质量监测以及管理措施可显著的提升本中心的医疗安全,保证工作质量.
-
消毒供应中心对手术器械的清洗消毒工作实施一体化管理的效果分析
目的 对消毒供应室手术器械的清洗消毒工作实施一体化管理的效果进行分析.方法 选取2016年9月至2017年9月在消毒供应室清洗消毒的5000件手术器械作为研究对象,并对其进行随机平均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各2500件,对照组采取常规管理,观察组采取一体化管理,对两组清洗以及消毒的合格率进行对比,并通过对7名医生对两组清洗消毒后的手术器械的使用满意率进行调查.结果 从手术器械的清洗和消毒的合格率方面来看,观察组的合格率要高于对照组,两组差异明显,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从医生的满意率方面来看,观察组的满意率要高于对照组,两组差异明显,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对消毒供应室手术器械的清洗消毒工作实施一体化管理,能够有效的提升手术器械的清洗及消毒的合格率,提升医生的满意度,值得在消毒供应室中推广.
-
消毒供应室质量管理与控制
目的 提高消毒供应室的质量管理内涵,有效地控制医院感染的发生.方法 通过消毒供应室标准化建设、建立科学的质量控制体系、人员素质培训、供应室工作过程质量管理等方面,提高消毒供应室的质量管理内涵,有效地控制了医院感染的发生.结果 医院自2017年以来在基础和终末质量管理基础上加强对供应室工作各环节的过程质量监控,保证了无菌物品的质量,有效地控制医院感染的发生;在同等级医院评审中,得到评审专家的好评.结论 消毒供应室的每个工作流程紧密联结,医疗器械在工作流程中循环反复处理和使用,标准化的工作流程不仅能保证质量安全,还能不断地提高工作效率,只有全面提高供应室的质量管理,严把消毒供应关,才能有效控制医院感染.
-
消毒供应室应用不同空气消毒方法的效果分析
目的:对比在消毒供应室的无菌区应用紫外线消毒和空气洁净器消毒的效果.方法:于2016年5月-2016年7月,分别采用紫外线消毒和空气洁净器消毒方法对我院供应室无菌区空气进行消毒,根据消毒方式的不同,将其分为紫外线组和空气洁净器组,分别在消毒前、消毒结束后、消毒后1h、消毒后2h进行空气采样和细菌培养,记录培养出的菌落数量.结果:消毒前,紫外线组消毒前菌落数量为(423.5±33.6)个,空气洁净器组消毒前菌落数量为(430.2±30.8)个,两组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紫外线组消毒1h后、消毒2h后以及消毒结束后所培养出来的菌落数量分别为(247.3±11.7)个、(113.4±8.1)个以及(75.3±6.5)个;空气洁净器组消毒1h后、消毒2h后以及消毒结束后所培养出来的菌落数量分别为(104.8±9.8)个、(80.4±7.6)个以及(49.5±6.6)个,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医院消毒供应室无菌区应用紫外线消毒和空气洁净器消毒都可以达标,但是空气消毒器消毒空气中细菌数量降低的更迅速,效果更好.
-
持续质量改进在消毒供应室医院感染管理中的应用价值研究
目的 探究在消毒供应室医院感染管理中实施持续质量改进的应用价值.方法 选取400例住院患者选取时间为2014年5月-2015年5月,作为对照组,400例住院患者选取时间为2015年6月-2016年6月,作为实验组.结果 实验组的各项护理质量评分均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同时,实验组住院患者对护理的总满意度(98.50%)明显优于对照组住院患者对护理的总满意度(90.50%),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在消毒供应室医院感染管理中实施持续质量改进,具有较高的价值,可以对医院感染进行有效的控制,提高消毒供应室的工作质量,具有较高的价值.
-
加强消毒供应室管理控制医院感染
目的:加强医院消毒供应室的管理,控制医院感染。方法重视消毒供应室人员的素质培养,加强再生物品环节的质量管理,完善各项监测措施。结果为临床科室提供了合格的灭菌物品,有效地防止了医院感染的发生。结论通过落实一系列管理措施,使供应室工作达到科学化、规范化、标准化,对降低医院感染发生率,起到了重要的作用。
-
质量管理在消毒供应室管理中的重要作用
目的:为了提高消毒供应室的管理水平,有效预防医院感染发生,保证医疗安全.方法:我院消毒供应室根据四川省新的《消毒供应室质量管理检查考核标准》加强质量管理.结果:消毒供应室管理更规范化、标准化和科学化,未发生因使用消毒供应室发放物品而引起院内感染和医疗纠纷.结论:质量管理是消毒供应室管理的核心.
-
消毒供应室质量管理与控制
目的:探讨消毒供应室的质量管理内涵,严格控制医院感染率的发生.方法:健全消毒室管理的规章制度,加强工作人员的专业性培训,引进先进设备,提高整体人员的工作与服务水平.结果:尽量保证了医院的低甚至无感染率.结论:只有健全消毒室管理的规章制度,加强工作人员综合素质,才能有效保证医院无菌物品的提供,确保消毒室的工作质量.
-
研究消毒供应室对再生医疗器械的全程质控管理
目的:研究消毒供应室对再生医疗器械的全程质控管理.方法:选取2012年8月-2015年6月我院消毒供应室的800套再生医疗器械包作为观察目标,对其回收至再次应用等各个步骤实施全程质控管理,比较实施前后消毒供应室工作质量.结果:实施全程质控管理后,消毒供应室回收、灭菌、清洗、包装、发放等合格率均明显高于实施前,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毒供应室对再生医疗器械实施全程质控管理可显著提高再生医疗器械的消毒灭菌质量,改善了消毒供应室工作质量,具有积极的临床使用和推广意义.
-
供应室压力蒸汽灭菌物品湿包产生的因素及解决对策探析
目的:对供应室压力蒸汽灭菌物品湿包产生的因素及解决对策探析.方法:选取我院2017年3月1日-2017年10月31日期间,消毒供应室进行压力蒸汽灭菌7840件灭菌包采用追溯法进行研究,并依据灭菌方法的不同,对灭菌包进行分组,观察组对照组各3920件,对照组采用常规灭菌方式,研究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对湿包相关因素进行控制,比较两组灭菌包的灭菌效果.结果:研究组灭菌方法的灭菌效果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讨论:在常规操作基础上,对湿包相关因素进行控制,能够全面提升我院消毒供应室的工作质量和效率减少湿包发生率,值得临床推广.
-
消毒供应室职业危害因素分析及防护措施
目的:认识消毒供应室职业危害,掌握相关防护措施.方法:对消毒供应供应工作流程进行分析,发现其中存在的职业危害,提出积极有效的防护措施.结果:在消毒供应工作过程中,存在着职业危害因素,相关职业人员防护意识淡薄.结论:通过对职业危险因素存在的危险性进行相关分析,不断强化相关人员的防护意识,制定各项操作规程及防护措施,并将其落到实处,是保证消毒供应室职业安全的重要措施.
-
消毒供应室的工作质量管理
目的 使消毒供应室的护理质量管理规范化、制度化和标准化.方法:通过对消毒供应室建筑布局的改造和工作流程的优化,以临床需求为导向,加强质量过程管理和持续质量改进.结果 消毒供应室的护理质量和临床科室对消毒供应室的工作的满意度较改造前有很大的提高.结论 消毒供应室完善管理方法,提高管理水平,促进了护理质量的提高.
关键词: 消毒供应室 建筑布局和工作流程改造 护理质量 -
消毒供应室对再生医疗器械的质量管理
目的:探究消毒供应室对再生医疗器械的质量管理措施与效果。方法:从我院2012年9月至2015年12月接收的再生医疗器械中随机选取200件进行统一严格的回收、清洗、消毒灭菌,对医院各个科室再生医疗器械实施强化全程质控管理。同时设我院2009年5月至2012年8月接收的再生医疗器械中随机选取的200件的管理情况为对照组,进行回顾性分析实施强化全程质控管理前后的不合格情况。结果:研究组经过强化全程质控管理后,回收过程不合格共2件,清洗过程不合格共1件,包装过程不合格共1件,灭菌过程不合格共1件,储存与发放过程不合格共2件,不合格率为3.5%,相比对照组,均明显降低( P<0.05)结论:消毒供应室采用全程质控管理,能够明显降低不合格再生医疗器械的概率。值得推广应用。
-
持续质量改进在消毒供应室医院感染管理中的应用价值探究
目的:观察并分析持续质量改进在消毒供应室医院感染管理中的应用价值探。方法:我院于2015年1月起正式在消毒供应室开持续质量改进活动,选择期间100例住院患者作为作为观察组。同时,选择2014年度100例住院患者作为对照组对持续质量改进活动实施前后院感情况及消毒灭菌情况进行比较。结果:持续质量改进后,消毒供应室容器消毒灭菌、洗涤、包装检验合格率明显高于活动实施前;开展持续质量改进后,消毒物品丢失率(以“年”为单位)、消毒物品循环时间明显减少,与开展活动前相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满意度明显高于对照组,2组差异显著(P<0.05)。结论:将持续质量改进模式应用在医院消毒供应室,可明显提高消毒工作质量,对控制医源性感染具有一定促进作用。
-
碱性清洗剂应用于消毒供应室医疗器械清洗质量的效果分析
目的:探讨碱性清洗剂应用于消毒供应室医疗器械清洗中的效果.方法:选择2014年1月至2015年1月我院使用过的520件污染器械,采用掷骰子方式将其随机分为两组,观察组260件给予碱性清洗计清洗,对照组260件给予中性清洗剂清洗.结果:观察组的清洗总有效率为98.8%,明显高于对照组的81.5%,数据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的潜血阴性率为97.7%,较对照组的75.8%明显更高,数据差异显著,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碱性清洗剂应用于消毒供应室医疗器械清洗中的效果显著,能有效提高器械潜血阴性率,实用性高,值得推广.
-
集中式中心供应规范管理模式对消毒供应室感染控制质量的影响分析
目的:观察集中式中心供应规范管理模式对消毒供应室感染控制质量的影响.方法:选取我院400件手术器械(2015年1月到2015年12月(200件)-2016年1月到2016年12月(200件)),在以上两个时间段内医院感染控制指标作为研究对象,后分析其高压灭菌率及手术器械清洁度.结果:2016年高压灭菌合格率明显高于2015年,两组存在差异,P值<0.05.2016年手术器械清洁度(95.00%)明显高于2015年,P<0.05.结论:对消毒供应室采用集中式中心供应规范管理,能够有效降低感染事件的发生,值得研究.
-
消毒供应室与临床科室的沟通技巧
消毒供应室作为医院所有诊疗用品的回收、分类、清洗、消毒灭菌、储存、发放的场所,其工作质量直接影响到医疗质量和安全[1].为了更好的服务临床,提高临床的工作效率,保障患者的就医安全,确保无菌物品质量,使无菌物品的供应与需求达到安全、畅通、满意的效果.本文客观地研究医院供应室与临床科室中存在的种种问题,分析交流和沟通技巧,推动医院服务质量整体提高,提出了个人看法供大家参考.
-
消毒供应室中的常见问题与预防措施研究
目的:探讨消毒供应室中常见问题与预防措施.方法:通过科室自查、质量检查等方法,收集消毒供应室中常见问题等相关资料,并分析整理,同时总结、优化护理方法.结果:经资料分析整理,消毒供应室中常见的问题为供应物品质量问题,占比74.07%,其次为护理人员问题,占比18.52%,后为消毒供应室规章体系不健全问题,占比9.26%.经过相应的改善、优化措施后,消毒供应室的供应能力显著提升,医院各个部门对消毒供应室的满意率达到了90%及以上.结论:增强医疗服务意识、法律意识,提升业务能力、供应能力,在大程度上才能规避消毒供应室的缺陷不足之处,以保证消毒供应室为医院科室所提供的服务是安全的.
-
护理安全管理模式在消毒供应室管理中的应用效果观察
目的:探讨护理安全管理模式在消毒供应室管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我院消毒供应室2016年1月-7月期间常规护理管理,在2017年1月-7月在消毒供应室实施护理安全管理模式,比较实施前后消毒供应室的护理质量评分以及物品供应质量评分.结果:护理安全管理模式实施后消毒供应室护理质量评分和物品供应质量评分均高于实施前,实施前后差异比较 P<0.05.结论:护理安全管理模式在消毒供应室中的应用规范了工作流程,提高护理质量,确保临床物品供应安全,值得推广应用.
-
消毒供应室消毒灭菌的过程管理
目的:旨在探讨消毒供应室消毒灭菌工作过程管理使用效果。方法本研究回顾性分析2015年1~12月本院消毒供应室实施消毒灭菌工作过程管理工作资料。通过规范化消毒制度和操作流程、高质量工作人员培训和管理、严格的洗涤用品和消毒药械管理、合理化消毒灭菌手段和质量监测、实时阶段质量监测、及时的信息反馈和改进对消毒灭菌工作过程管理。结果管理后,消毒供应室消毒剂配置不合格率、灭菌不合格率、消毒剂使用错误率和消毒时间不足率显著低于管理前(P<0.01)。结论消毒供应室消毒灭菌工作采取过程管理后,可确保灭菌物品质量和预防医院感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