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360期刊网!
学术期刊
  • 学术期刊
  • 文献
  • 百科
电话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文献资料 > 正文

呼出气一氧化氮对哮喘诊断价值的系统评价

梁斌苗;王茂筠;王佑娟;袁玉茹;冯玉麟

摘要: 目的 评价呼出气一氧化氮(eNO)检测对哮喘诊断的有效性和准确性.方法 采用计算机和手工检索,全面收集当前研究eNO检测用于哮喘诊断的文献,并根据QUADAS量表的评价标准对文献进行评价,用Meta-disc软件对可提取四格表数据的文献进行异质性分析,对敏感性(Sen)、特异性(Spe)、诊断试验比值比(DOR)等结果进行合并分析,并绘制汇总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SROC).后进行敏感性分析.结果 共纳入符合纳入标准的文献11篇.质量评价时,所纳入的文献在纳入人群全部经参考标准的确认、使用相同的参考标准、待评价试验独立于参考标准以及所有的研究对象完成了研究这四方面较好地控制了偏倚.其次在疾病进展性偏倚发生的可能性较小,参考标准解释可发生较大的偏倚.文献的疾病谱、纳入人群的标准、报告质量的描述较差.在统计分析时,eNO检测诊断哮喘的总的合并Sen、Spe分别为0.68、0.79,DOR为12.73,SROC的曲线下面积(SAUC)为0.8446.纳入文献稳定性好.结论 汇总目前eNO检测诊断哮喘的研究显示,eNO检测对哮喘具有一定的诊断价值,应以更多高质量的研究作进一步的分析.

同期刊相关文献推荐
  • 急性肺栓塞患者右心功能不全诊断指标的比较分析

    作者:张艳敏;张庆;杨林瀛

    目的 比较血压、脑钠肽(BNP)、肺动脉收缩压(PASP)对急性肺栓塞(APE)患者右心功能不全(RVD)的诊断价值.方法 回顾性分析84例经CT肺动脉造影确诊的APE病例.根据心脏超声分为有RVD组和无RVD组.以18个临床及辅助检查变量为研究因素,RVD为相关因素,经Logistic回归模型评估RVD与以上研究因素的关系.通过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分析BNP、PASP对RVD的预测价值.结果 有RVD组心率快于无RVD组,舒张压、平均动脉压高于无RVD组,BNP> 100 pg/ml者比率大于无RVD组,PASP>40 mmHg者比率大于无RVD组(均P<0.05).Logistic回归模型显示BNP> 100 pg/ml(OR=4.904,95%CI 1.431~16.806,P=0.011)和PASP>40 mm Hg (OR=6.415,95%CI 1.509~27.261,P=0.012)与RVD相关.BNP诊断RVD的ROC曲线下面积为0.823 (95%CI 0.729~0.917),PASP诊断RVD的ROC曲线下面积为0.798 (95%CI 0.700~ 0.896).结论 血压相关参数不能作为RVD的预测指标.联合检测APE患者BNP及PASP有助于准确预测RVD.

  • 早期目标导向镇静策略在ICU机械通气患者中的应用

    作者:孙铭洽;郝春艳;邸兴伟

    目的 探讨早期目标导向镇静策略(EGDS)在重症加强治疗病房(ICU)机械通气患者中应用的适用性.方法 采用前瞻性双盲研究,采取整群抽样法选择2015年9月至2017年9月锦州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ICU收治的接受机械通气的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分层随机化法将患者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两组患者均在充分镇痛基础上进行镇静,试验组采取EGDS策略,首选右美托咪定开始以1μg.kg-1·h-1的速度持续静脉泵入,每4h进行1次Richmond躁动-镇静评分(RASS),RASS≥2分则加用丙泊酚和咪达唑仑,RASS≤-3分则右美托咪定每30 min减少0.2μg·kg-1.h-1,RASS评分-2~0分停止镇静.对照组采取常规镇静策略,首选丙泊酚,联合右美托咪定和咪达唑仑镇静,维持RASS评分在-2~-3分.比较两组患者镇静药物使用剂量、机械通气时间、ICU住院时间、总住院时间以及谵妄、意外拔管、ICU死亡等不良事件发生情况.结果 试验组入选66例,对照组入选71例,两组患者性别、年龄、急性生理学和慢性健康状况评分系统Ⅱ(APACHEⅡ)评分、基础疾病等基线资料均衡.与对照组比较,试验组右美托咪定、丙泊酚、咪达唑仑的人均使用总剂量明显降低[右美托咪定(μg):154.45±27.86比378.85±39.76;丙泊酚(mg):4 490.03±479.88比7 349.76±814.31;咪达唑仑(mg):255.38±46.24比562.79±97.26;均P<0.01],机械通气时间、ICU住院时间、总住院时间明显缩短[机械通气时间(d):7.7±3.3比1 1.7±3.6;ICU住院时间(d):10.2±3.9比19.2±4.1;总住院时间(d):29.9±4.6比50.4±9.1;均P<0.01].Kaplan-Meier生存分析显示,试验组谵妄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log-rank x2=5.481,P<0.05);两组间意外拔管率、ICU病死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log-rank x2=0.078、0.999,均P>0.05).结论 EGDS策略可减少ICU机械通气患者镇静药物的使用剂量,缩短机械通气时间、ICU住院时间和总住院时间,减少谵妄发生,对ICU机械通气患者有积极影响.

  • 抗氨基酰tRNA合成酶抗体阳性的多发性肌炎/皮肌炎患者的临床特征

    作者:王丽平;刘斌;李学任;彭守春

    目的 探讨抗氨基酰tRNA合成酶(ARS)抗体阳性的多发性肌炎/皮肌炎(PM/DM)的临床特征.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4年9月至2017年11月我科诊断的PM/DM患者的临床资料,包括临床表现、实验室检查、影像学结果等.结果 共诊断39例PM/DM患者,其中抗ARS抗体阳性者24例(包括抗Jo-1抗体阳性者14例,非抗Jo-1抗体阳性者10例),抗ARS抗体阴性者15例.抗ARS抗体阳性者更容易合并肺间质病变(P<0.05),肌无力、技工手表现更常见于抗Jo-1抗体阳性的患者(P<0.05),非抗Jo-1抗体阳性患者多表现为无肌病的DM病程(P<0.05).结论 非抗Jo-1抗体阳性的抗ARS抗体阳性患者与抗Jo-1抗体阳性患者的临床症状相似,非特异性间质性肺炎重叠机化性肺炎(NSIP/OP)在抗Jo-1抗体阳性的PM/DM患者中较为常见.当临床表现为无肌病的DM病程且抗Jo-1抗体阴性时,需警惕非Jo-1抗体综合征.

  • 纤维性纵隔炎一例并文献复习

    作者:王雅敏;江国强

    目的 探讨国内纤维性纵隔炎的病因、临床表现、CT表现、病理特点、诊断与鉴别诊断、治疗.方法 回顾性分析武警四川省总队医院呼吸内科收治的1例纤维性纵隔炎患者的临床资料并进行相关文献复习.以“纤维性纵隔炎”、“纤维化纵隔炎”、“纤维素性纵隔炎”、“纵隔纤维化”、“硬化性纵隔炎”、“慢性纵隔炎”为检索词检索万方数据库和中国期刊网全文数据库,以“fibrous mediastinitis”、“mediastinal fibrosis”、“fibrosis of mediastinum”、“fibrosing mediastinitis”、“sclerosing mediastinitis”、“chronic mediastinitis”为检索词检索PubMed数据库,检索时间为1980年1月至2016年12月.结果 本例为59岁男性,胸部CT提示肺门、纵隔见增多软组织密度影,肺门多发支气管截断,肺动脉于肺门处局部明显狭窄.在以上数据库检索到12篇37例国内纤维性纵隔炎病例.15例考虑与结核感染有关,9例为特发性纵隔纤维化.就诊常见症状有咳嗽、呼吸困难、胸闷、胸痛、发热、浮肿.CT提示纵隔和肺门软组织密度影,弥漫性分布32例,累及气管支气管26例,累及肺动脉29例,累及肺静脉13例,胸腔积液16例,累及腔静脉或其分支8例.18例描述其他部位受累情况,其中累及主动脉或其分支4例,累及食管1例,心包积液6例.14例有病理结果.结论 国内纤维性纵隔炎常见的病因是结核感染,其次为特发性纵隔纤维化.临床症状无特异性.CT表现为纵隔和肺门软组织密度影,弥漫性分布为主,包绕纵隔和肺门内气道、食道及血管,可累及心包、胸膜.病理特点为纤维组织增生,伴淋巴细胞增生,病变无包膜.其诊断主要依靠CT和病理.特发性纵隔炎可考虑糖皮质激素治疗,手术和血管介入治疗可改善纵隔内血管受压症状.

  • 肺黏液表皮样癌一例并文献复习

    作者:孙玲;叶雨超;杨华;周亮;黄波

    目的 总结肺黏液表皮样癌(PMEC)的临床特征,以提高对该病的诊治水平.方法 对1例PMEC患者的发病过程、临床表现、胸部影像学特点、病理特征及诊治经过进行回顾性分析.以“pulmonary”或“lung”和“mucoepidermoid carcinoma”为检索词在PubMed数据库进行检索,以“肺黏液表皮样癌”为检索词在中国知网数据库和万方数据库中进行检索,检索时间为2013~2018年,复习相关文献.结果 患者女性,21岁,因咳嗽、咳痰5个月余,咯血3个月余,发热4d于2017年3月就诊.诊断为PMEC(低级别).入院后接受抗感染、纤维支气管镜吸痰、肺泡灌洗等治疗.住院期间患者抗感染效果欠佳,胸部CT检查提示右肺中叶占位性病变,经手术切除右全肺后逐渐好转.检索文献报道13例,患者无明显性别差异,中位年龄40岁(绝大多数小于50岁);临床表现多为咳嗽、发热、咯血,常伴有肺不张.大部分患者经手术切除后可好转,少数需接受包括放疗、化疗、靶向治疗等在内的综合治疗.结论 PMEC临床少见,目前病因尚未明确,病理以低级别为主,大部分患者经手术切除后可治愈.

  • 建立小鼠肺纤维化合并肺气肿模型的实验研究

    作者:李锋;徐蒙蒙;王沐昀;陈宇清;张海;张妍蓓

    目的 研究采用细颗粒物(PM2.5)经鼻滴入联合臭氧(O3)吸入建立小鼠肺纤维化合并肺气肿(CPFE)模型的方法的可行性,为CPFE模型的建立提供参考.方法 雄性C57/BL6小鼠随机分为磷酸盐缓冲液(PBS)滴入+空气吸入组、PBS滴入+O3吸入组和PM25滴入+O3吸入组,每组8只.小鼠接受经鼻滴入PBS或PM25混悬液(7.8 mg/kg),24 h后接受吸入空气或O3,每周两次,连续8周.8周后,检测肺功能、支气管肺泡灌洗液(BALF)细胞计数和分类、苏木精-伊红染色观察肺组织病理形态学变化,包括炎症积分、平均肺泡内衬间隔(Lm),Masson染色观察测定气道上皮下胶原沉积厚度(SEc/Pbm),同时测定肺组织羟脯氨酸含量.结果 与PBS滴入+空气吸入组相比,PBS滴入+O3吸入组的吸气量(IC)增加,肺总量(TLC)增加,肺顺应性(Cchord)增加,FEV25(第25 ms的用力呼气量)/FVC(用力肺活量)降低,BALF细胞总数增加,Lm增大,肺组织炎症积分增加,SEc/Pbm与羟脯氨酸无变化;PM25滴入+O3吸入组的IC降低,功能残气量(FRC)增加,TLC增加,Cchord降低,FEV25/FVC与FEV50(第50 ms的用力呼气量)/FVC降低,BALF细胞总数增加,肺组织炎症积分增加,Lm增大,SEc/Pbm和羟脯氨酸含量增加.与PBS滴入+O3吸入组相比,PM25滴入+O3吸入组的IC降低,FRC增加,Cchord降低,FEV25/FVC与FEV50/FVC降低,BALF细胞总数增加,肺组织炎症积分增加,SEc/Pbm和羟脯氨酸含量增加.结论 对小鼠进行8周的PM25经鼻滴入联合O3吸入可成功建立CPFE模型.

  • 肺癌患者心理问题的评估及其意义

    作者:喻慧;苏欣;施毅

    目的 对住院肺癌患者的心理状况做初步评估,从而为临床干预提供理论支持.方法 对符合条件的肺癌患者使用症状自评量表(SCL90)进行心理自评,再结合患者的人口学资料及躯体症状等信息进行综合分析.结果 共有239例肺癌患者参与本次调查,其中男161例(67.4%),女78例(32.6%),平均年龄(60.7±9.9)岁.60例初筛阳性,抑郁患病率11.3%(27/239),焦虑患病率4.2%(10/239),总的心理失调患病率25.1%.知情、确诊时间越长、有癌症家族史、自主症状多、失眠、疲惫乏力、疼痛、呼吸困难症状或KPS评分低的肺癌患者,心理问题更严重.结论 肺癌患者的心理问题较为严重,对他们进行及时的心理评估具有现实临床意义.

  • 血小板动态下降对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的预后评估价值

    作者:张东辉;王颖;陈翠翠;侯东妮;唐薪竣;蒋进军;杨冬;巨默涵;宋元林

    目的 探究血小板变化与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ARDS)患者预后的关系.方法 通过回顾性分析方法纳入复旦大学附属中山医院2008年至2015年收治的275例ARDS患者,从病案系统中采集患者的临床症状、实验室检查指标、疾病转归等信息.用COX回归分析、Kaplan-Meier生存曲线等统计学方法分析疾病前3d内血小板下降与ARDS预后的关系,并进行亚组分析.结果 按照纳入与排除标准,共233例患者入组,根据其疾病前3d内血小板计数分为下降组和非下降组.单因素分析、COX回归分析、Kaplan-Meier生存曲线均显示两组的预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根据初始的血小板计数和3d内血小板变化情况把所有入组患者分为9个亚组.通过比较这些亚组的死亡率得到两个风险组,包括持续性低血小板组(初始血小板计数<139×109/L,且疾病前3d血小板增加<16×109/L),以及血小板下降组(初始血小板计数≥139×109/L,且疾病前3d血小板下降>30× 109/L).其余亚组合并为非风险组.将两个风险组合并后与非风险组进行比较,单因素分析、COX回归分析、Kaplan-Meier生存曲线均显示风险组与非风险组的预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各项凝血功能指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血小板计数也可以作为风险组中手术亚组(P=0.003)、非高血压亚组(P=0.018)和肺炎亚组(P<0.001)的独立预后指标.结论 血小板低下、血小板减少与ARDS的不良预后相关,可以作为临床预后评价的指标.

  • YC-1对低氧诱导的大鼠肺动脉外膜成纤维细胞增殖及胶原合成的影响

    作者:刘海潮;任娟;李龙;徐瑞娟;曾群丽;胡振红

    目的 初步探讨低氧诱导因子抑制剂3-(5'-羟基甲基-2'-呋喃基)-1-苯基吲哚(YC-1)对低氧诱导的大鼠肺动脉外膜成纤维细胞增殖和胶原生成的影响,以及可能的分子机制.方法 在低氧条件下培养的大鼠肺动脉成纤维细胞,将细胞随机分为常氧组、低氧组、低氧+YC-1(0.01、0.05和0.1 mmol/L)组.分别采用MTT法检测细胞增殖情况,3H_脯氨酸掺入法测定胶原合成,蛋白免疫印迹法检测低氧诱导因子-1α(HIF-1α)蛋白的表达,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检测转化生长因子-β1 (TGF-β1) mRNA表达情况.结果 低氧组的成纤维细胞增殖及3H-脯氨酸掺入量显著高于常氧组(均P<0.01).YC-1组的成纤维细胞增殖及3H_脯氨酸掺入量显著低于低氧组,但仍高于常氧组;低氧组HIF-1α蛋白、TGF-β1 mRNA的表达明显高于常氧组(P<0.01),YC-1呈剂量依赖性抑制缺氧刺激的HIF-1α蛋白、TGF-β1 mRNA表达,其中YC-1 0.1 mmol/L组中HIF-1α蛋白及TGF-β1 mRNA的表达分别抑制了65%和61%(均P<0.01).结论 YC-1能抑制低氧诱导的大鼠肺动脉外膜成纤维细胞增殖及胶原合成,并呈剂量依赖关系,其作用可能与下调HIF-1α、TGF-β1 mRNA表达有关.

  • 慢性心力衰竭患者中枢性睡眠呼吸暂停与血清瘦素水平相关性

    作者:李慧敏;熊梦清;胡克;董明林;胡卫华

    目的 探讨慢性心力衰竭(CHF)患者中枢性睡眠呼吸暂停(CSA)与血清瘦素(LEP)水平的相关性.方法 采用前瞻性方法,纳入2015年12月至2017年4月人住武汉大学人民医院心血管内科及呼吸科并进行多导睡眠监测的CHF患者,检测血清LEP及N末端脑钠肽前体(NT-proBNP)水平,分析其与CSA的相关性.根据左室射血分数(LVEF)将患者分为三组,再根据是否存在CSA分为CSA组与无睡眠呼吸障碍(SDB)组.结果 71例CHF患者中,31例LVEF≥45%,19例在35%~ 45%,21例≤35%;32例存在CSA,39例无SDB.存在CSA各CHF组的LEP水平明显低于无SDB组,NT-proBNP水平也更高.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CSA与对数转换后的LEP (lnLEP)相关(三组OR分别为0.047、0.030、0.021,P均<0.05).在LVEF≤35%组,高水平NT-proBNP者发生CSA事件风险性高(OR=5.942,P=0.045),发生率高达71.4%,明显高于其他组,但在对年龄、性别、体重指数等因素进行校正后,这种相关性不再存在(OR=6.432,P=0.105).与无SDB者相比,存在CSA严重心功能不全患者的LEP更低,在对年龄、性别、体重指数等因素进行校正后,这种相关性仍存在(OR=0.013,P=0.002).同时,线性相关分析还显示,对数转换后的NT-proBNP与lnLEP呈负相关(R=-0.751,P<0.001),对年龄、性别及体重指数进行校正后,此相关性依然存在(R=-0.607,P=0.004).结论 CHF患者LEP水平下降及NT-proBNP升高可能预示CSA的发生.

中国呼吸与危重监护

CSCD核心期刊 审稿时间:1-3个月 早咨询早发表

360期刊网

专注医学期刊服务15年

  • 您好:请问您咨询什么等级的期刊?专注医学类期刊发表15年口碑企业,为您提供以下服务:

  • 1.医学核心期刊发表-全流程服务
    2.医学SCI期刊-全流程服务
    3.论文投稿服务-快速报价
    4.期刊推荐直至录用,不成功不收费

  • 客服正在输入...

x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