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献资料
-
关于壮药的初步考察
“壮药”是指在壮医理论指导下运用的药物.根据考古发现以及壮医学者覃保霖对《山海经·南山经》中“祝馀”、“白咎”、“迷谷”壮语发音的分析,可知在先秦时期,壮药即已存在.秦汉魏晋时期,随着区域间文化的广泛交流,壮族聚居地人民用药经验,在文献中不断体现,如《肘后方》中有关解毒药的记载,大多出自岭南.隋唐已降,本草文献和地方志中有不少记载与现今公认的壮药相似,如《广西通志》、《南宁府志》、《柳州府志》、《宾州志》等地方志中关于桂枝、肉桂、罗汉果等.民国时期,出现了不少有关壮药的手抄本.1949年之后,在党和政府的重视下,南宁医药研究所、梧州医药研究所、桂林医药研究所等机构相继成立,对壮医药进行系统的发掘整理,出版了一系列著作,还进行了部分壮药剂型的改革.
-
中医与维吾尔医对玫瑰功效认识之比较
玫瑰作为一种可“药食两用”的植物,在中医文献和维吾尔医文献中都有相关记载,但中医和维吾尔医对玫瑰功效的认识却不尽相同,临床应用也有所区别.中医、维吾尔医都认为玫瑰可美容润肤、芳香除臭、健脾调中,能治疗炎症损伤、吐血、疼痛、泄泻等症.但中医还用玫瑰治疗风痹证、乳痈乳癖、郁证等;而维吾尔医还用玫瑰治疗便秘、心悸、扁平疣、喉干等.
-
巴·吉格木德教授论蒙医药历史的分期方法
对蒙医药学形成与发展的历史进行分期是蒙医史学研究的重大理论问题.巴·吉格木德教授根据蒙古族社会、经济、文化的发展和蒙医药学本身的发展特点,创造性地提出"古近代蒙医史三个发展阶段"的分期方法,并合理组织史料,全面系统地展现了蒙医药学发展的历史概貌.这种分期方法对重构蒙医药历史本体,揭示蒙医药发展规律,促进蒙医史学科建设产生了深远影响.
-
维吾尔医学的传统鼻疗法
鼻疗法是维吾尔医传统外治疗法之一,在历代维医药文献中具有广泛记载.根据14部维吾尔医药文献的相关记载,对维吾尔医鼻疗法的应用分类、临床特点、用药特色进行了初步整理,结果表明,维吾尔医常用鼻疗法可分7类,常用药材200余种,常用炮制方法8种,常用剂型10种,并在临床中形成了鼻疗方数量大、遣方用药灵活、综合治疗特点显著等特色,具有进一步开展临床应用研究的价值.
-
对民族医药古籍目录编纂的探讨
对民族医药古籍的整理始于20世纪80年代.在既往的各种目录类著作中,收录了部分民族医药古籍,以藏、蒙、维3个民族为主,尤其是藏族,但至今尚无一部能全面反映民族医药古籍整体状况的目录类著作.与中医药古籍目录不同,民族医药古籍目录有其特殊性,在编纂时虽然可以借鉴既往的工作经验,但仍面临着一些新的问题,例如,民族医药古籍的界定,信息著录时应使用民族文字和汉字对照,民族医药古籍的分类,医药古籍的民族归属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