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360期刊网!
学术期刊
  • 学术期刊
  • 文献
  • 百科
电话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文献资料

  • 青头菌对大鼠调节血脂及抗氧化作用的研究

    作者:王一心;杨桂芝;狄勇

    目的探讨云南野生青头菌的调节血脂及抗氧化作用.方法雄性SD大鼠40只,随机分成4组:正常对照组、高脂对照组、青头菌高剂量组和青头菌低剂量组.后3组给予高脂饲料喂养,同时青头菌高、低2个剂量组每日灌胃给600mg/kg、300 mg/kg的云南野生青头菌,连续30d.分别测定血脂及抗氧化指标.结果青头菌高、低剂量组血清总胆固醇(TC)、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甘油三酯(TG)、丙二醛(MDA)含量和肝的MDA含量明显低于高脂对照组(P<0.01),而血清的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活力明显高于高脂对照组(P<0.05).结论 云南野生青头菌具有明显的调节血脂及抗氧化作用.

  • 云南野生青头菌的化学成分分析

    作者:徐丹先;林佶;段志敏;万玉萍;孙灿

    目的 了解野生青头菌的化学成分.方法 参照国家相关标准方法测定野生青头菌蛋白质、铜、铁、钙、锰、锌、硒等含量.结果 野生青头菌人体必需氨基酸的含量为0.58%,氨基酸总量为1.39%,必需氨基酸占总氨基酸的比值(EAA/TAA)为41.8%,硒为1.3 mg/100 g.结论 野生青头菌是一种含质优蛋白质和各种矿物元素营养丰富的野生菌.

  • 小心披着美丽外衣的毒蘑菇

    作者:冯圣捷;楼浩明

    蘑菇属于真菌植物,富合氨基酸、植物蛋白、维生素等营养成分.常见可食用的品种包括松茸、牛肝菌、鸡油菌、见手青、青头菌、竹荪等,但如果误食有毒的蘑菇或烹饪方法不当,会导致中毒.几乎每年都有因误食毒蘑菇中毒致死的病例.蘑菇中毒的原因有毒蘑菇与可食用蘑菇外观相似 毒蘑菇之所以常被误食,很大原因是在蘑菇家族中,部分有毒蘑菇和可食用蘑菇外观相似,难以分辨,有毒蘑菇常混杂在可食用的蘑菇中,有时连采菌人也难以辨别.例如,有毒的鹿花菌和可食用的羊肚菌外观相似,有毒的鳞柄白毒鹅膏菌和可食用的白林蘑菇相似,等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