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360期刊网!
学术期刊
  • 学术期刊
  • 文献
  • 百科
电话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文献资料

  • 电子显微镜能拍出细胞彩照

    作者:

    传统的电子显微镜图像观察到的微小的病毒、细胞超微结构为黑白的灰度图片。近,加利福尼亚大学圣地亚哥分校的研究人员研发了一种新技术,使得“用电子显微镜拍彩照”成为可能。他们用特殊染料标记样品,得到了多色的电子显微镜成像。
      在过去,光学显微镜带领着人们第一次走进了肉眼不可辨别的微观世界,微生物和各种生命体内的微观结构开始为人所知。不过,当人们需要观察更加微小的结构时,光学显微镜的放大倍数就显得不够用了:受到衍射的影响,光学显微镜的分辨极限大约在200 nm,在此基础上即使再去放大,也无法看到清晰的成像了。电子显微镜使微观成像的分辨达到了0.1 nm。然而,电子显微镜也有自己的缺点:这是一个没有色彩的黑白世界。可见光有不同色彩,也可以很方便地给生物组织的特定成分加上染色或是荧光标记。而电子显微镜获得的图像是反映电子多少(即亮度)的“灰度图”,其中没有色彩信息。当然,人们可以给电子显微镜图片进行后期上色,但这样的上色并不能选择性地突出所要观察的结构。如果原图中的灰度差别不大,后期上色也会很难将它们分开。

  • 前牙冠色彩信息数字化传递的应用研究

    作者:王少海;姚月玲

    目的:将临床牙冠的色彩信息以数字化方式传递给技师,并进行数字化与常规视觉比色(VITA比色板)两种传递方法的色彩复现率对比研究. 方法:利用美能达CR-321色彩色差计(D65光源)以CIE-1976-L*a*b*色度系统测定50个单位上颌中切牙色度值,按照常规视觉比色及数字化传递两种方法分别制作金瓷修复体,对其色度值进行测色、计算并对比色彩复现率. 结果:信息数字化处理法的色彩复现率(60.0%)显著高于视觉比色法(38.0%)(P<0.01);平均色差值(2.58)显著低于视觉比色法(4.34)(P<0.01);国人前牙牙冠多为B、D色系(VITA). 结论:色差计测色及计算机处理数据可避免人眼视觉比色的主观性,并减少外界因素对选色的干扰,显著提高了临床金瓷修复体色彩复现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