温针灸治疗心脾两虚型慢性疲劳综合征50例疗效观察
摘要: 目的:观察温针灸五脏背俞穴治疗心脾两虚型慢性疲劳综合征的临床疗效.方法:将100例心脾两虚型慢性疲劳综合征患者随机分为2组各50例,治疗组予温针灸五脏背俞穴治疗;对照组口服归脾丸治疗,比较2组临床疗效.结果:总有效率治疗组为96.0%,对照组为80.0%,2组临床疗效总有效率比较,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治疗组疗效优于对照组.治疗组在体倦乏力、记忆力或注意力下降、劳累后持续不适、肌肉痛4项单项症状治疗的有效率分别与对照组比较,差异均有显著性意义(P<0.05).结论:温针灸五脏背俞穴治疗慢性疲劳综合征疗效良好.
-
53例脾胃虚实证患者食管压力变化分析
为探讨脾胃虚实证患者证型与食管动力改变的关系,对53例胃、食管疾病患者进行辨证分型和食管压力测定研究.结果:有39例检出食管动力异常,检出率73.6%.食管高动力的检出率肝胃不和型为40%,明显高于肝郁脾虚型(10%);动力不协调的检出率又以后者(55%)明显高于前者(27%),两项比较均为P<0.05.低动力检出率两型比较差异无显著性意义.结论:肝胃不和型与肝郁脾虚型的食管动力异常特点存在明显差异,食管高动力主要出现在肝胃不和型,动力不协调则以肝郁脾虚型多见.
-
红细胞膜NaK-ATPase活性与慢性胃炎中医辨证分型关系的研究
测定了102例慢性胃炎病人和30例正常人基础和胰岛素刺激后红细胞膜NaK-ATPase活力、红细胞ATP含量及24 h 尿17-OHCS排出量,结果表明:脾胃湿热膜NaK-ATPase活力和细胞内能量代谢亢进;脾胃气虚膜NaK-ATPase数量有一定程度减少,细胞内能量代谢在应激情况下有所减退;脾肾气虚不论基础或应激情况下膜NaK-ATPase活力均明显减退,细胞内能量代谢严重低下,已经失去代偿功能.尿17-OHCS与NaK-ATPase和ATP存在正相关,因而从细胞和分子水平证明"肾"对"脾胃"的影响.
-
超短波治疗仪治疗慢性盆腔炎38例
笔者采用超短波治疗仪治疗慢性盆腔炎,疗效较好,现报告如下.
-
天麻僵蚕汤治疗眩晕82例
笔者自1993年以来以自拟天麻僵蚕汤治疗眩晕82例,疗效满意,现报道如下.
-
生化汤加味治疗药物流产不全21例
自1995年以来,笔者用生化汤加味治疗药物流产不全(简称药流不全)21例,疗效颇佳,现报道如下.
-
中西医结合治疗胃溃疡近期疗效观察
笔者于1992年1月~1998年1月间采用中西医结合方法治疗胃溃疡50例,取得满意疗效,现报告如下.
-
消痛汤治疗原发性坐骨神经痛54例
1 临床资料本组病例均为门诊病人,西医诊断为原发性坐骨神经痛,共54例,其中男32例,女22例;年龄20~82岁,平均43岁;病程短1周,长12年.
-
一贯煎加味治疗痛经36例
自1994年8月~1998年5月,笔者用一贯煎加味治疗痛经36例,收效满意,现报告如下.
-
桑菊饮加减治疗小儿鼻衄60例
近年来,笔者采用桑菊饮加减治疗小儿鼻衄60例,取得满意疗效.现报告如下.
-
咳喘定方治疗呼吸道感染性疾病114例临床观察
本观察资料选择中轻度呼吸道感染患者114例,予服咳喘定方,结果显示总有效率为93.9%,其中细菌清除率达84.8%,细菌学培养结果显示本方对常见的呼吸道感染菌种均有明显的抑杀作用,体现了本方抗菌谱广的药效特点.治疗前白细胞总数或分类高于正常者73例,治疗后全部恢复正常.结果说明本方具有抗菌、消炎、止咳、化痰的综合作用,可作为常规处方参考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