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献资料
-
第一磨牙冠方预展后根管弯曲度的改变及对初锉选择的影响
目的 探讨冠方预展后离体第一磨牙各根管弯曲度的变化及对初锉选择的影响.方法 上下颌离体第一磨牙各30颗,共163个根管, 平行投照法拍摄X线片,用Schneider法测量根管弯曲度,用GG钻进行冠方预展,比较预展前后根管弯曲度和初锉大小的变化.结果 冠方预展后弯曲度比术前减小4.96°±3.8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根管原始弯曲度越大,预展后弯曲度的改变也越大.冠方预展后各根管初锉号数比术前增大,平均为0.06±0.05mm.结论 冠方预展去除了根管上段的干扰,减小了根管的弯曲度,增大了初锉号数,使根管根尖部的预备变得容易,有效.提倡在根尖部预备之前先行冠方预展.
-
恒牙根管弯曲的解剖学特征
恒牙弯曲根管的预备易导致根管偏移等并发症,因此获悉弯曲根管在不同牙位的发生情况,特别是了解X线片上不易看到的根管弯曲,对于临床医师在术前评估根管治疗的难易程度,在治疗过程中选择合适的预备方法是非常有必要的.本文就不同牙位恒牙根管弯曲的发生率和程度作一综述.
-
Sch(a)fer法测量根管弯曲半径准确性的探讨
目的:探讨Sch(a)fer法测量根管弯曲半径的准确性.方法:建立弯曲根管长轴的数学模型,将弯曲根管长轴简化为依次由相切的直线l1、圆弧(半径为r、圆心角为θ)、直线l2组成的连线,将Sch(a)fer测量法应用于该数学模型,推导Sch(a)fer测量法计算公式与模型参数间的数学关系,对Sch(a)fer测量法的缺陷进行分析和修正.结果:Sch(a)fer法的根管弯曲半径计算公式仅在l2=0的情况下才能成立,l2越长其计算结果越不准确;新的测量方法改用Weine法测量根管弯曲角度,测值代入新的计算公式后能减小l2引起的计算误差.结论: Sch(a)fer测量法的准确性依赖于所测弯曲根管的类型.
关键词: 根管弯曲 根管弯曲半径 Sch(a)fer测量法 -
根管弯曲度测量法的几何原理剖析
目的:分析不同根管弯曲度测量法的几何原理.方法:利用平面几何、立体几何、解析几何以及分形几何学原理与方法,对7种根管弯曲度测量法进行剖析.结果:每一种测量法在测量过程中都对根管长轴真实曲线做了不同程度的简化与理想化处理,从数学角度推断了各测量步骤及测量参数所包含的几何意义.结论:不同根管弯曲度测量法的研究侧重点与观察尺度不尽相同,因而其适用范围亦不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