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360期刊网!
学术期刊
  • 学术期刊
  • 文献
  • 百科
电话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文献资料 > 正文

角膜基质内与结膜下注射康柏西普治疗角膜新血管形成的效果比较

张菁;柯敏;郑恬;陈东来;曾雯;王青

摘要: 目的 比较角膜基质内与结膜下注射康柏西普治疗角膜新血管形成(CNV)的效果.方法 采取前瞻性随机对照研究对2014年7月至2017年7月CNV40例(40眼)按照分层区组随机化原则分为观察组(康柏西普角膜基质内注射)和对照组(康柏西普结膜下注射),每组20例,观察治疗前后眼压、CNV面积和并发症.结果 治疗前、治疗后1周、1个月和3个月两组眼压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t=0.678,0.360,0.192,0.213;P=0.502,0.721,0.849,0.833).CNV面积比较,治疗后1周观察组与对照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 =0.116,P=0.909),而在治疗后1个月和3个月时观察组较对照组面积小(t=-3.346,-3.964;P=0.002,0.000),两组组内各时间点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观察组:F=12.982,P=0.000;对照组:F =6.378,P=0.001),但对照组治疗后3个月与治疗前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1.361,P=0.182).所有患者均未出现角膜损伤、感染、眼内炎或全身不良反应等并发症.结论 角膜基质内注射康柏西普是治疗CNV有效而安全的给药途径,较结膜下注射效果好.

同期刊相关文献推荐
  • 泪小管前壁切除支撑管置入术治疗泪小管炎

    作者:秦富强;杨倩倩;刘德成

    目的 研究泪小管前壁切除联合泪道支撑管置入术治疗泪小管炎的临床效果.方法 距内眦睑缘3mm平行切开眼睑皮肤,暴露膨大脓肿的泪小管,水平切开泪小管,清除泪小管内脓性分泌物、结石及肉芽组织.一根软性硅胶支撑管的两端分别从上下泪点置入泪道,经泪囊、鼻泪管一同进入鼻腔并将两端打结.切除多余扩张的水平部分泪小管前壁,用8-0可吸收缝线间断缝合残余的泪小管后壁,包绕支撑管,重建泪小管.术后观察6~12个月.结果 术后1周拆除皮肤缝线,3个月取出泪道支撑管.术后6~12个月全组34例(34眼)中32例(32眼)泪道冲洗畅通,占94.12%,2例泪小管再阻塞,其中1例(1眼)系术后1周泪道支撑管脱落.全部无流脓,泪小管无红肿,泪点开放,睑缘复位.结论 泪小管部分管壁水平切除联合泪道支撑管植入术,重建泪小管恢复泪道引流功能,疗效良好,不易复发,是治疗泪小管炎尤其下泪小管炎较好的手术方法.

  • 青光眼合并白内障超声乳化人工晶状体植入联合小梁切除术的效果

    作者:赵庆一;吴宁玲;陆寒;张宇

    目的 探讨青光眼合并白内障行超声乳化吸出、人工晶状体植入联合小梁切除术的效果.方法 青光眼合并白内障44例(47眼),行超声乳化吸出及折叠式人工晶体植入联合全巩膜隧道内小梁切除术,术后观察眼压、视力、滤过情况等,随访1~36个月.结果 47眼术后眼压均可控制在正常范围,长期随访眼压未升高,术后矫正视力:数指2眼(4.26%),0.1~0.6 33眼(70.21%),0.8~1.2 12眼(25.53%),术后并发症主要是虹膜反应、角膜水肿及瞳孔散大.结论 白内障行超声乳化及折叠式人工晶状体植入联合巩膜隧道内小梁切除术可有效控制眼压,提高视力.

  • 手术切除联合自体血清滴眼液治疗翼状胬肉的疗效观察

    作者:王宇雷;周芳;曲毅;冯彩霞;谷华丽

    目的 观察翼状胬肉切除术后局部滴用自体血清滴眼液对创面修复的临床疗效.方法 治疗组翼状胬肉16眼采用单纯翼状胬肉切除术联合局部滴用自体血清滴眼液治疗,对照组翼状胬肉16眼采用单纯翼状胬肉切除术治疗.结果 治疗组术后3 d时自觉症状明显减轻,2周时11眼充血完全减退;对照组4 d时畏光、流泪开始减轻,2周时6眼充血完全减退.角膜上皮平均修复时间治疗组(3.34±1.52)d与对照组(4.45±1.49)d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2.09,P<0.05).治疗组术后11眼视力有提高,对照组4眼视力提高,两组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5.24,P<0.05).治疗组1眼复发,对照组2眼复发,两组均无感染.结论 翼状胬肉切除术后局部应用自体血清滴眼液可缩短角膜上皮的修复时间,减少了复发和感染机会.自体血清滴眼液制作简单,患者耐受性好.

  • 超声乳化联合小梁切除术治疗闭角型青光眼伴发白内障

    作者:邢玉荣;马静;郑广瑛

    目的 观察超声乳化联合小梁切除术治疗闭角型青光眼伴发白内障的临床效果.方法 随机选取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2013年6月至2015年1月急性闭角型青光眼伴发白内障64例(88眼),行超声乳化后房型折叠人工晶状体植入联合小梁切除术,分析其术后眼压、视力、前房深度等指标.结果 患者术前眼压为14.5 ~ 33.78 mmHg (1mmHg =0.133 kPa),平均为(23.21±4.85) mmHg,logMAR视力为1.7 ~0.3,平均为(0.78±0.44),前房深度为1.52~2.02 mm,平均为(1.79 ±0.07) mm.术后随访6~18个月,眼压为8.4 ~ 19.5 mmHg,平均为(14.76±2.48) mmHg,视力(logMAR)为1.2 ~0.0,平均为(0.46±0.38),前房深度为2.25 ~3.37 mm,平均为(3.72±0.08)mm.术前术后平均眼压、视力和前房深度差异均有统计学显著意义(P<0.05).结论 超声乳化吸出后房型折叠人工晶状体植入联合小梁切除术治疗闭角型青光眼伴发白内障的优点是术后视力恢复较快,眼压控制较好,滤过功能保持较久,还可减轻患者二次手术的痛苦.

  • 新生儿泪囊炎泪道探通术风险性研究

    作者:窦晓宁;徐荣华;任雪莲;杨燕燕;王华;秦胜民

    目的 研究婴幼儿泪道探通术在治疗新生儿泪囊炎中的风险.方法 对过去10年中施行的婴幼儿泪道探通术的术式、探通次数及探通时间进行回顾性分析,探讨以上因素与泪道探通术并发症发生率之间的关系.结果 泪道探通2771例3163眼.治愈2715例3101眼,治愈率为98.04%,共出现假道及下泪点撕裂等并发症36例36眼,并发症总发生率1.14%.冲洗式探通者并发症发生率低于非冲洗式探通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探通1次并发症发生率低于探通2次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在6个月龄及以前实施探通者并发症发生率低于6个月以后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泪道探通术治疗新生儿泪囊炎虽有一定风险,但有较高治愈率,严格操作步骤可以避免或减少并发症的出现.

  • 高度近视白内障小切口摘出及人工晶状体植入术

    作者:王绪保;张春梅;张秀芝;高萍;黄炜

    目的 探讨高度近视合并白内障的小切口白内障摘出及人工晶状体植入术的效果.方法 对35例(62眼)高度近视合并白内障行小切口白内障摘出及人工晶状体植入.眼轴长26~32.50 mm,平均27.86 mm,其中眼轴长≤30 mm者48眼,眼轴长>30 mm者14眼,观察术后视力及术中、术后并发症.结果眼轴长≤30 mm的48眼中术后视力≥0.3者40眼(83.33%),眼轴长>30 mm的14眼中术后视力≥0.3者6眼(42.86%),术中悬韧带部分断离2眼,后囊破裂2眼,但均植入人工晶状体.结论 小切口白内障摘出及人工晶状体植入术,适合于高度近视合并白内障,但术后视力的恢复与眼轴长度、眼底黄斑功能密切相关,眼轴长>30 mm者术后视力恢复较差.

  • 翼状胬肉手术中无缝线自体角膜缘干细胞移植

    作者:袁军;王博;刘建荣;赵钰;陈鹏

    目的 研究翼状胬肉手术中无缝线自体干细胞移植术的效果.方法 翼状胬肉43眼.在进行胬肉切除联合角膜缘干细胞移植时均采用眼科专用双极高频电凝止血器对植片和植床进行热凝粘合.观察术后植片的愈合情况、患者的自觉不适症状和复发率.结果 术后除1眼出现植片移位外,其余患眼植片与植床对合良好,术后3d,植片颜色红润,角膜上皮全部愈合,诉流泪、眼磨等自觉刺激症状4眼.随访1年,3眼复发,复发率为6.98%.结论 无缝线自体干细胞移植术不仅安全有效,而且还省却缝线的麻烦,缩短手术时间,避免了患者术后拆线的痛苦.

  • 结膜瓣掩盖术联合药物治疗真菌性角膜溃疡

    作者:李晓华

    目的 观察结膜瓣掩盖术联合药物治疗难治的真菌性角膜溃疡临床疗效.方法 真菌性角膜溃疡26例(26眼),病原体检测明确,角膜溃疡面积直径4~6 mm,侵犯深,前房积脓,局部刺激症状明显,局部长期用抗真菌药物难以奏效.先行角膜溃疡面清创,以1%碘酊烧灼溃疡面,然后施行结膜瓣掩盖术,术后加压包扎,进一步进行抗真菌药物治疗.结果 23例(23眼)1次手术治愈角膜溃疡.2例术后结膜回退,再次行结膜瓣掩盖加睑缘缝合术.1例穿孔眼内容脱出而行摘除手术.25例通过结膜瓣掩盖术治愈角膜溃疡.结论 对于病程长,迁延不愈,溃疡面积大,药物反应差,病情恶化趋势的真菌性角膜溃疡应尽早行结膜瓣掩盖术,可明显提高治愈率.

  • 心理干预在眼科局麻手术中的应用研究

    作者:张增梅;魏薇;李正伟

    目的 探讨心理干预对眼科局麻手术患者的影响.方法 眼科局麻手术320例随机分为两组,观察组160例采用心理干预模式,对照组160例采用常规模式.记录术前、术后焦虑值,术前、术中及术后15 min血压、心率的变化情况.结果 手术后观察组患者焦虑值低于对照组(t=5.257,P=0.006),在手术中与手术后观察组患者血压、心率低于对照组(P =0.000 ~0.039),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心理干预可以缓解眼科局麻手术患者的紧张情绪,能有效改善患者的心理状态,保持病人的血压、心率平稳,增强其耐受力,降低手术应激反应,有利于手术顺利进行.

  • 蜂螫伤眼病例临床分析

    作者:徐海萍;於水清;张志勇

    目的 探讨蜂螫伤的临床表现、治疗方法以及致病机制.方法 回顾性分析我院就诊的蜂螫伤21例(25眼)的临床资料.结果 患者的临床表现主要为组织水肿,角膜上皮缺损,虹膜睫状体炎,继发性青光眼,白内障,视神经炎.通过去除蜂螫刺,应用糖皮质激素、抗组胺药及神经营养药,大部分患者的视力基本恢复.蜂毒中的非酶多肽类毒素产生的直接毒性作用和酶类引起的超敏变态反应可能是致病的主要因素.结论 蜂螫伤可以产生明显的眼组织损伤,去除蜂的螫刺以及应用糖皮质激素,抗组胺药,神经营养药是有效治疗方法.

中华眼外伤职业眼病

国家级期刊 审稿时间:1个月内 早咨询早发表

360期刊网

专注医学期刊服务15年

  • 您好:请问您咨询什么等级的期刊?专注医学类期刊发表15年口碑企业,为您提供以下服务:

  • 1.医学核心期刊发表-全流程服务
    2.医学SCI期刊-全流程服务
    3.论文投稿服务-快速报价
    4.期刊推荐直至录用,不成功不收费

  • 客服正在输入...

x
立即咨询