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文献资料
所属专业:
胞痹文献资料
-
孟琳升先生论治胞痹性淋浊病
家父孟琳升先生,从事中医近半个世纪,学验俱丰,著述众多,是终生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的中医专家之一.先生对祖国医学极具浓厚兴趣和深厚感情.临床诊治殊有奇验.本文谨就胞痹性淋浊病的论治举例,以示先生学术之一斑.泌尿系感染(炎症)、结石,颇与中医胞痹、五淋、浊证等相类,不少男性病者,尤其是慢性膀胱炎、慢性前列腺炎(肥大、增生)等,其诊治又散见于尿血、癃闭、腰痛、遗精、早泄、阳痿、虚劳等疾病中.然而,它们又统以胞(膀胱)胀(痛)、淋涩、尿浊为特点,家父孟琳升先生将其命名为"胞痹性淋浊病".
-
论《素问·痹论》之"胞痹"与"膀胱痹"
从<素问·痹论>对胞痹的论述及<诸病源候论>、<备急千金要方>对膀胱与胞的认识来看,胞非指膀胱,二者位置相连,功能有别,膀胱的功能重在藏津液、主气化,而胞重在贮存尿液,二者与小便的代谢均有密切关系.
-
从胞痹论胞与膀胱
从<内经@痹论>对胞痹的论述入手,并考<诸病源候论>及<备急千金要方>对膀胱与胞的认识,认为胞非指膀胱,二者位置相连,功能有别,膀胱的功能重在藏津液、主气化,而胞重在贮存尿液,二者与小便的代谢均有密切关系.
-
罗天益论治“胞痹”浅析
本文归纳了罗天益对“胞痹”的论述及诊疗方法,将其概括为从脾胃论治,从下焦论治,肺与膀胱同治,外科治疗等四个方面,并探究了罗氏临证辨证论治思想,从而为临床论治该类疾病提供借鉴。
-
胞痹的源流及相关历史文献复习
胞痹为六腑痹之一,是按六腑组织分类的风湿病三级痹病。《黄帝内经》之后,众多中医文献中对胞痹系统论治较少,以致现在相当一部分学者对胞痹认识不清。通过对历代文献有关胞痹的论述进行整理和研究,以便能更清晰地认识胞痹,更好地应用于临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