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献资料
-
张仲景对"脉症不应"的认识
许多医家在遇到"脉症不应"的情况时多沿袭明代张景岳的理论,对脉或症进行"从舍",然而反观大医家张仲景的著作,却以"脉症不应"之处为辨证之关键,强调"脉症合参",认真分析脉症不应之理.通过研究张仲景脉症并重的思想.对"脉症不应"有新的认识.
-
《黄帝内经》对“脉症不应”的认识
《黄帝内经》中有很多关于“脉症不应”的论述,如色脉不应、形脉不应、脉与阴阳不应、脉与四时不应、脉与其他症状不应等.然而,考察整部《黄帝内经》,不但只字未提“舍脉从症”或“舍症从脉”的问题,而且认为脉与症都是疾病本质的真实表现,不能随意舍去.应“谨守病机,各司其属,有者求之,无者求之,盛者责之,虚者责之”,将脉象与各种症状综合分析,究其“脉症不应”之机制,以准确辨别疾病的新久,推测其轻重预后.
-
从医案中反思"脉症从舍"理论
从医案分析中反思"脉症从舍"理论,提出脉与症都为疾病本质的真实外在表现,有其相应的病机,不能因为不识其真就妄断其假而随意舍去."脉症不应"之处往往是辨证的关键,更应该脉症合参.
-
脉症不应时如何辨证
脉与症都为疾病本质的表现,脉症相应只是疾病的一般规律,脉症不应是疾病的特殊规律,不能因为不识其真就妄断其假而随意舍去,脉症不应之处往往是辨证的关键,更应该脉症合参.
-
脉症不应原因浅探
明代张景岳在《景岳全书》中首列"从舍辨"一节,谓:"治病之法,有当舍症从脉,有当舍脉从症.凡脉症不相合者,必有一真一假隐乎其中矣."此后,诸多医家皆沿袭其说,认为大凡脉与症相应为顺,脉与症不相应为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