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物理医学与康复杂志
Chinese Journal of Physical Medicine and Rehabilitation 중화물리의학여강복잡지
- 主管单位: 中国科学技术协会
- 主办单位: 中华医学会 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
- 影响因子: 1.64
- 审稿时间: 1-3个月
- 国际刊号: 0254-1424
- 国内刊号: 42-1666/R
- 论文标题 期刊级别 审稿状态
-
褪黑素对大鼠急性脊髓损伤后Nrf2-ARE信号通路的影响
目的 观察褪黑素(MT)对大鼠急性脊髓损伤后血红素氧化酶-1(HO-1)、磷酸酰胺腺嘌呤二核苷酸醌氧化还原酶-1(NQO-1)、红细胞衍生的核因子2相关因子2(Nrf2)表达的影响,探讨褪黑素在Nrf2-ARE信号通路中的作用机制.方法 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72只成年SD大鼠分为对照组、损伤组及褪黑素组,每组24只.采用改良Allen's法将损伤组及褪黑素组大鼠制成T11-T12脊髓损伤模型,并分别在脊髓损伤10 min后腹腔注射等量无水乙醇或MT制剂;对照组仅行椎板切除暴露T11-T12节段,不损伤脊髓神经.各组分别于制模后6h、12h、24 h时随机选取6只大鼠处死,提取T11-T12节段脊髓标本.采用HE染色法观察脊髓损伤及炎性反应情况;采用免疫荧光法检测HO-1、NQO-1及Nrf2蛋白表达;采用RT-PCR法检测大鼠脊髓组织中HO-1、NQO-1、Nrf2 mRNA表达.结果 对照组脊髓神经元细胞形态正常,无水肿及坏死,无明显出血点;损伤组脊髓可见出血灶,炎性细胞明显增多,部分神经元水肿、坏死;褪黑素组脊髓出血灶较损伤组明显减小,神经元水肿程度亦相对较轻.在制模后12h、24 h时发现褪黑素组脊髓HO-1、NQO-1及Nrf2 mRNA表达水平均显著强于损伤组及对照组(均P<0.05),损伤组脊髓HO-1、NQO-1及Nrf2 mRNA表达水平亦显著强于对照组(均P<0.05).免疫荧光结果显示:褪黑素组脊髓切片中HO-1、NQO-1、Nrf2阳性细胞数量多,损伤组次之,对照组少,各组间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 褪黑素可促进急性脊髓损伤大鼠脊髓中HO-1、NQO-1及Nrf2表达,其作用机制可能与激活Nrf2-ARE信号通路有关.
-
骨髓间充质干细胞对制动大鼠骨骼肌细胞Bcl-2、Bax蛋白表达的影响
目的 观察早期注射骨髓间充质干细胞(BMSCs)对制动大鼠骨骼肌细胞Bcl-2、Bax蛋白表达的影响.方法 取幼龄大鼠(80~100 g)胫骨和股骨,分离培养大鼠BMSCs.用可塑性石膏制备有下肢管型固定肌萎缩模型,根据随机数字表法将24只大鼠分成假手术组、干细胞组、磷酸缓冲液(PBS)组,干细胞组大鼠下肢制动48 h后于比目鱼肌局部多点注射1×106个BMSCs;PBS组大鼠下肢制动48 h后注射等量PBS;假手术组大鼠下肢包裹相同重量石膏且不限制关节活动,48 h后注射等量PBS,14d后各组大鼠拆除石膏取标本分析.结果 培养中的大鼠BMSCs以梭形细胞为主,呈放射状排列的细胞集落,细胞生长旺盛,可连续稳定传代10代以上.实验中第4代BMSCs表面标志CD44 、CD90均呈阳性表达,阳性率分别为95.84% 、96.00%,而CD34、CD45阳性率极低.与假手术组大鼠比目鱼肌中Bax和Bcl-2蛋白表达量[(0.14±0.1 1)、(0.81±0.06)]比较,干细胞组和PBS组Bax蛋白表达量[(0.41±0.08)、(0.63±0.10)]明显升高,两组Bcl-2蛋白表达量[(0.47±0.14)、(0.22±0.13)]明显降低;干细胞组中Bax蛋白的表达水平较PBS组低,Bcl-2蛋白的表达水平显著增高,差异有明显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制动大鼠骨骼肌早期注射BMSCs,可引起抗凋亡蛋白Bcl-2表达水平上调、促凋亡蛋白Bax表达水平下调.
-
痉挛型偏瘫脑性瘫痪患儿的步态分析
脑性瘫痪是一组持续存在的中枢性运动和姿势发育障碍、活动受限症候群,这种症候群是由于发育中的胎儿或婴幼儿脑部非进行性损伤所致.主要表现为异常的运动模式和姿势、运动失调及肌张力异常[1].痉挛型偏瘫脑性瘫痪表现为一侧上、下肢痉挛型瘫痪而对侧上、下肢正常.临床上,1岁以上的痉挛型偏瘫脑性瘫痪患儿约80%以上可以获得步行能力[2],但绝大多数都存在异常偏瘫步态.在步行过程中,患儿如果更依赖健侧下肢保持平衡和行走,导致健侧更容易疲劳,或关节和韧带的损伤[3].
关键词: -
系统康复训练对胫骨平台骨折患者术后功能恢复的影响
胫骨平台骨折是比较常见的一种关节内骨折,在四肢骨折中发生率较高,治疗不当容易引起不同程度膝关节功能障碍,对患者日常生活活动能力造成很大影响,部分患者甚至丧失劳动功能[1].内固定手术是胫骨平台骨折较常用的治疗方法,术后早期康复干预对于患者膝关节功能恢复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如早期康复治疗可抑制膝关节粘连,扩大膝关节活动范围,减少肢体肿胀,改善关节软骨营养供给,避免关节僵硬和肌肉萎缩等并发症[2-3].基于上述背景,本研究对胫骨平台骨折患者经内固定手术治疗后辅以系统康复干预,发现术后康复疗效满意.
关键词: -
水中康复锻炼对脑卒中偏瘫患者情绪体验的影响
脑卒中偏瘫患者往往因肢体功能障碍严重影响其生活质量,通过康复锻炼改善患者肢体功能障碍是常用手段.但在各种形式的行走类锻炼过程中,脑卒中患者往往因惧怕跌倒而较难完成既定训练方案,这种畏惧心理在早期步行锻炼患者中尤为常见,另外患侧腿肌力减弱也是制约其完成行走训练的重要因素,致使康复效果不理想[1].相关报道指出,由于脑卒中偏瘫患者较难完成步行锻炼,不利于其协调能力改善及良好步态形成,而借助水的物理特性进行水中康复锻炼,往往能取得较好疗效[2-3].
关键词: -
脑缺血耐受预处理措施的研究进展及临床展望
缺血性脑卒中目前是世界范围内致残和致死的主要疾病之一,诱发脑缺血耐受为缺血性脑血管病的研究及临床脑保护治疗方法的探索提供了启发和线索[1].笔者检索了近年来关于诱导脑缺血耐受的预处理措施文献,将其分为缺血预处理和非缺血预处理措施二大类,本文着重论述各种诱导脑缺血耐受预处理措施的研究进展及临床展望,旨在为今后实验和临床提供较好的参考.
关键词: -
镜像疗法改善脑卒中患者肢体功能的研究进展
脑卒中是脑局部血液循环障碍而导致的综合征,其发病率与致残率均较高,可导致患者的功能障碍、活动受限、社会参与受限制.脑卒中患者中,55% ~ 75%存在日常生活活动能力部分或完全依赖[1].如何使丧失的上肢功能得到恢复,是脑卒中康复的重点.诸多研究表明,镜像疗法(mirror therapy,MT)是有效的治疗措施[2-5].MT所提供的良好功能动作、视觉刺激可以激活大脑前运动皮质区、主运动皮质区、辅助区、记忆区及体感觉皮质区,促使大脑发生可逆性改变和功能重组,改善患者的本体感知觉和功能动作.
关键词: -
矫形器在脑卒中患者中的临床应用及研究进展
脑卒中俗称“中风”,是神经系统常见病、多发病,其发病受高血压、糖尿病、血脂代谢异常、吸烟、肥胖等诸多因素影响.脑卒中后患者通常遗留有不同程度的功能障碍,促进运动功能障碍的恢复是脑卒中偏瘫患者的首要目标.矫形器是康复工程的重要组成部分.矫形器作为一种以减轻四肢、脊柱骨骼肌肉系统功能障碍为目的的体外支撑装置,常用于骨科矫治.近年来,矫形制作材料不断改进,制作水平日益提高,其在脑卒中偏瘫患者中的应用越来越广泛.本文就矫形器在脑卒中偏瘫患者中的临床应用及治疗进展进行探讨并总结如下.
关键词:
年 | 期数 |
2019 | 02 |
2018 |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
2017 |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
2016 |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
2015 |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
2014 |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
2013 |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
2012 |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
2011 |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
2010 |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
2009 |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
2008 |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
2007 |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
2006 |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
2005 |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
2004 |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
2003 |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
2002 |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
2001 | 01 02 03 04 05 06 |
2000 | 01 02 03 04 05 06 |
1999 | 01 02 03 |
1998 | 01 02 03 04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