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献资料
-
"扁鹊飞救"远程急救系统在急性胸痛患者院前急救中应用效果
目的 探讨"扁鹊飞救"远程急救系统在胸痛患者急救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选取我院在2017年12月~2018年4月采用"扁鹊飞救"远程急救系统进行院前急救的胸痛患者97例作为观察组,另选取同期采用常规院前急救方式进行救治的胸痛患者90例作为对照组,比较两组患者急救相关时间、预后及并发症情况.结果 观察组患者在院前确诊时间、院内确诊时间、溶栓时间及PCI时间方面均短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治疗成功率、1周病死率及治疗后评价LVEF%分别为91.75%、5.15%、(61.05±5.42)%,对照组分别为81.11%、14.44%、(53.16±5.61)%,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并发症方面,观察组心衰、恶性心律失常、心源性休克发生率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扁鹊飞救"远程急救系统能够明显缩短急救时间,提高治疗成功率,减少并发症,值得推广.
-
"扁鹊飞救"系统在野战医疗所应用初探及进展
目的 介绍"扁鹊飞救"系统的构成、特点及在野战医疗所应用的可行性和初步探索.方法 在野战医疗所分类后送组前接和后送伤员的过程中应用"扁鹊飞救"系统,评估时效性、准确性和可靠性. 结果 应用"扁鹊飞救"系统前接伤员可显著缩短分类及检伤时间,理论上可以提高救治效率和降低伤员病死率.结论 在无线信号传输安全、局域网络信号稳定的前提下,"扁鹊飞救"系统可以解决人员少、工作量大、前接急救任务繁重等问题,极大地提高了救治成功率,具有一定的应用价值.
-
“扁鹊飞救”系统在边远山区胸痛患者院前急救中的效果观察
目的:观察“扁鹊飞救”系统在边远山区胸痛患者院前急救中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选取2013年7月到2015年5月期间在我院就诊并采取“扁鹊飞救”系统进行急救的胸痛患者90例作为实验组,选取2008年1月到2013年6月期间在我院就诊但未使用“扁鹊飞救”系统急救而采取常规院前急救措施的胸痛患者90例作为对照组。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并发症发生情况、发病至开始治疗时间、发病至开始诊断时间以及住院时间。结果实验组好转率显著高于对照组,病死率以及心力衰竭、心源性休克以及恶性心律失常等并发症发生率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实验组患者发病至开始治疗时间、发病至明确诊断时间以及平均住院时间明显短于对照组患者(P<0.05)。结论“扁鹊飞救”系统应用于边远山区胸痛患者的院前急救可降低疾病的病死率及并发症发生率,缩短治疗时间,提高医院的经济效益,具有一定的临床应用价值。
-
扁鹊飞救远程急救系统对胸痛患者院前急救中的效果观察
目的:探讨"扁鹊飞救"远程急救系统对胸痛患者院前急救中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在医院就诊的160例胸痛患者,按照急救方法的不同将其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80例.观察组使用"扁鹊飞救"远程急救系统对患者进行急救,对照组采取常规院前急救措施进行急救.观察记录并比较两组患者的院前确诊时间、发病至开始治疗时间、临床疗效、并发症发生率以及住院时间等.结果:观察组与对照组比较,其院前确诊时间明显缩短、院内确诊时间明显缩短以及发病至开始治疗时间明显缩短,两组比较其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14.095,t=9.997,t=4.230;P<0.05);各类并发症的发病人数显著减少,两组心力衰竭、心源性休克、恶性心律失常和心肌梗死比较,其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10.230,x2=9.141,x2=5.223,x2=5.096;P<0.05);预后有明显提高,其1周内病死人数显著减少,两组比较其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12.172,P<0.05);住院时间明显缩短,住院总花费显著减少,平均左心室射血分数显著增多,两组比较其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4.022,t=4.495,t=9.047;P<0.05).结论:"扁鹊飞救"远程急救系统应用于胸痛患者的院外紧急救护可以明显提高病患的抢救成功率,降低急性胸痛导致的病死率及心衰、心源性休克等并发症的发生率,缩短治疗时间,提高医院的社会效益,具有一定的临床应用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